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佛教网 >> 佛教网 >> 佛教网新闻 >> 正文
印顺法师:“以人为本”的佛教现代弘法模式的探讨与实践
佛教网 wlg.huijia18.com   来源:网络   打印本页

  2012 年4 月26日,第三届世界佛教论坛在香港开幕。当天下午,举行了四场精彩生动的专题讨论会,中国内地、香港、台湾、美国、韩国、日本、马来西亚等多个国家地区的佛教界代表人士出席了专题论坛,并有多位高僧进行了论文演讲。其中首场专题论坛主题为“佛教弘法的现代模式”其中,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深圳弘法寺方丈印顺法师出席发言,宣讲人文佛教并提交论文《“以人为本”的佛教现代弘法模式的探讨与实践》,原文如下:

  引言

  “以人为本”在传统儒家文化语境中更多的被表述为“民为邦本”,(《谷梁传》或“国以民为本”(唐太宗李世民《民可畏论》)。其主要是从政治管理的意义上说的。人本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精髓,曾对古代中国社会的管理和中华民族人文理想的追求都产生过重要的影响及塑造作用。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的佛教,同样不乏人本思想。从佛教教义本身来讲佛教教义教理的基础也是以人为本的。《阿含经》中说:"诸佛世尊皆出人间,终不在天上成佛也"。六祖慧能大师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出世求菩提,恰如觅兔角",近代高僧太虚大师明确提出"仰止惟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现实"的人生佛教模式,正是古来大德睿智地认识到人在世间的作用,于是将解脱拉回到人世,使人间佛教的思想成为佛教救世的基础理论,并发展为当代佛教的主旋律。佛教史上,佛法之所以能够长盛不衰。最重要的就是具有契机契理的思想,契机是适应时代,契理是不违佛理又发展佛理。作为契机契理的中心,是由人来表现的,所以人或众生才是佛教之本,如果离开了众生来谈佛教的发展,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以人为本就是要说明佛教始终是随顺众生而转的,这也是我们今天佛教要发展的最基础的认识,放开了说,人间佛教既契机又契理,而其中的契机,就是佛法要适合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契理,就是要我们根据当代社会发展的特点,建立相应的理论。

  深圳弘法寺曾经提出过走人文佛教的道路,人文佛教也是人间佛教的代语,弘法寺之所以取"人文佛教"这个词,就是因为当今"人间佛教"被提的太滥。从当今社会来现实来看,我们面对的是广大众生,他们是我们工作的对象和衣食父母,佛教又是历史文化的积淀,文化性是佛教最重要的品格,以人为中心,充分发挥佛教文化的品格,将两者结合起来广度众生,弘法利生,我们认为这是走当代人间佛教最好的模式,所以在这个认识的基础上,弘法寺提出要走"人文佛教"的口号。弘法寺模式能否适合社会发展的需要,能否为现代人所接受?在以人为本思想的指导下,深圳弘法寺正在根据这一大的因缘背景做出尝试,希望能够为都市丛林的发展找到一条适合当代社会的契机契理的实践道路。本文主要是从佛教文化传播的角度,结合佛教本身含具的人本思想,更多的是从管理学和组织行为学的意义上来对切合现代社会实际的弘法模式做以初步的探讨。具体包含:佛经的通俗化、僧众的知识化、佛事人性化、社区佛教建设四个方面。

  一、佛经通俗化

  以人为本的弘法模式首先体现在佛教经典的通俗化上。佛教经典不仅是佛教教义的重要载体,而且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佛教之所以能够在社会中传播,影响了很多人的观念,应该说与佛经的解读与讲解是分不开的。但是由于佛教经典浩如烟海,数量巨大,要系统的阅读它,对一般的佛教徒来说都极为困难,就连学者也未必能够全部领会,再加上一些语文学的原因及其他原因,佛教经典的普及和流通的范围在当代社会受到影响,使得大多数人既使机会接触到佛教经典也无法发解其内容,对佛教经典产生望而生畏的情绪。这样就直接影响到了弘法的广度和深度,尤其是在现代这样快节奏的社会里,要想让更多的人了解佛教,经典的阅读是最直接的方式,不管是以何种介质或方式阅读,经典的通俗化是首先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当然佛教经典的通俗化不是简简单单地对其进行语文学上的处理,而更为关键的是要把经典的内容和精神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紧密的结合起来,使其成为老百姓日常生活的行为指南。这也是对佛教人间性的回归。在这一点上,深圳弘法寺进行了可贵的尝试

