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寿经》的版本】
也有莲友说到关于《无量寿经》的版本,本来这件事情有些纷争,既然有人问到──上次也提过,莲友说:“《无量寿经》的汇集本,要说不是佛经,心中有点过不去。”说不能信服。
我知道大家有不少人读诵汇集本,也读诵了相当长的时间,对这个汇集本很有感情。不过我觉得学佛还要理智,要理智思维。作为我们修学善导祖师的净土思想,从昙鸾、道绰到善导,我们所依据传承的经本,祖师解释所依据的经本就是康僧铠所译的《无量寿经》。若依后人的汇集本,就失去了祖师解释的传承,这是第一点损失。
第二点:汇集本是拿汉译的五种本子──佛经都是从印度翻译过来的,这五种本都有原本梵文的依据。后来的汇集,是拿这五种原译本──当然也不是空穴来风、自己造的,不是这样,发心也不是如此,事实也不是如此。不过他是取这五种原译本,把它们汇集成一个新的本子,叫做汇集本。 按说这件事情是很严肃的事情,因为佛经是佛金口所宣。
所谓汇集本,历史上总共出现过三次:第一次是宋朝的王龙舒有个汇集本,龙舒是一位修行净土宗大德,他著《龙舒净土文》,劝化众生很恳切。《龙舒汇集本》在世上也流行了相当长的时间。到了莲池大师的时候,就指出这样不适合,后来就很少流行了;清朝还有一位彭际清居士也有汇集,这是第二次;第三次就是民国时代的夏莲居居士汇集的。
印光大师在世的时候,对这件事情也有些说法,说这样可能会引发人家认为“经典不是佛金口所说的,也不是从印度的原文――梵文所翻译的,就是人家自己这么编出来的”。这样会有损失,都对这件事情不提倡。虽然汇集的人用意很良好,但佛经很严肃,保留它本来的面貌就好。
比如说:善导祖师的《观经疏》: 一字一句,不可加减, 欲写者,一如经法。 我们对它的尊重,也像对经文一样。但是不直接把它说成是经文,就说“它是善导祖师对《观经》的解释”,这个就很好了。
很多祖师大德的著作,其实它的教理、它的文辞都非常的好,但是位子是祖师讲,就是祖师讲,这样比较稳当。
何况现在,如果讲到五种原译本,随便哪一部经典拿出来,说:“这是佛经。”没有人有任何异议,这个历史也很清白,翻译也很明了,没有任何异议。如果拿了后来的汇集本,直接说成是佛说的,就有法师有不同的意见──怎么可能说佛说的经典后人有不同的意见呢?既然有不同的意见,就会引起纷争,那我们还是要依一个稳妥的才好。
一个是从传承上来讲,一个是不让人家对经典产生纷争来讲,我们还是依据原译本。
同时从汇集本来讲,大家如果回去看,因为一般的居士,我觉得也不太了解经文的宗旨和核心。你不了解这些你诵它,仍然有功德和利益,并不因为这样,你读了就没有利益。 像省庵大师的《劝发菩提心文》写得非常好!莲池大师的《西方发愿文》、《戒杀放生文》都写得非常好!都可以来背诵。我们知道是莲池大师写的,也不减少我们对它的尊敬心。
像夏莲居居士的汇集本,他有他的一番苦心,但直接说它是佛所说的,可能有所不妥。
比如说封建的帝王,假如说对同一件事情他做过五次的指示,那么,作为后来的臣子,你可以直接说“这是皇上在某某因缘情况下对某某事情下的圣旨、怎么说的”,你把五次同样都说出来都没关系。如果你把这五次说的话,自己加加减减放到一块儿,又不经过皇上的审阅,你说“这个就是皇上所说的”,你们觉得妥当不妥当? (“不妥当。”) 这样可能会招致欺君之罪。如果你把这五次皇上说的话不经过皇上的审核,根据作大臣的理解──因为讲话都有不同的对机,也有不同的场合,他有他表达的重点,这是有很多细微的差别。
何况佛的智慧是圆满无碍的。那么,作为我们一个平常的人,说要把它汇集到一起不产生任何的差误,应该说是不可能的事情。这样难免对同样的经文有不同的理解。
历史上王龙舒有汇集,彭际清就觉得汇集不够圆满,他再汇集;彭际清汇集了,夏莲居觉得不圆满,他再汇集;夏莲居汇集的本子经过几十年,又有许多人觉得不圆满,将来别人再汇集……到底依哪一个呢?这样就没有依据了。所以,还是要理性来看。
从教理上来讲,比如说四十八愿,在康僧铠的译本当中,四十八愿每条愿愿文和祂成佛之后果上的愿成就文,都有对应的关系。汇集本里边就没有这样的关系。这条愿成就之后,释迦牟尼佛怎么解释,是很对称的。我们回去看汇集本,失去这样的味道了。
