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心,也可以用一个字来形容,就是“诚”。“诚”非常的重要,《中庸》说:“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是 故,君子诚之为贵。”意思就是说,如果没有诚,便是虚妄,没有彼此存在的价值。一个诚心的人,不会怀疑人家,也不会计较人家;一个诚心的人,凡事会直心来 接纳。所以诚心、直朴的心对一个修行人来讲是非常重要的。有诚心、直朴的心就会减少冲突,冲突减少就不会引生业障,不引生业障就能增加福德。所以直朴的心 与诚心就好像婴儿的心,婴儿很纯朴,他没有大人的那种是非、利益、计较、争夺的心,也因此,在道家修炼上,也很重视像婴儿那样的直朴之心。 我们僧众住的地方都会悬挂一副字──“随作务,随念佛,不与人诤,亦无怒容”,这都是我们的座右铭,而且也是修 行的重点之一。“随作务、随念佛”,把念佛落实在生活当中,落实在行住坐卧当中,落实在时处诸缘当中,让念佛成为我们的生命、我们的生活习惯。“不与人 诤,亦无怒容”,既不在口头上与人诤,内心也无诤;如果内心有诤,至少也不要表现在容貌上,慢慢让内心也能够不存留。 当然,讲道理是容易的,一般好像都是讲道理给人家听的,其实修行道理是要讲给自己听的;还有,道理容易了解,讲 也容易,可是修行就会遇上困难,为什么?因为道理的了解是属于第六意识的层次,可是个性执着于第七意识,是旷劫以来含藏在阿赖耶识里面的,非常坚固,因 此,单单靠这一辈子第六意识接触到的这些道理是很难销融旷劫以来的这些习气的,所以都要常常不断的提醒自己。 这样讲起来,修行是修什么?是“修心”,一切唯心。所以有一首偈说“愿我恒常观自心,正当烦恼初萌生,危害自与 他人时,立即强行令断除。”只要起心动念,都要观照,为什么?因为那个念头是小偷,不是主人,主人是那个空灵的本性,所以对一个修行人来讲,他的内心应该 永远处在一种空灵的、安详的状态,念头起来就要观照。当然处理事情,与人接洽时必须要明辨、动脑筋,可是事情一过,就回复到那个空灵、寂静的状态,所谓 “于事无心,于心无事”便是这意思。当然这些也都是道理,我也在学习,可是我们目标就是那样。 因此,俗谛方面,我们就尽量去做。由于有俗谛这一面镜子,让我们看出自己是什么样的人,所以俗谛不仅是我们行走的道路,也是一面照妖镜,照出我们就是善导祖师所讲的“罪恶生死凡夫”,如果不是罪恶生死凡夫的觉悟,我们也不会老老实实的,通身靠倒在阿弥陀佛的怀抱中。 所以真正学习我们这个法门的人,会比较有包容心,比较不会生起责备人家的心念,为什么?因为想到如果要被责备的 话,我们自己应比别人更需要被责备十倍、百倍;尤其是体悟到是阿弥陀佛包容我们,不跟我们计较,自然也会想尽量的包容别人,不跟别人计较。就如净嵩法师说 的:“佛都原谅我们了,我们为什么不能原谅别人呢?”反过来说,大家也可以自我检视与观照,平常内心如果有太多挣扎的事,就要让它消除;如果一直无法降 伏,就应该警觉。因为一个正常人尚不会这样,何况是一个修行人。 另外,在佛门中,刚出家时都会先安排做苦役,也就是人家所厌烦的比较苦的工作。为什么?一方面可以消业障,一方 面增加福报。在佛门里面要修福真的是比较容易的,所谓“佛寺门中福好求”。因为寺院是三宝的地方,跟世俗的地方不一样,在三宝的地方播种,就好像在一块很 肥沃的田地下种子,这一颗种子再怎样的低劣,但由于地很肥沃,就可以变铁成金,所以在佛门中如果有什么差事的话,大家尽量不要计较,承担差事就是点点滴滴 的在累积福报,都是功不唐捐的。 最近有一位莲友向我反映,说《大经》(34页)之“远离粗言,自害害彼,彼此俱害;修习善语,自利利人,人我兼 利”的经文看不懂,应该是少了字。既然是“远离粗言”,怎么还会“自害害彼,彼此俱害”?我回答说:“对于经典,我们应该去了解经文中的意思,而不是在文 字上挑经文的毛病。孟子说:‘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经文往往四字一句,偈语更是受字数的限制。因此,不可拘泥文字,而应理解文 中内涵。以我来说,从来没有起过一念认为这句经文有错误,或文字不周到,反而觉得这样的造句用词比较简洁。”我进一步跟这位莲友说:“其实我们这个法门是 ‘还愚痴生极乐’,像《盲眼老人 预知时至》中的主角,她懂什么?可是我们人生末后能够像她那样吗?如果能像她那样,我想这应是大家所盼望的。所以法然上人就讲,圣道门是‘极智慧证涅 槃’,若是净土门则要‘还愚痴’,才能安稳的‘生极乐’。不然知解太多,意见太多,一直在寻文摘句中作活计,这样心就会不专一、不安稳。” 我们这个道场是长年念佛,大部份的人在道场也好几年了,如果有专心念佛的话,几年来,气质、相貌、个性、威仪应该都会转变的;如果没有转变,就要自我检讨了。当然不是说相貌突然变成另一个容貌,而是从气质上可以看得出来,至少性格上会更稳重、更谦柔。 在一支香(七十分钟)的念佛当中,如果能够一句一句没有粗的杂念,就会体得安详、寂静的心境,这样,逐渐气质就 会改变;如果念佛时妄想杂念还很多,可以依照印光大师的“十念计数”来念佛,三三四也好,五五也好,一口气念下去也好,这样当然也不可能完全没有妄想杂 念,可是比较细。尤其早晨刚睡醒时,心比较平和、稳定、寂静,可利用早晨的时间采十念记数静坐念佛,久而久之,就能体会到详和寂静之境。 其实我们的佛性是什么?佛性无非是“寂静”二字。“涅槃”是印度语,中国话就是“寂静”。一切唯心所造,如果我们的心多少体会到寂静的话,言语举止就会安详稳重而不会虚浮或粗暴,而且也不会常与人起争执。今天的僧众座谈就到这里。 南无阿弥陀佛!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