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一点儿苦日子对学佛有好处

导是疏导,疏导我们的分别执着,疏导情执。情执是迷,情叫迷情。一个情、一个想,情多的人往下堕落,想多的人往上超升。想就是观想,是属于慧;情是迷,世间人都向往多情。多情是三恶道,他不

过一点儿苦日子对学佛有好处

"导"是疏导,疏导我们的分别执着,疏导情执。情执是迷,情叫迷情。一个情、一个想,情多的人往下堕落,想多的人往上超升。想就是观想,是属于慧;情是迷,世间人都向往多情。多情是三恶道,他不想出头,情执那么深,在佛菩萨眼睛里面这个很难度,这是恶道众生。现在在这个世间时间很短暂,转眼他就要去恶道了,唤都唤不醒,不是佛菩萨不慈悲,是你自己不觉悟,所以我们要把念头转过来。我们这一生得人身,来干什么的?来为一切众生服务的,吃苦受罪是应该的,是我本分的,令众生离苦得乐是我的工作,是我应该要做的,你把念头这么一转,你超凡入圣,这个思想是佛菩萨的思想。

念念为自己,念念为自己五欲六尘的享受,这是三恶道的观念,这是极大错误的观念。我们在经教典籍里看到,诸佛菩萨、祖师大德大彻大悟,福慧双修,他为什么不享福?甚至于他为什么不想改善自己生活环境?不是他不能,不是他做不到,轻而易举,这无非是大慈大悲,做榜样给我们后学人看,让我们在这里面大彻大悟。我们以真正体会到,佛在入灭之前教导我们,"以戒为师,以苦为师"。佛家常讲"比丘常带三分病",什么病?吃不饱、睡不好,饿病。为什么叫你常带三分病?时时刻刻有警觉性,生活过得太富裕,警觉心没有了,很容易随顺烦恼造作恶业,不容易出离。所以真正想出离,我们必须要下定决心,这一生当中,短短数十年寒暑不是很长,咬紧牙根,听佛的话,过一点苦日子好,一定有好处。

所以我们看到别人生活种种享受,没有羡慕之心;纵然我们有能力也能享受,决定不干,那决不是好事情。纵然你自己有道行、有定功、有智慧,可以做到事事无碍,问你有没有慈悲心?如果有慈悲,你就要给现在人、后世人做好样子。什么叫好样子?对他有利益的样子。有利益的样子就是苦行的样子,就是过一个平常生活的样子,平常生活当中,如果能够把水平降低,低到这个世间一般贫困人的水平,这个好!这是真正大慈大悲。最近我们有个机会,有些同修发心帮助我们建道场,我跟他讲我们道场建小茅篷,不要建豪华的殿堂。我们的生活愈简单、愈朴实,心愈自在。道场建得富丽堂皇,容易起贪心,不想到极乐世界去了,因为我这个地方不错,像皇宫一样。阿弥陀佛来接引你,你还不想去,我这个地方不比你差,岂不叫大错特错了!简简单单的小茅篷舍得容易,没有留恋的心,生活过得清苦一点、简单一点,对这个世间贪爱的心就减少,求生净土的意愿就增强。

不仅为自己,也为众生着想。在家、出家多少修行人,看我们的样子,看我们的行为;我们这些修行人,看祖师的样子,看佛菩萨的样子,一定要懂这个道理。诸佛菩萨、祖师大德当年在世,一生当中都是守住"随缘而不攀缘",我们今天也要遵守。随缘,缘殊胜,有的时候也找麻烦来,也变成障碍。所以一定要晓得福报太大了、太多了,给一切众生去享,自己决定不可以享福。享福不迷是诸佛菩萨再来的,那个决定不是凡夫。但是诸佛菩萨在今天也会示现苦行,也不会示现去享福,这才是大慈大悲的示现。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