印光大师:印祖一生教化三十二字箴言

印光大师,念佛

印祖一生教化三十二字箴言 

  (弘化 2007年第2期)

 敦伦尽分,闲邪存诚。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真为生死,发菩提心。深信切愿,持佛名号。

   印光大师一生对弟子教化的言语很多,他的大弟子德森法师把它归纳成八句三十二个字。这八句箴言不但是大师教化众生的重点,他老人家本身也同样依此行持。所以,如果能够把握这三十二个字,就算对印祖的教化有所了解了。

    在尚未入文之前,先简单介绍印光大师生平。大师是陕西省郃阳县人,出生在一个家教十分严格的家庭。由于陕西在大陆上属于偏僻地区,一般人民生活较刻苦,因此大师从小就养成勤劳俭朴的习惯。根据印祖传记记载,有一次一位弟子在找他,全寺上下都找遍了却不见踪影。最后发现,老人家原来在天井内洗衣服。当时印祖已经八十高龄,可是洗衣服却依旧不假手他人,可见他勤劳的美德。这是从小受长辈教化的影响。

   后来出家因缘成熟,就主动发心出家。在出家期间,大师的德行可以简单列举两点。第一是“吃苦耐劳”。在佛门有饭头、水头、菜头等等,做的是捡菜、烧水一类的工作。这些苦行他都很认真地做,为大众服务,不辞辛苦。第二是“深明因果”。大师在佛门当库头(案:即负责全寺的财务,包含食衣住行等)时,从中得到很大的感触,知道佛家说的因果一点都不能错失。

   之后,他在南海普陀山闭关修行长达三十多年,对外没有任何往来,一心阅藏,从中增进信心。早期受龙舒净土文启发的净土思想,此时则用来潜修,认真受持。大师之名后来之所以为世人所知,是因为有位高鹤年居士将他所写的文章公开刊出,大家才明白有这样一位高僧。所以,七十岁以后在苏州的十年间,就成了大师教化众生最忙碌的时期。

    综观大师一生,自始至终都纯粹以净土持名念佛法门来影响大众。到底如何影响?以下就依照这八句三十二字箴言,来做个简单说明。                             

总 说

   在这八句当中,前四句“敦伦尽分,闲邪存诚。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是教我们做人的道理。所谓“万丈高楼平地起”,打好地基十分重要,做人做得好,就是学佛良好的基础。至于后四句“真为生死,发菩提心。深信切愿,持佛名号”,讲的是出世间法。因为人即使做得很好,最高也只能投生到天道;天道还在六道轮回中,不究竟,终究还是会堕落,好比向天射箭,射得很高,但还是会掉下来。所以,出世法也必须讲求,这样才能解决六道的轮回生死,才能安身立命,达到究竟。这八句其实是有根据的。前四句的后两句是根据涅槃经中的偈语:“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而来。而后四句则是清朝彻悟禅师(净土宗第十二代祖师)的开示。  

别 明

(一)敦伦尽分

   首句“敦伦尽分”。“伦”即伦理,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关系。敦者,亲厚也,意即要让人与人间的关系好上加好。伦理关系中,最基本的是家庭伦理,另外像邻居间的相处,以及出社会后与人的交往,这些都包括在内。彼此间既然有关系存在,就要让这些关系加亲加厚,此即所谓“敦伦”。至于如何下手呢?关键在“尽分”二字。我们每个人的身分都不只一种,在上有长辈、下有后嗣的情况下,可能当子女,也同时当父母,或是当兄长等等。当我们处在任何一种角色时,都必须做得称职,这样一来,彼此间的关系就会渐渐好起来。关系要良好,必得双方都能尽其本分,这点十分重要。

   中国人讲求“五伦”─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若依社会群体的发展来说,是从“夫妇”这伦开始,才有“父子”、“兄弟”等等其他关系的。至于要如何推动,才能使“五伦”和谐、亲厚呢?印光大师说,要点只有一个“孝”字。孝道非常重要,像现在台湾南部还有些地方,把祖先牌位奉祀在三合院或四合院的正厅,就是一种重视孝道的表现。这说明什么呢?说明“不忘本”。我们今天能立足社会,跟随善知识学佛,这个我从何而来?是由父辈来的。如果我们重视孝道,就表示仍有一分感恩的心,有这分感恩的心,事情就好办。因为有孝思的话,一个家庭就会平安吉祥,对邻居、社区、乃至整个国家,都会有良好的影响。正因如此,祖师才一再强调孝道的重要。现今大家多会感慨社会人心不古,其实社会上的好人还是占大多数,因为如果坏人较多,我们就不可能有机会坐在此地。然而,坏人虽仅占少数,但确实令人头痛。所以,要靠大家将孝道发扬光大,来影响不好的人,使整个社会都能走向光明。这是第一点“敦伦尽分”,是我们做人、学佛很重要的一个基础。

(二)闲邪存诚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