  弘法寺的开山祖师--恩师本焕长老是修《普贤行愿品》的,他每天早起课诵,发普贤愿行,做弘法利生的伟业。《普贤行愿品》成为弘法寺宣扬的根本经典,也是弘法寺佛学的宗经。《普贤行愿品》讲十大愿王,虽然非常高尚,很有吸引力,但是因为受到文字的理解,在现代社会需要我们来给予辅助的讲解,以指导信徒更好地理解,并用在自己的生活之中。我们对《普贤行愿品》试图做了通俗化处理,也就是把经典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结合起来,根据现代人的根机来有效地讲解普贤十大行愿。如:第一大愿"礼敬诸佛",因为在大乘佛教看来,人人都是未来的佛,所以我们要礼敬每一个人,由此我们进而推及到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懂得尊重别人,要对别人常怀一颗恭敬心。第二大愿"称赞如来",就是说我们要学会称赞别人,要善于发现别人的好处、优点。第三大愿"广修供养"就是说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学会布施和帮助别人,帮助别人也是帮助自己,佛教讲种善因得善果,帮别人就好比是在银行存钱,存的越多,将来才能取得越多。第四大愿"忏悔业障"就是说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要学会不断的反省,尤其是在和别人发生摩擦时,要学会从自身找原因,而不是把太多的抱怨推给别人、推给学校、推给社会。第五大愿"随喜功德",就是说当我们看见别人的善举时要生欢喜心,要真心实意的替对方高兴,并效仿对方,而不是心生妒忌,攻击和重伤对方。第六大愿"请转法轮",第七大愿"请佛住世"就是说我们要善于倾听和学习别人的意见,主动请教别人,并希望这些善知识能够永远住世来教导我们。第八大愿"常随佛学"就是说我们要善于向我们身边的善知识学习,向我们的长辈、领导学习。第九大愿"恒顺众生"就是说我们要学会满足、方便他人。第十大愿"普皆回向",就是说,我们得了好处,不能只想着自己,还要想着别人,回报大众、回报社会。

  总之,佛教经典的通俗化的方式和途径很多,除了经典的白话翻译和诠释之外,还包括利用现代传媒手段如网络和电视等对其进行普及传播和再创作,使其成为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公民教育的重要素材。如《华严经》中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的故事,已成为佛教艺术品中常见的题材,善财也被视为佛教青年参访善知识的典型,如果我们把它进一步的创作,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的故事则完全可以作为青少年教育的优秀素材,问题是如何把这些尘封在佛教经典当中的故事,鲜活的表现出来,并且富有时代气息,这些都是我们目前所面对的问题,目前弘法寺正在和有关单位合作拍摄以善财童子五十三参故事为原型的动漫,希望它能够成为我们国家自己的优秀的青少年成长教育教材。

  二、僧众的知识化

  僧众是正法的代表和弘法的主体,佛教的三宝之一。近代以来,中国佛教之所以在社会上的影响力下降,就是与僧众的自身素质不够有关,所以僧众自身的素质直接影响到社会对佛教的看法和佛法传播的范围及影响力。我们通常讲的"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这是一个铁律。现代社会是一个知识密集型的社会,知识化成了我国公民必备的素质,也是佛教界要追赶的必备措施之一。对于一般的人来讲,系统完整的教育使其在社会立足的基本条件之一。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公民的知识化程度越来越高,未来的佛教要想起到重塑社会道德体系的作用,成为社会道德的支撑力量,作为弘法主体的广大僧众自身的知识水平的高低,就显得至关重要。僧众的知识化正是在这一现实因缘下提出的。

