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无量光佛教网 > 佛学网摘 >

食肉杀生与因果之疑(2)

佛在世时,“原则上”诸弟子们一天仅食一餐,托钵若超过七家仍无食,则不得再托钵。众弟子为了不扰信施,故给荤吃荤,给素吃素,乃为培养其“不贪珍味,美恶均等;为破我慢,于富贵贫贱等家皆无拣择,慈悲平等,大

   
  佛在世时,“原则上”诸弟子们一天仅食一餐,托钵若超过七家仍无食,则不得再托钵。众弟子为了不扰信施,故给荤吃荤,给素吃素,乃为培养其“不贪珍味,美恶均等;为破我慢,于富贵贫贱等家皆无拣择,慈悲平等,大作利益”(增一阿含经.卷四十七)的心。  
   
  而今的我们是“自由”的去餐厅、自助餐、大饭店吃饭,亦自由的任君挑选其喜好之“食”,就算吃素,也未必能做到“不贪珍味,美恶均等”这一条戒。笔者以为:如果今日有人必学“不拣荤素”,那应该也要“遵守佛戒”,亲自入城托钵、过七家无食则不得再乞食、日中一食、不贪珍味、美恶均等……等戒规。  
   
  笔者以为:“乞食”是十方诸佛的教法之一,但于末法的今天,除了泰国、缅甸南传等佛教国家外,中国已经再见不到“乞食”的比丘。  
   
  即然不再乞食就得奉行佛陀在大乘经典上的教诲──奉行纯素主义。  
   
  能严持“佛制”而“乞食”,那么“不拣荤素”是必然的行为。不能实行“乞食”,做不到佛要求“乞食”时所应履行的“条件”,则必须严持清净斋戒,必竟是“自己煮”、“自己选”,在餐厅、饭店、自助餐、欧式素食……绝不缺乏的台湾,更应该执行斋戒。  

  四、因果循环的理论  
   
  《楞严经》中所倡导的“斋戒”不外乎是“戒肉”、“戒杀”,尤其《楞严经》上将“食肉”与“杀生”划上等号,这是“因果不昧”的果报。  
   
  如卷四云:“以人食羊,羊死为人,人死为羊,如是乃至十生之类,死死生生,互来相啖,恶业俱生,穷未来际。”卷六明确的说:“是食肉人,纵得心开,似三摩地,皆大罗刹,报终必沉生死苦海,非佛弟子。如是之人,相杀相吞,相食未已,云何是人得出三界?汝教世人修三摩地,次断杀生。是名如来先佛世尊,第二决定清净明诲。”  
   
  乃至卷八云:“阿难!如是众生入三摩地,要先严持清净戒律。永断淫心,不餐酒肉,以火净食,无啖生气。阿难!是修行人若不断淫及与杀生,出三界者,无有是处。”  
   
  卷八又云:“杀彼生命,或食其肉,如是乃至经微尘劫,相食相诛,犹如转轮,互为高下,无有休息……是等皆以宿债毕酬,复形人道。皆无始以来业计颠倒,相生相杀。”  
   
  《楞严经》在卷四、卷六、卷八都详细说到“相杀相吞”的道理,这些都是佛陀所强调的“因果罪报”。以六道轮回来说,人死为羊遭人所食,羊死为人又食羊肉,仔细思量是“人吃人”。近代圆寂禅宗高僧宣化大师曾做过一偈云:“肉字里边两个人,里边连着外边人,众生还吃众生肉,仔细思量人吃人。”笔者以为:中国人所造的“肉”字与《楞严经》所说的“人死为羊,羊死为人,相生相杀相吞”的道理几乎是一致的。  
   
  举凡荤食之物必兼带有“杀气”之味,譬如畜生临死时必定充满怨气与杀气,肉身既亡,还遭煎煮炒炸之熬。试想:这些畜生肉的“中阴身”将如何看待“食肉”者?对食己肉者必无任何的怨恨心、杀心、报复心?所以“相吞相杀”、“杀生与食肉”是有一定的因果罪报的。食肉者所食之肉,看似一块不足为奇的肉,但却不知里头含藏多少“怨气与杀气”。《诸经要集.卷十七》云:“若啖众生父肉,众生亦啖父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