尤其是关于我们往生最重要的三条愿,就是第十八、十九和二十愿,在康僧铠的译本当中,可以说文字简洁、义理简明、透彻。在汇集本里边,他把它揉在一块儿模糊混淆。你不研究教理,就随便读过去;如果研究的话,你找不到你的方向。比如说在康僧铠的本子里边,第十八愿就是“念佛往生愿”,很明了,“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第十九愿是引导诸行之人归入念佛之愿,“发菩提心,修诸功德”,释迦牟尼佛在下卷就用“三辈往生文”来解释第十九愿的成就,“其上辈者,发菩提心,行作沙门……”,我这里有我们HY寺印的《净土三经》的原本,有《观无量寿经》、《阿弥陀经》,还有康僧铠原译本的《无量寿经》。在下卷就是“三辈往生文”,“其有至心,愿生彼国,凡有三辈:其上辈者,舍家弃欲,而作沙门,发菩提心,一向专念无量寿佛,修诸功德,愿生彼国……”;然后中辈之人,“虽不能行作沙门,大修功德,当发无上菩提之心,一向专念无量寿佛,多少修善,奉持斋戒,起立塔像,饭食沙门,悬缯然灯,散华烧香,以此回向,愿生彼国”;下辈之人,“假使不能作诸功德,当发无上菩提之心,一向专意,乃至十念,念无量寿佛,愿生其国,若闻深法,欢喜信乐,不生疑惑,乃至一念,念于彼佛,以至诚心,愿生其国”。这三辈虽然都讲到发菩提心、也讲到其它的行法,但是不可少了的就是要一向专念,所以,善导祖师把这“三辈文”解释为:《无量寿经》下卷说:
一切众生,根性不同, 有上中下。 上辈、中辈和下辈,三等根机。 随其根性, 佛皆劝专念无量寿佛名。 都劝我们专念南无阿弥陀佛。
第十九愿就非常明显地看出来,是引导诸行根机的人(就是修行种种圣道法门,发菩提心、修诸功德……),引导他们进入一向专念,不管是上根、中根还是下根。 而《观经》这部经典,正是沿着这条路子,来引导定善、散善(三福、九品),最后导入一向专念,这个就非常清楚、非常明白。 若说临终之时,“我来现前接引”。 第二十愿是指什么呢?愿文是这样讲的: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 闻我名号,系念我国,植诸德本, 至心回向,欲生我国, 不果遂者,不取正觉。
这条愿叫做“果遂愿”,所谓“不果遂者,不取正觉”,是说你最终要达成目标和愿望,结果满遂他的心愿。这条愿在三愿中叫做“来生果遂愿”。因为第十八愿和第十九愿──第十八愿是当生就决定往生的,“这一生如果你专修念佛不往生,则我不成佛”;第十九愿也是誓愿他今生所得到的利益:“你修诸功德、种种诸行回向导入念佛,临终之时必来接引”,也是今生必定往生的;还有的众生,像一般佛法讲的“结缘下种”之辈,他在佛教里边简单结一个缘,又没有发出至诚心,也没有那样“一向专念、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也还没有通过诸行回向,只是听到这个净土法门,念了一句南无阿弥陀佛,或者又退堕下来,即使这样的众生,阿弥陀佛还要为他发第二十愿,说“你曾经闻我名号,系念我国,哪怕你曾经植诸德本(“德本”就是功德之本),曾经像种树一样下过种子,那么,即使今生不得解脱,未来的话,若不果遂者,不取正觉,令你毕竟能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如此来讲,这三条愿就非常完整。不管是正当机(因为佛度众生,有“正所被机”,也有“结缘下种”──结缘机,佛讲法就是这样的),正对机就是你当生就得利益,当下得利益;结缘机是你今生不得利益,未来还要得利益。阿弥陀佛这三条愿就有这样的次第:十八、十九是今生正对机,二十愿就是结缘机。第十八愿是真实──唯以念佛展示阿弥陀佛的真实本怀;十九愿就是方便导入真实,这样三愿的次第关系非常鲜明。
如果依照汇集本,这个就看不出来了。所以,这些从教理的研究来讲,是很有说法的。正依经典是这一宗教理建立的根本,那不是小事情。 当然,作为一般的信众,他也不了解这么多,那么,你读诵汇集本仍然有功德,并不会说你读了就没有功德了──不减损。 只是我们从法门建立、大根大本来讲,如果说出个一二三,那就是要依佛所说的、金口所说没有异议的,而且是历代奉行,诸位祖师有传承的,这样的才稳妥。 关于这三条愿,当然这次可能就没有机会详细说明它,将来有机会,这三条愿可以单独来解释说明。 摘自 善导祖师的净土思想 投稿请点击:我要投稿,讨论请进入:净空法师论坛,并欢迎访问念佛成佛论坛:念佛成佛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