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无量光佛教网 > 佛学网摘 >

戒淫修福保命·家室篇(2)

僧云:“但你面相已与从前判若二人,明白说:不久之后,你将有祸事临头。” 于是,裴章详述这十年的情形。昙照法师听后叹息道:“你与夫人既有夙缘才结为夫妇,理当互谅,彼此包容。你饱读圣贤诗书,当知淫能破义,

  僧云:“但你面相已与从前判若二人,明白说:不久之后,你将有祸事临头。”

  于是,裴章详述这十年的情形。昙照法师听后叹息道:“你与夫人既有夙缘才结为夫妇,理当互谅,彼此包容。你饱读圣贤诗书,当知淫能破义,美色娇娆反而误人。你弃妻宠妾又对妻绝情寡义,已损你'德';宠爱偏房听任谗言与媚术,又损你端正之‘格';夫人郁闷不乐而亡,怨气冲天,不仅折损你的福寿,且有大难临头!你实在不应该犯’淫‘贱'正'!”

  十天后,裴章被其属下剖腹于浴釜之中,五脏均流出,死状极惨!

  裴章现世的孽缘,可说是果报自受,而凄惨下场足为殷鉴!

  上天有好生之德,天也不愿人若此!但是,吉凶祸福之柄,虽天司之,也不过是因物付物,毫无私意在内。一旦怨者之瞋心已极,切齿拊膺,怒目环伺,必然俟机伏而狙之,而后称快!这就是怨怨相报,互为因果!

  注:节度使,官名。唐时,分州天下县置为诸道,驻守各道之武将称都督,都督带使持节者称节度使,掌军粮,撙节用度,为统领一方军队之官员。


  贾御史·拒妾养德

  明朝贾御史,幼年时由家长作主与魏处士(注)之女订婚,长大后,魏小姐因为眼疾而双目失明,魏府主人觉得女儿失明配不上贾御史,便将约聘的信物及礼金送还贾府,自愿退婚。贾府知道退婚的真正缘由之后,非但不接受,反而将魏小姐提早迎娶回来。

  婚后,夫人数度请御史娶妾,以代替她侍夫之责,御史每次都回应说:“不可!你双目虽盲,非你之过;若我再娶偏房或纳妾,第一,对你不公平。第二,日久天长我恐怕姨妾因争宠而生妒,或受宠而骄,对你不利,也会使家庭失和。第三,我上承父母,下抚妻子,是心怀抱负的青年,也是寄国家社会安危于己身的知识分子,岂可纵情于私欲!何况人的精力有限,寡欲正可以涵养我的德性、滋养我的身心。'纳妾’之举是败坏人伦之根源!夫人,你可别算计我啊!”

  夫妻二人相敬如宾,御史当时虽年轻,但心存大志,不溺男女之乐,方存千秋之笔。夫人后生子贾衡,二十岁就荣登科甲,官至刑部主事。贾家子孙后世俱功名显达,世代书香。

  贾御史之行止,贤德若此,较之裴章弃妻宠妾的谬行,实有天渊之别。而夫人魏氏克配其贤,更足为后人景仰。

  注:处士,不官于朝而居家之德盛之人。《史记·循吏传》:孙叔敖,楚之处士。


  一念偏差 陷溺难返

  清朝康熙癸卯年间,池州(今安徽省贵池县)闹水患,很多人被困于洪水中,在驾舟救人的舟群中,有一小舟救起了一名少女,这个驾舟人见少女甚美,因此见美色而起邪心,想趁人于危,纵情任意,欲染指少女;女孩极力挣扎,掉入水中,少女因为害怕被其污辱,遂不愿被这恶人救起,她奋勇的攀住漂流在水面的树干而存活。这次险些丧节,虎口逃生的惊恐遭遇,深深的烙印在心,始终难以抹去。

  次年,少女嫁至邻村,成婚的第二天,拜见家亲眷属,赫然见到新郎的舅舅,就是那次水灾想救自己,却又打算污辱自己的那个恶人!一时之间,羞忿、惊恐之情涌上心头!心想舅舅是婆婆的兄弟,自己以后的日子将如何度过?(旧时乡下女子或媳妇是没有社会地位的)于是哭着将自己的遭遇与恐惧告诉送嫁的人。之后,没隔多久,少女就自缢身亡。

  这件事因为少女娘家出面,告上官府而传播开来;邻里、亲族议论纷纷、耻笑男家;知道这件事的人家都不愿将女儿嫁过去。经过许多年后,外甥还无法娶到妻室。

  由于这位舅舅当年的一念偏差,却使亲族蒙羞,命运乖戾。

  这“淫”字果然是无形白刃、害人利器。在家庭教育中,若能自幼蒙受教导最起码的道德观--礼、义、廉、耻,则容易做到克己慎独。并能时刻提醒自己:不可“以俄顷欢娱,败德伤风,遗恨终生”。


  司马光:自律清净 佳人罔顾

  司马温公(注)娶妻后,因为妻子觉得自己未能生儿生女,就为夫婿选了一位美妾,乘司马温公稍作休息时,送妾到书房亲近温公,温公却丝毫未注意到:有位姿容姣美的俏佳人临近身旁;美妾为了引起温公注意她的存在,于是故意捧起一本书,上前娇声问道:“请问大人,这本是什么书?”原以为温公会留意,多看她几眼,没料到温公却庄重的拱一拱手答道:“这是《尚书》。”说完之后,又埋首文案,仍然无视于她的存在,美妾只得知难而退。

  常听人说:“美人当前,秀色可餐”“艳冶当前,勃然难制”,其实这是好淫者的藉口;因为,有欲、无欲全在心念。

  从司马温公的例子来看:一位能成就大业的人,必有其高瞻远瞩的智慧与清纯的节操。因此,奉劝青年人:平时必须自律严谨,才能保持不失于清净。

  注:世称司马光为司马温公——太师温国公之略称。公为宋朝陕州夏县涑水乡人。字君实,世称涑水先生;宝元进士,累官端明学士,哲宗时入相,卒于任上,赠温国公,谥文正。著有《资治通鉴》《独乐园集》……等书,留芳后世。

  “义夫”邬忆川

  邬忆川,字孟震,浙江人。当他二十九岁时,妻子何氏去世;忆川感念妻子为他生育子女、受诸苦恼,日常早起晚睡,忧劳操持直至衰亡,因此,发誓不再续弦,不耽逸乐,也不迷恋男女之欲,免得因此而忽略了对孩子的照顾。

  乡里中有一位富孀,听到有关忆川的传言,感叹忆川对亡妻的情深义重,由敬仰而生情愫,于是请媒人携钜金为她撮合。忆川勃然而怒的对媒人说:“女子应当从一而终,她应该为夫守节,要求自己清心寡欲,效法古时妇女立德修福。你替她带着这些钱财来说合,是要羞辱我既爱财又好色,想人财两得,是吗?”媒人被说得羞惭万分,只得告退。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分隔线----------------------------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