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无量光佛教网 > 佛学网摘 >

无住生心集(17)

看破放下之后,十法界依正庄严的现象还有没有?还是有。因为你放下了,别人还没放下;你不执著,他还有执著;你不打妄想了,他还打妄想。这是经上所讲的‘共业’与‘别业’。别业是个别的。个人解脱了,超越六道十

看破放下之后,十法界依正庄严的现象还有没有?还是有。因为你放下了,别人还没放下;你不执著,他还有执著;你不打妄想了,他还打妄想。这是经上所讲的‘共业’与‘别业’。别业是个别的。个人解脱了,超越六道十法界,证得一真法界。但是以往跟我们共业的那些众生,他仍然迷惑颠倒,贪恋世缘。所以,六道十法界的现象依然存在。

《华严经普贤行愿品》末后将这个现象也说得很透彻,‘众生界乃至烦恼无有尽故’。即‘业果相续,永远不断’。所以,菩萨成佛之后,一定是兴起大慈悲心,倒驾慈航,来三界广度众生。乘愿再来的,他对于六道十界的真相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他是乘愿再来,来去自由,不受六道十界的束缚。虽有种种示现、说法,正如古德所说的,他们无不是‘大作梦中佛事,启建水月道场’。从梦中佛事、水月道场,我们就能体会到诸佛菩萨在业因果报的幻妄境中,所谓的游戏神通。

学佛的人如果不知道这个道理,不晓得事实真相,就是没有看破。没有看破,要他勉强放下,实在是太难了!所以看破要从这里看破,也就是真正了达六道与十界的事实真相,了解这些现象是‘业因果报的相续相’。《楞严经》上说得好,这种现象乃是‘当处出生,当处灭尽’。因此,诸佛菩萨的应现是‘随众生心,应所知量’。从这两句,我们也能领会《金刚经》上所讲的‘即非、是名’的真意。就是‘无作而作,作而无作’;‘无说而说,说而无说’。这是诸佛菩萨应世的真相。我们能体会到,就应当认真的学习。先把错误的观念转过来,再把错误的行为改正过来,如诸佛菩萨应世一般。那就是‘转识成智,转凡成圣’。要在会转,会转就是会修,就是真修。无上菩提之果决定能证。

(二四)

学佛就是学觉悟。要学做个觉悟而不迷惑的人,这才是真正学佛。觉悟要从那里觉起?第一要深信因果,第二要通达一心。

什么是‘深信因果’?信有三界、信有六道轮回、信有佛道可成、信有净土可生、信善有善果、信恶有恶报、信业因果报相续无尽,这就是‘深信因果’。这其中的义理、境界、深广无限。如果能明了、能觉悟,则对人间富贵、贫贱,吉凶、寿夭等这一切现象,自然没有疑惑了。自然就有所造作,而能在人世间得到真正的幸福、快乐与美满。所以,觉悟一定要从‘深信因果’入门。

学佛在行持上必须遵守佛陀的教诫‘严持戒律’,这句话的深意是,教我们对佛陀的教诲要深深的理解,记在心中,并认真的依教奉行。‘持戒’包括守法的意思。世间的法律、道德、风俗习惯,每个时代不同,每个地区不同,所以要入境随俗。也就是说,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社会、人群。社会人群所有的规约,我们都要尊重、遵守,才能与人和睦相处。

什么是‘通达一心’?这是佛法的精华,也是宇宙人生的真相。应当读诵大乘,深解义趣,才能明了尽虚空遍法界不离‘一心’。但了一心,因果执著,正如禅宗六祖惠能大师所说,‘何期自性,本自具足’。自性就是一心。一部《金刚般若波罗密经》,将‘通达一心’显示无遗。此经甚深,必须细心体会,才知道清净心中本无菩提可证,亦无净土可生。于无生、无证之中,方便庄严,如梦如幻,一刹那顷,成佛已竟,度生已竟,是谓‘通达一心’。因为离此一心,别无因果;但能通达一心,就能不昧因果。所以,既能深信因果,又能通达一心。则能入佛知见、入佛境界。

《金刚经》上讲的,离四相,离四见。离一切法、非法、非非法,而行布施。布施就是方便庄严。如是空、有两边不住,往生净土,决定是上品上生。世间有不少学者,他们有智慧,又有福报,但是仍然对世缘贪念不休。也就是行门中多生障碍,以致于没有方法超越轮回。我们细细观察原因之所在,就是没能深信因果,没能通达一心。因此,依然执著,依然迷惑,未能真正觉悟宇宙人生的真相。这是值得我们警惕的。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