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佛学院佛学导师金易明(图片来源:凤凰网华人佛教) 编者按:社会上常有人质疑:佛寺香火旺盛,财源滚滚,为何不做慈善?其实,提出此问题的人是对中国宗教的慈善情况缺乏基本的了解。上海佛学院佛学导师金易明在第三届世界佛教论坛上提出:中国佛教界在社会慈善事业方面所投入的精力和财力,以及所取得的巨大社会效应,是中国其他宗教无法企及的。被中国民众视作为“洋教”的基督教,尽管在传入中国后,无论是大公教会还是耶稣教会,都在中国开办医院、兴办学校,特别是从幼儿园到高等学府的国民教育体系,遍布城市的医疗机构,但是在中国宗教界,慈善事业做得社会影响深入、耳熟能详的,天主教和耶稣教都不及佛教;就是土生土长的道教,在中国宗教界的慈善事业方面,还远远不及佛教的规模之巨,影响之深。金易明此言论摘自他撰写的第三届世界佛教论坛主题论文《汉传佛教慈善事业之义理依据与社会背景浅论》。 汉传佛教之所以能在中国宗教慈善事业的广度和影响力上超越於其他兄弟宗教,成就引以为傲且独领风骚的局面,其中的因素十分复杂。首先,遵循佛陀的教诲,践行大乘菩萨精神,广博的济世情怀和布施愿力,是重要的因素。但对社会的观照关爱并非佛教一家独有,凡属宗教,都有自身关注社会、呵护民众的教义。佛教如此浓烈的慈悲济世情怀必定另有因素;其次,中国佛教慈善事业在中国教界的源远流长、底蕴深厚的历史传统,与佛教试图融入中华文明、适应中国社会的必然途径,与佛教争取跻身中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必要举措,与佛教推动信仰深入社会民众之中的必由之路等诸多因素,密切相关;其三,佛教在中国的发展之路崎岖坎坷,其中,艰深玄妙的佛教义理在大众中的传播,基本限於知识阶层、士大夫范围,即当代有学者所命名的“精英佛教”,或者如荷兰的许里和在其《佛教征服中国》中言:“我们将看到,公元3世纪末和4世纪初经历了整个中国新型知识精英的形成,其中包括有教养的僧人,他们能够通过结合佛教教义与中国传统学术,成功地发展出特定形态的佛教,并在上层阶级中传布,我们称之为‘士大夫佛教’”。但是,欲争取上层政治统治集团对佛教的容纳,需要佛教为政府承担相当的社会义务;欲使底层广大民众接受与儒学入世化意识形态迥然不同的佛教,仅有“精英佛教”是远远不够的。需要佛教显示出相当的亲和力和亲近感,推动佛教在崇尚实际而又缺乏神圣情怀的中国社会土壤中扎根。 讨论中国佛教的慈善事业,与探讨一般的社会慈善事业之间,应当有所界别,否则,必将模糊佛教慈善事业的神圣性和超越性。笔者以为,虽然在慈善事业的社会功能上,佛教慈善与社会慈善基本同流,但其积淀的文化是不同的,这种不同的文化内涵,源自於佛教慈善内涵的特殊。佛教慈善的内涵,是以佛陀义理为其嚆矢、以信仰情怀为其基因、以修学戒行为其张力的。其中,外在的慈善事业乃是培植众生内在的慈悲心、厌离心、空心、菩提心的方便道,或易行道。由此,中国佛教界在开展慈善事业的过程中,如若掏空其内涵,背离其宗旨,则必然导致佛教慈善事业的神圣性缺失和超越性稀释的倾向。而此倾向已经在佛教传入中国之後,伴随着佛教慈善事业的开展,即已经发生。这与中国佛教所面对的文明背景、历史机遇有着密切的关联。通过佛教慈善事业在中国的流布、开展的实际,可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中国佛教的特殊禀赋。 更多文章:佛教网 > 佛教网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