  要实现僧众的知识化,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兴办现代佛教教育。中国传统的佛教教育主要是体系内的专业教育,就是说,佛教教育主要局限于丛林内部,而且在学习方式上,主要是围绕经典进行学习的。这种教育的方式固然有其殊胜之处,即有利于传统经师的培养,但就整个弘法事业,尤其是在全球化语境的背景下,这种传统的佛教教育培养人才的模式还是有局限性的,至少与大乘佛教的弘法利生的现代弘法模式与不相匹配的。我们到底需要一个什么样的佛教教育?弘法寺佛学院的创办正是在对这一问题反思的基础上,所做的一个尝试。学院创办于2010年,佛门泰斗亲任院长,2011年9月28日正式开学。学院创办伊始就考虑到佛教要向社会普及的任务,以培养爱国爱教,遵纪守法,信仰虔诚,佛学基础扎实,人文修养全面,熟悉各种佛教仪轨,能够对外弘法交流,推广和传播佛教文化的研究型、实用型人才为宗旨,以各地寺院的高级管理人才为基本目标。学院开设禅学、净土、佛教艺术、传播学四个专业。学院制定了完整的教学大纲与培养方案。在培养模式上实行前两年的宽口径培养和后两年的分流培养相结合的模式。在课程设置上有文化通识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三大块构成。在师资队伍建设上,学院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教师。学院现有教师15名,其中法师11名,在家众4名。教师中硕士学历以上占2/3。新聘教师在山岗之前都必须在北京大学参加岗前培训。另外,学院目前已与泰国朱拉隆功大学签署了合作意向。双方将在师资交换、学生培养、教材建设等方面展开全面合作和交流。

  除了兴办佛学教育之外,弘法佛学院还制订了要在僧众队伍当中建立终身学习机制和职业生涯的规划。终身学习机制和职业生涯规划对一般的人来说不是什么新鲜话题,但对于广大僧众的来讲,却是一个非常紧迫和现实的话题。它不但是僧众自身素质提高的重要措施,而且是僧众知识化的制度性保障,没有终身学习机制和职业生涯规划的学习,是盲目的,最终受到伤害的还是佛教,所以在当今世界宗教林立,相互之间存在着既对话又竞争的情况下,我们培养知识性人才是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环,其关键还是落实在人的教育机制上。

  三、佛事人性化

  经忏佛事原本是超度亡魂,度化众生的一种方式,其在佛陀时代并未形成。佛教传入中国以后,至梁武帝时代,经忏便逐渐产生并流行开来。经忏佛事同时也是一种重要的弘法模式。但是自明清以来(目前明显的记载有朱元璋的《申明佛教榜册》,以国家的法令来规范佛事的定价),经忏佛事逐渐具有了商业化的倾向,且与中国民间信仰的许多迷信成分结合在了一起。许多出家人为了利益驱使,每天忙于应酬经忏佛事,忽略了自身的修学提高,正信受到了冲击。诵经拜忏之人,仅凭功利心来举行经忏佛事,在做佛事过程中他们妄念纷飞,达不到超度和祈福的效果,不仅亡者得不到超度的利益,反而还会给做经忏者本人造下恶业。因此,自明代以来就有祖师大德明确提出反对经忏佛事。明代著名高僧憨山大师,发愿"宁在蒲团静坐死,不做人间应赴僧。"近代印光大师认为,经忏佛事只是虚张声势,并没有实际效果。(印光《复温光熹居士书二》,《印光法师文钞三编》卷三,第600页。)太虚大师在对经忏佛事的本意及其流弊进行考察之后提出:经忏佛事回归到修行的本位,而且从根本上革除经忏佛事的鬼神迷信色彩,即革新"死的佛教"与"鬼的佛教",提出"人生佛教"。(太虚《人生佛学的说明》,《太虚大师全书》第5册,第209页)。

