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无量光佛教网 > 佛学网摘 >

须弥山石窟真的“濒危”了吗

学佛网摘站---学佛网,佛,阿弥陀佛,在线念经,在线念佛,念佛,在线诵经堂,在线念佛堂,在线修行,法宝流通,佛教博客,佛网导航,净土,西方极乐世界,净空法师

佛教在线讯 2007年6月8日,本是个貌似寻常的周五。然而翻开这一天宁夏的报纸,你就会发现,正如忽阴忽晴的天空中迸出的一两个炸雷一样,空气中多了一丝不同寻常的气息———至少对于区内的媒体是这样。这一天,七八份大报小报被一件事情同时挑动了神经:根据新华社电讯,美国世界历史遗迹保护基金会6月6日公布了2007年—2008年全球百大濒危文明遗址,中国在列的,除了上海一批老建筑外,还有有着1400多年历史的宁夏固原须弥山石窟。

须弥山石窟为什么会入选世界“百大濒危”?它究竟处于一个怎样的境况之中?如何正确理解“濒危”二字?带着种种疑问和忧虑,6月9日,我们动身赶往固原市原州区西北55公里处的须弥山东麓。    

1. “我的第一反应是,‘申遗’有戏了”     

我们从银川赶到须弥山石窟的时候,已是中午11时许。那时天空还算晴朗。下午两点多,天气骤变,刹时间乌云密布,狂风大作。导游王建中在带我们去“须弥之光”的路上,指着后山坡零星几棵松柏说,须弥山本来还有一景,那就是“须弥松涛”。据闻风起处,低回时如浅呤低唱,高亢处如千军万马,“可惜现在不大能听得到了”。在许多年前,须弥山本来林木繁茂,“苍松挺拔,桃李郁然”,后来因被大量砍伐,如今松柏寥落,松涛之声日趋渺然。

杨坤见到我们的时候,并不知道6月8日这天,全区各媒体已经把须弥山入选“百大濒危”一事炒翻了天。因为交通不方便,景区订的报纸一周后才能被送到山上。身为须弥山石窟文物管理所副所长的杨坤只是在6月7日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上看到了这一消息,“就一句话,其它的也没说什么”。当时杨坤首先想到的是,须弥山石窟“申遗”估计有戏了。据他所知,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有关部门就着手进行须弥山石窟的“申遗”工作。

我们前去采访的这天是个周末。这个位列中国十大石窟、宁夏境内最大的古代遗迹之一却游人稀少,停车场内加上我们的采访车一共只有3辆车,这与其它景区每逢周末车鸣人喧的热闹景象形成了鲜明对比。杨坤说这与须弥山石窟所处偏僻有很大关系,它距原州区尚有40公里路程,距所在的三营镇内主干道有15公里,没有直通车。区内游客有条件的尚能自驾车前往,可是却苦了外地的游客,虽久闻大名却不得其门。目前须弥山石窟每年的门票收入平均为31万元左右,接待人次达2万—3万人。

2.美而独特的艺术价值     

被称为“韩工”的韩有成从1982年须弥山石窟文物管理所成立那天起就成为了其中一员,20多年来,他一直致力于研究须弥山石窟的形成和保护工作。在他看来,门票收入和石窟的保护不仅仅是鱼和熊掌的关系。二者有着永难共存却偏偏又难以割舍的利害关系:目前,须弥山石窟文管所共有25名职工,按照有关规定,他们每月只领取70%%的工资,剩下的工资收入就得依靠门票收入,但毫无疑问,当大量游客涌入时,同时也会为石窟的保护带来更大难度。

在韩有成看来,须弥山石窟完美并且极具深远意义。他在2005年编撰的《须弥之光》中这样写道:“须弥山石窟在全国石窟造像中占有独特的地位和作用,它的开凿和形成,是各种文化相互碰撞、交融的产物。它是研究我国石窟艺术、民族宗教历史的宝贵实物资料,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科学研究价值。”

须弥山石窟的开凿,是与固原市原州区的重要地理位置联系在一起的。原州区古代为羌戎游牧之所,自战国末期秦昭襄王纳入秦国版图后,就逐渐成为这一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北魏末年,改称原州,直到明代,始称固原。北魏佛教盛行,这里自然受到较大影响,加之须弥山自然条件良好,石质也适于雕刻,因而成为开凿石窟的地点。

须弥山石窟与其他大型石窟相比,无论是在规模、数量以及保存的完好程度上都有所不及,但是,须弥山石窟本身具有的独特性,使它在中国石窟中占有重要地位,被列为“中国十大石窟”之一。它始凿于北魏孝文帝太和年间(公元477-499年),历经西魏、北周、隋唐各代大规模营造及宋、元、明、清各代修葺重妆,历时1500多年。它特有的丹霞自然景观和丰厚的历史、人文景观以及它具有的浪漫神奇色彩,造就了“大佛楼”、“须弥之光”等十多处精美的历史、自然景观,有“宁夏敦煌”之美誉。1982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存石窟150多座,分布在连绵2公里的8座山峰上,自南而北分为大佛楼、子孙宫、圆光寺、相国寺、桃花洞、松树洼、三个窑、黑石沟8区。北魏石窟集中于子孙宫,以第14、24、32、33窟为代表,多是3-4.5米见方的中心塔柱式窟。塔柱四面分层开龛造像,第32窟塔柱多达7层。第24窟塔柱上层龛内雕刻佛传故事。北周石窟开凿工程向北发展,集中于圆光寺、相国寺区域,规模大、造像精,现存主要窟有第45、46、48、51、67等窟,都是平面方形的中心塔柱式窟。塔柱每面各开一大龛,四壁亦开龛,有的一壁三龛,龛形雕饰华丽。隋唐时的石窟主要分布在相国寺以北、以西。唐代石窟数量最多,一般4-5米见方,沿正壁和左右壁设马蹄形佛坛,成铺的造像配置坛上,5尊或7尊,多至9尊,不另开龛。第105窟是一座大窟,俗称桃花洞,主室内有近6米高的中心柱,柱四面和壁面开大龛,表现出磅礴的气势。

在圆光寺第45、46两窟,我们依然能够感觉到当年须弥山石窟最盛时的景象,无论造像还是装饰雕刻都蔚为壮观。佛像神情端庄,菩萨像头带花冠,胸挂项饰,环笛璎珞,装饰华丽。

采访时我们巧遇两位江苏女游客。刚刚退休的她们制定了游遍祖国大好河山的宏伟目标。刘女士已经游遍了中国十大石窟之九,须弥山石窟是她心向神往的十大石窟游的终点站,她对这里充满了期待。刘女士说,须弥山石窟中的佛造像每一尊都十分精美,线条灵动飘逸,风格华丽,现存的部分造像仍然能令人想到它未被破坏前的样子。

在第48号窟中,导游王建中用手电筒指向墙上,告诉我们这里有整个石窟保存最完好、最精美的两幅藏传彩绘千佛图。手电筒微弱的光在石窟里起不到丝毫作用,摸着黑我们用相机对着石壁摁下了快门,希望能有奇迹出现。没想到相机还真是争气,居然将两个千佛图的局部清晰地拍摄下来,佛像的色彩线条基本完整,刻画生动传神,面部的很多细节颜色都还鲜亮,令人顿时心生震撼之感。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分隔线----------------------------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