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莲老和尚开示录(2)

五、今心念佛乐无穷 有想转凡成圣、满菩提愿,还得大家老实念佛。如何念法?普通皆知有四法,所谓:实相、观想、观象、持名。“实相”无相,末世凡夫根基陋劣,尚无般若慧念实相佛;至于“观想”、“观相”,众生心

五、今心念佛乐无穷
有想转凡成圣、满菩提愿,还得大家老实念佛。如何念法?普通皆知有四法,所谓:实相、观想、观象、持名。“实相”无相,末世凡夫根基陋劣,尚无般若慧念实相佛;至于“观想”、“观相”,众生心粗境细,也不易如法观之,故重在“持名念佛”。念佛的“念”字是“今、心”所合成。一般人以为念佛是口念,故在念字旁加个“口”,其实持名念佛固然要口念,但更重在用心念啊!用什么心?“今心。今者现在、此时此刻;当下这一秒是现在,到第二秒时,第一秒已经过去了。钟一秒一秒很有规律的运转着,我们的心也如钟一般,滴滴答答的不断保持着念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一句接一句,念念无间。当下这句一念过就不再理会,心念紧跟随下一句佛号;句句保住“今心”,念兹在兹,不思前不想后。
  经云:“过去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最重要的还有“现在心不可得”?心即不可得,万法亦了不可得,烦恼虚妄也无自性;故念佛时先保持现在心,则一切烦恼、妄想之心就没有了呀!为什么?实相无相,三心不可得;能如是正念做观,即持名而入实相,则可直生上品莲台!
  然保持“今心”念佛时,仍不可忘加上自己虔诚之心、恭敬之力,使所持之每句佛号皆发自内心。如何知有用心念?即念每句佛号时,耳都听得清清楚楚、心记的明明白白;能听清楚,表示心在;否则一念忘了现在心,虽口念佛,耳未听明,表心跑走了,杂乱心攻入也。此即“心不在焉,听而不闻”,憨山大师也言:“口念弥陀心散乱,喉咙喊破也徒然”。口不能离心,一离心即无功夫。此乃用功之命脉处,多散乱众生能由此加功用行,散乱自然减少。如果你睡着了,仍能听到念佛声,这就对了;若一躺下就呼呼大睡什么也不知,就是还未达圣境界。念佛功夫好的人虽睡眠中作梦,仍于梦中在念佛,用功应至此境;时到功成,终能得一心不乱,入实相定。
  要知佛者“觉”也,念佛当下就应时时觉悟,不可随其昏散。果能以“今心”念佛,将心住于当下所念之佛号,那只有愈念愈快乐、愈念愈清净自在。只要能得一念相应,这种法乐绝非世间任何五欲之乐所能相比!五欲是包裹甜蜜的毒药,甜是甜,却毒死人的法身慧命。凡夫以之为乐,痴到此亦太可怜了!
  若念念保住此时此刻,诚敬心一发,心性归于正念,即能“忘我”,入于“无我”之境。那时念佛、拜佛,那有辛苦、昏散?功夫一相应,念佛是心境寂然。常寂自在;佛号犹如天乐盈满两耳、念念不绝;拜佛时身轻柔软如童子,若弹簧般自然上上下下欲罢不能,经年累月的礼拜,日夜间精进自如。拜佛至此,只要礼敬之乐,何来劳苦啊?
六、道交感应难思义
言及拜佛相应,在此顺便提及我所见之情形。旨在勉励大家思维:他人能做到,为何我们做不到?并非要标榜何人如何高超。其实人人都高超,最怕自己不立志向上,不勉为其难、自甘堕落等死!
  我有一位好同参,他拜佛曾有三十六个钟头未离开蒲团之经验,也就是二天一夜的时间都在拜佛、念佛。或有人怀疑:“三十六小时不离开蒲团,那不要吃饭、喝茶、大小便啊?”告诉诸位!真的不喝茶,口念佛号自然有甘露津液涌出,也无大小便;功夫相应,这些都没了。而且也没吃饭,因那时他在静室中,用起功来觉得吃饭实在太打岔,于是打“饿七”。
  一星期没吃东西。(这只是一种方便,佛陀并未叫人不吃饭哦!)
