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须常常自行省察,所有一言一动为善欤?为恶欤?若为恶者,即当痛改。时时注意改过。 省察以后,若知是过,即力改之。诸君应知:改过之事,乃是十分光明磊落,足以表示伟大之人格。故子贡云:“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又古人云:“过而能知,可以谓明;知而能改,可以即圣”。诸君可不勉乎。 ○聪明睿智,守之以愚。道德隆重,守之从谦。(“为学日益,为道日损”,自恃聪明,自闭智慧。) ○应事接物常觉得心中有从容闲暇时,则见涵养。刘念台云:“涵养,全得一个缓字,凡言语、动作皆是。”又云:“易喜易怒轻言轻动只是一种浮气用事,此病根最不小”。 ○吕新吾云:“心平气和四字,非有涵养者不能做,工夫只在个定火。” ○陈榕门云:“定火工夫,不外以理制欲,理胜,则气自平矣。” ○尹和清云:“莫大之祸,皆起于顺臾之不能忍,不可不谨。” ○以和气迎人,则乖灭。以正气接物,则妖氛消。以浩气临事,则疑畏释。以静气养身,则梦寐恬。 ○轻当矫之以重;浮当矫之以实;褊当矫之宽;躁急当矫之以和缓;刚暴当矫之以温柔,浅露当矫之以沉潜;溪刻当涵之以浑厚。 ○逆境顺境,看襟度。临喜临怒,看涵养。 ○忍与让足以消无穷之灾悔。古人有言:“终生让路,不失尺寸”。 ○轻信轻发,听言之大戒也。愈激愈厉,责善之大戒也。 ○造物所忌,曰刻,曰巧。万类相感,以诚,以忠。(大巧若拙,大拙若巧;至诚至敬,天人感应,敬至无求,同至无分。) ○怒,宜实力消融。过, 要细心检点。 ○事,不可做尽。言,不可道尽。 ○精细者,无苛察之心。光明者,无浅露之病。 ○识不足,则多虑。威不足,则多怒。信不足,则多言。 ○足恭伪态,礼之贼也。苛察歧疑,智之贼也。 ○白香山诗云:“我有一言君记取,世间自取苦人多”。 ○刘念台云:“学者遇事不能应,终是此心受病处,只炼心法更无炼事法。炼心之法,大要只是胸中无一事而已。无一事,乃能事事,此是主静工夫得力处。” ○遇事只一昧镇定从容,虽纷若乱丝,终当就绪。待人无半毫矫伪欺诈,纵狡如山鬼,亦自献诚。 ○喜闻人过,不若喜闻己过。乐道己善,何如乐道人善? ○德盛者其心平和,见人皆可取,故口中所许可者多。德薄者,其心刻傲,见人皆可憎,故目中所鄙弃者众。 ○攻人之恶毋太严,要思其堪受。教人从善毋过高,当使其可从。 ○己性不可任,当用逆法制之,其道在一“忍”字。人性不可拂,当用顺法调之,其道在一“恕”字。 ○凡为外所胜者,皆内不足。凡为邪所夺者,皆正不足。(清净为天下正,静定涵养心性,集纳天地正气,乃不失魂落魄) ○今人见人敬慢,惟利丧德,辄生喜愠心,皆外重者也。此迷不破,胸中冰炭一生。 ○面谀之词,有识者,未必悦心。背后之议,受憾者,常若刻骨。 ○先哲云:“觉人之诈,不形于言;受人之侮,不动于色;此中有无穷意味,亦有无限受用。”。 ○以情恕人。以理律己。 ○行己恭。责躬厚。接众和。立心正。进道勇。择友以求益。改过以全身。 ○刘直齐云:“存心养性,须要耐烦,耐苦,耐惊,耐怕,方得纯熟。” ○敬守此心则心定。俭抑其气则气平。 ○人性褊急,则气盛;气盛,则心粗;心粗,则神昏;乖舛谬戾,何胜言哉。 ○步步占先者,必有人以挤之。事事争胜者,必有人以挫之。(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夫慈,故能容;俭,故能悦;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老子》 披褐怀玉,韬光养晦,适时而用,伺机而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