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有一位愚蠢的人,他的妻子长得端庄大方,他很喜爱和敬重她。但妻子不坦白诚实,在以后和别的男子有来往,欲火中烧,急欲追随情夫,抛弃自己的丈夫。在离家前,她偷偷地托付一位老太婆说:“我走后,你送去一具妇女的尸体放在我屋里,告诉我丈夫,说我已经死了。”老太婆后来趁她丈夫不在时,把一具女尸放在屋里。那丈夫回来后,老太婆就对他说:“你妻子已经死了。”他过去看了后,认为是自己的妻子,哀伤哭泣,十分痛苦。他堆起木材,浇上油,将尸体烧成骨灰,用袋子盛起来,日夜都揣在怀里。后来这个妻子厌倦了她的情夫,便回家对丈夫说:“我是你的妻子啊!”丈夫回答说:“我妻子已死去很久了,你是什么人,竟胡说是我妻子。”尽管她再三说明,她丈夫都不信。 这就像接受了其他教派一样,听到了异端邪说,心中产生了疑惑,并认为是真理,永远也不改变。虽然以后听到正确的东西,也不能相信并从内心把握和接受它。 辨析: 丈夫因妻子的“死”而情痴,情夫最终被抛弃,而妻子悔悟后回家被丈夫拒绝。由此用已经不辨真假的愚人比喻在思想上已经误入歧途的人是很难判断正确与错误的,从而又曲折地喻示出“外道”的力量是不容忽视的。 外道的内涵包括两方面,在印度,指除佛教外的其他学派,包括弥曼差派哲学、顺世派、六师外道、数论派、瑜伽派、耆那教、吠檀多派等哲学派别。在中国,主要指当时诸子百家中影响最大的儒道两家思想。佛教传入中国后,在与儒道两家长期的交锋中相互融合、相互吸收,在唐代形成了三家合流的局面。 (摘自《百喻经注释与辨析》荆三隆 邵之茜著)供你思考: 要使佛教恢复本有面目,澄清的方法,圣法法师在《百喻故事广释》中对这个譬喻说过:佛说四依法:①依法不依人;②依智不依识;③依义不依语;④依了义不依不了义。圣者所说的话,纯为天下人民的利益而说,所以没有欺骗没有说错的话,可以相信。普通的人就很难说了,多多少少都会有自我吹嘘与名利的掺杂,而且所知所识也有限,故应依法而不依人。佛即圣中之圣,故依佛所说的法即没有错。 依智不依识,识只是表面所见所闻,故不究竟,不实在。智即深入其中之前因后果,而研究到彻底的认识,故要依智不依识。依义不依语,语如手指、义如月亮,我们应依手所指之方向见月而非见指。所以要依当时所说的意义,不能依语言而断章取义。 佛说法因人因地而说种种法。许多经典亦有方便而说,是故应依了义之经,不要依不了义之经。譬如,读书有小学初中高中大学,若是死执于小学学识,即不能进步。是故依了义不依不了义。故事之妇骗愚夫,即指成见误人者大之意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