  我们提倡的"佛事人性化"在本质上与太虚大师所倡导的人生佛教与印顺导师等提倡的人间佛教的模式是一致的。所谓佛事的人性化,就是在经忏佛事中,坚持以人为本。将经忏佛事视为接引众生和结缘信徒的方便之一,拒绝经忏佛事完全商品化,将经忏佛事做得庄严如法,让参与者的精神和灵魂得到提升和超脱。弘法寺举办的经忏活动必向信众说明,这是为了度生的方便和超荐故人,给信众的家庭与个人带来慰籍,而不是意在收费,做商品交易,其重点还在于人的提升,是对正在活着的人进行佛教的教育,通过经忏使信众的心灵得到了安慰,方便弘法,契机契理,让佛教更好地契入信会,普罗广大信众。

  四、加强社区佛教建设

  佛教进社区,为社区服务是弘法寺坚持"以人为本"弘法模式在佛教服务于大众方面的实践和尝试,同时也是深圳佛教界根据深圳寺院所处的社会坏境和深圳市民的实际需求,而做出的重要举措。如今的佛教要想在当今社会中继续得以生存与发展,显然不能再走传统佛教那样深居山林,远离尘世的路子,而是要积极参与到社会事务当中来,特别是在城镇化已经达到了近50%的当代社会,城镇居民如何受薰佛法,接受佛教的信仰,是我们城市寺院的一项重要的工作。以佛陀的本怀办入世的事务,满足城市社区即城市人群居住的事佛要求,我们认识到一定区域内有特定生活方式并且具有成员归属感的人群所组成的相对独立的社会共同体,这是城市的基本组成部分。传统的弘法模式是等人入寺,现代人工作繁忙,没有过多的时间到寺院里来礼佛烧香,而社区的品位与发展关系到整个城市的品位与发展,佛教进入社区,就是要解决社区居民的信仰空虚,心理危机和老年人临终关怀等问题,社区佛教活动就是要通过佛教这一宗教形式把广大居民联系起来,提升他们的文化品位,改善他们自身的道德状况,提升他们的正信,将"鬼神崇拜"与为"死人服务"的现象予以根本的根本的扭转,实现社区人文环境的改善,同时也带动和促进了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使佛教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变得更加相适应起来。可以看见,其重点还在于人的救赎,通过对人的管理与关怀,让佛教进入人的心灵,完成传统赋予我们的光荣任务。

  五、结语

  以人为本的现代弘法模式,是指把人作为我们弘法的前提和中心,倡导佛教为人间服务,为社会服务。现代深圳弘法寺在对人间佛教在现实社会中如何展开所做的一种实践和探索,是弘法寺根据自身所处的因缘和现代佛教的发展趋势所作出的契机性的弘法模式的实践与尝试。以上四个方面是以人为本的弘法模式的具体内容,其中佛经通俗化主要是从法本身来讲的:僧众的知识化主要是对弘法的主体而言的:社区佛教的建设主要是从佛教积极参与社会的角度来说的;佛事的人性化主要是就佛教的方便教化而论的。当前,城市佛教的发展及其所带来的问题已经成为当前中国佛教所面对的一个值得关注的重要话题。第三次世界论坛专门开辟了"佛教弘法的现代模式",我认为这是佛教界契机契理的一个表现,城市佛教是未来佛教发展的一个方向,如何把城市佛教工作做好做大,这是需要我们去在理论上探讨和在实践上践行的问题,其关键还是落实在如何对待众生的问题,这是本质,也是我们服务的宗旨。"以人为本"这个命题是当今世界流行的思潮,也是党中央和人民政府提倡的重要理念,中国佛教界就是要用与时俱进的认识将"以人为本"这一理念充分运用在佛教的实践当中,从理论模式到具体行为做一个充分深入的大讨论,弘法寺愿在这一理念的运用与实践中做一先行者。


更多文章佛教网 > 佛教网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