  “这不辛苦吗?”辛苦怎能拜三十六小时?用功相应,拜佛、念佛毫无辛苦!若继续拜还是可以,不过他心动了一念:“已二天一夜了,停一下吧!”因此停下来洗把脸、漱个口,又继续再拜,精进再精进,才可快步到西方呀!
  其实几日不食又算什么?虚云老和尚不也经常在终南山入定,且一定就是一、二个月?禅定中自能禅悦为食嘛!念佛亦如此,当我们将全部精神住在一句佛号时,“阿弥陀佛”四字听得清清楚楚;到达身心静极时,连四字佛号也无。亦不分何者是我,何者是佛,至佛我一如、物我不分之境,入于无争的佛国。唯念佛人才有如此最净之乐。一法之成就,除因缘和合,尚须加诸时间。念佛人欲求功夫相应,切莫心急;纵个人善根福的因缘深厚,还得时间够,方有所成。
  多少修行者常有急功近利的通病,然游子背佛离家已甚久远,怎能在短期内返家?所谓“欲速则不达?诸位只要精进用功,管他散心、一心,你还是安守本分、老实念佛;从朝至暮,不论行住坐卧、穿衣吃饭、一切顺逆境界,还是一声阿弥陀佛。加诸时间执持久了,功夫上了路就能任运而持。时候一到,净业自成,即可得到寂静轻安的法乐,证得念佛三昧。到那时你的妄想已成正智,光明普照了。
  以上所速甚为粗浅,亦颇繁复,因读者根性、不同,对治非一,故一再噜苏。倘有错误,敢请上根大士慈悲指教。敬祝大家!以今心诚敬念佛,将来同生西方、圆满佛果、同度众生!
(二)阎王老子三封信
我们为什么要信佛?为什么要修行?就是为了“了脱生死”,这才是修佛的唯一目的;舍此而别修,就不是佛法的正宗。在人间,谁也免不了要受苦——三苦、八苦、无量诸苦等,既然人间这么苦,就要赶快求离苦得乐的方法;念佛就是通往西方的方法,能解脱人间一切生死之苦。因此,要想了生脱死,就要依法而修,精进念佛求生西方。往往有很多信徒,明明白白的知道佛法的道理,偏偏不能依法修行,真令人看了着急。每劝他修行总是说:“慢慢来吧!再等一等!”难道不怕迟啊!时间不会等人的,光阴是一天天流逝啊!现在就讲一则因缘故事来激励大家!这故事不但初发心的要听,老菩萨们更要听,听过了要警觉啊!
一、 三头未了命已勾
  曾有两位老朋友,十多年没见面了,在一个偶然机会中相遇;甲已经信佛多年,乙尚未信佛。十多年的老朋友未见面,一但见面就畅谈不完,谈到最后,甲就劝乙:“我们到了这个年纪应该要信佛了。”乙一听:“唉!信佛,这事情还用你讲?信佛当然是好,可是我们现在才五十岁上下,俗语说:‘人生五十五正是下山虎’世间还有好多事等着我们做呢!怎能跑去学佛呢?“甲又劝说:“我们现在这年纪信佛已经迟了,想到老了才学佛,这完全是错误的观念;你是我的好朋友,我觉得佛法好才劝你的。”乙答说:“学佛好是好,等过几年再说吧!我还有三件事没做心不安呀!第一、我的父母死了,尸骨还没有入土。第二、男未婚、女未嫁,还没帮儿女找好对象成婚,父母的责任未了。第三、家产还没分配,怕我过往后,儿女因钱财起纷争,就不好了。等我把这三件事都办好了,自然会来学佛,那时再谈不迟!”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