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无量光佛教网 > 佛学网摘 >

无住生心集(16)

佛在大乘经上云,‘一切法,相有、体空,了不可得’。我们所见到的相,都是因果的相续相。相续相能持续多久,决定于因缘。因缘相续,果报就相续。譬如以财富来说,每个人都想发财,都想保持财富,而实际上是决定保

佛在大乘经上云,‘一切法,相有、体空,了不可得’。我们所见到的相,都是因果的相续相。相续相能持续多久,决定于因缘。因缘相续,果报就相续。譬如以财富来说,每个人都想发财,都想保持财富,而实际上是决定保持不住的,因为一切法了不可得。但是要让财富相续的时间长一点,可不可能?答案是肯定的。只要不断的修财布施的因,则财富的果报就不断的现前,这是真正明白事实真相的人。

这个道理明白了,其它一切事理则可以此类推。如果因缘错了,果报就不能现前,就变质了。这都是事实真相,即世间人所谓的真理。唯有佛菩萨对这些真相看得清楚,彻底明了,为一切众生说出。我们能真诚的信守,就能自求多福。福从那里来?自己修善因,善果相续就是福。

由此可知,一切法没有‘断灭相’,只有‘相续相’,只有‘变化相’。这才与自性性体相应。因为‘体’是永恒不生不灭的,因此它所现的‘相’也是不会消失的。‘相’只有转变,不会消灭。十法界的相没有了,一真法界的相就现前。这就是很好的例子。

(二二)

有人说,学佛一定要‘求解’,求解一定要‘多闻’。四弘誓愿中,‘法门无量誓愿学’。这个说法是对的。又有人说,学佛不须要多闻,一句佛号就能成就。这句话对不对?也是对的。我们到底要遵循那一种?《金刚经》上说得好,佛不但无有定法可说,佛实在是无有法可说。因为无有法可说,所以前面两种说法都对。

我们要问自己如何遵循,首先必须省察自己的根性,以及自己的生活环境。我们学佛,所愿、所求的是什么?如果根性利,环境的障缘少,有善师、有良友,应当从‘广学多闻’下手。如其不然,反而不如在这一生中,决定求生净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再做广学多闻功夫为妥当;然后乘愿再来,广度众生,满足大愿。因此,前面两种讲法都有道理。

真实的成就,决定在‘往生’。往生必须建立在信、愿、行的基础上。若能真信、切愿、老实念佛。又须要建立在‘深解义趣’的基础上。由此可知,广学多闻最要的是深解义趣。即使受持这句六字洪名,也必须要‘深解义趣’。念佛三资粮的功夫才得力,才能决定往生。

我们看近代倓虚法师在《念佛论》里讲的几个往生例子,就可以证明,这几个人都不是广学多闻下手,而是从‘一门深入’-一部《弥陀经》上成就的。所以,学一部经或学多种经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在‘深解义趣’。也就是真信、真愿、真能做到、真求往生,这个‘真’字最为可贵。这也是夏莲居居士在《净语》里所谓的‘真干’,凡是真干的人,没有不成就的。广学多闻如果不真干,如果不深解义趣,还是不能了生死出三界。

这些事实我们不能不知道,不能不警愓,千万不要让这一生空过。佛法常说‘人身难得,佛法难闻’,念佛往生净土;古人所谓此乃无量劫中希有难得的因缘。愿与大众同修努力,珍重!

(二三)

凡夫有执著就有六道轮回,有妄想就有十法界。由此可知,十法界依正庄严的现象,实在是由‘业因果报相续而产生的幻相’。这就是佛经上讲的‘缘起性空’。业因果报就是‘缘起’,所以它的真相是‘当体即空,了不可得’。佛在经上常以梦幻泡影,如露如电来做比喻。这个比喻非常之好,与事实真相很接近。现代人看电影、看电视,如果能留意的话,一定能悟明这个事实真相。自然就不会再起‘分别、执著’,自然就能‘看破、放下’。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