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心净业:彭绍升与清代居士佛教(志道)(3)

[4]参彭绍升著《一行居集》,1921年金陵刻经处本,台北:佛陀教育基金会印赠,第523页。 [5]彭绍升著,赵嗣沧点校《居士传》,成都古籍书店印行,2000年1月第1版,第307页。 [6] 杨文会:《与日本南条文雄书九》,

[4]参彭绍升著《一行居集》,1921年金陵刻经处本,台北:佛陀教育基金会印赠,第523页。
[5]彭绍升著,赵嗣沧点校《居士传》,成都古籍书店印行,2000年1月第1版,第307页。
[6] 杨文会:《与日本南条文雄书九》,参周继旨校点《杨仁山全集》,合肥:黄山书社,2000年1月版,第487页。
[7]彭绍升著,赵嗣沧点校:《居士传》,成都古籍书店印行,2000年1月第1版,第7、83页。
[8]《华严念佛三昧论》,收入《续藏经》第 58 册,No. 1030。
[9]王文治叙文见《华严念佛三昧论》卷首,收入《续藏经》第 58 册,No. 1030。
[10]知归学人彭际清述:《一乘决疑论》,收入《续藏经》第 58 册,No. 1029。
[11]参彭际清《二林居集》卷六《体仁录叙》,“年二十五始持不杀戒”,“又四年忽自省曰:儒者恒言以万物为一体。……自是遂断肉食”,页1b-2a。又参《一行居集》卷一《受菩萨戒发愿文》,“弟子际清为救生净土故,敬于佛法僧前,禀受菩萨三聚净戒”,页1b。
[12]彭绍升著,赵嗣沧点校:《居士传》,成都古籍书店印行,2000年1月第1版,第5页。
[13]彭绍升《居士传发凡》,又参陈士强《居士传采微》,《法音》杂志总第五十一期。
[14]此间几段引文,参彭绍升著:《一行居集》,1921年金陵刻经处刊本,台北:佛陀教育基金会印赠,第91-93页。
[15]参彭绍升著:《一行居集》,1921年金陵刻经处本,台北:佛陀教育基金会印赠,第149页。
[16]参彭际清《二林居集》(光绪七年版)卷九《近取堂记》、卷六《近取堂公产录叙》、卷一《彭氏润族田记》。《民国吴县志》卷三一、公署四《彭氏义庄》。
[17]参《知归子赞》,《龚自珍全集》第六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2月版,第396-397页。又参石峻、楼宇烈等编《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中华书局,1989年7月第1版,第三卷第三册,第493页。
[18]西汉初,朝廷立《诗》、《书》、《礼》、《易》、《春秋》五经博士。因所授经书均采用当时通行的隶书书写,故称今文经学。因成书于汉初的《春秋公羊传》,即属今文经学主要代表,故今文经学亦称公羊学。东汉以后,今文经学衰落,一千多年默默无闻。直到嘉道年间,几成绝学的今文经学重新崛起,并在晚清倡行于世。通过乾、嘉、道时期学者对今文经学的研究和提倡,公羊学说尤其被龚自珍、魏源等人利用来作为阐述其政治思想理论的工具。同时,今文经学的复兴,也标志着乾嘉考据学的没落和终结,意味着学术思潮在汉宋之争中开始向一种兼容并蓄的趋势方向发展。
[19]梁启超在《清代学术概论》中指出,“晚清思想有一伏流曰佛学。龚自珍受佛学于绍升,晚受菩萨戒。魏源亦然……龚魏为今文学家所推奖,故今文学家多兼治佛学。石埭杨文会……夙栖心内典,学问博而道行高,晚年息影金陵,专以刻经弘法为事……深通法相、华严两宗,而以净土教学者,学者由是渐信之。谭嗣同从之游一年,本其所得以著《仁学》……梁启超亦好焉,其所论著,往往推挹佛教。康有为本好言宗教,往往以已意进退佛说。章炳麟亦好法相……故晚清所谓新学家者,殆无一不与佛学有关。而凡有真信仰者,率皈依文会。”
[20]参陆宝千《乾隆时代之士林佛学》,收于张曼涛主编之《中国佛教史论集》六《明清佛教史篇》,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7年9月版,第339页。
[21]释东初:《中国佛教近代史》上册,第41页。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