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初心末学,缘境若宽,则心识纷散,而障深慧浅,或致起诸魔事。 在凡夫地修持,固当以纯一不杂为本也。 身业专礼,口业专称,意业专念。 念佛仪,虽文殊、普贤、地藏、弥勒等尚不加入,况其它乎?然此等菩萨,同摄清净大海众菩萨中。 11. 相续 行住坐卧,语默动静,穿衣吃饭,一切时,一切处,皆好念佛。 随忙随闲,不离弥陀名号; 顺境逆境,不忘往生西方。 12. 守凡 在凡夫地,不得以法身大士之苦行,是则是效。 需知未得法忍之凡夫,心中当慕菩萨之道,其行事当依凡夫常理。 未证法身,必须调停得中,方可唯益无损耳。 13. 守愚 念佛之人,勿自仗聪明智慧,须抛之于东洋大海外。 念佛一法,最好学愚夫愚妇,老实行持为要。 14. 守实 修净业的人,着不得一点巧,倘或好奇厌常,必致弄巧成拙。若肯守平淡朴实家风,则极乐之生定可预断,否则,不生极乐,亦可预断矣。 少实胜多虚,大巧不如拙。 15. 守约 修持功课,随机而立,愈简愈妙。念佛之人,以省事为妙。若过为张罗种种行宜,或致疲劳。 16. 守宜 念佛岂有定章,但取适宜。法无定相,不可固执,亦不应泛滥。唯取得益合机为事耳。 念佛须音声高低适中,缓急合宜。若高声如赶贼之猛烈,始则心火上炎,或致吐血,以成不治之病。 朗念默念,两俱有益。然朗必不能久,多主于默,则不至受伤致病耳。念佛一事,当随个人的力量,随便出声、默念、大声、小声皆无不可。 凡同众修持,需按大家之精神另定。个人修持,须按个人精神为定。精神用极之后,不是退堕,便是受病。量己力为,则有益无损矣。 17. 妄想 妄想起时,只一个不理,便不会妄上生妄。 譬如小人撒赖,若主人不理,彼即无势可乘。 若用刚法抵制,彼亦以刚法从事。若以柔法安慰,彼必谓主人怕他,又益加决烈。二者皆是损多而益少。 只置之不见不闻,彼既无势可乘,只得逡巡而去。 18. 耳听 念佛要心中念得清楚,口中念得清楚,耳中听得清楚。从朝至暮念,从朝至暮听。比贪多贪快而含糊不清,功效悬殊也。 若或犹涌妄波,即用十念记数,则全心力量,施于一声佛号。虽欲起妄,力不暇及。 19. 掐珠 掐珠不过为防懈怠,掐之有碍,则不必掐。 掐珠念佛,唯宜行住二时。 若静坐养神,由手动故,神不能安,久则受病。 20. 记数 念佛记数,是防懈堕。如无懈堕之心,不记亦可。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