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审美讲求意境,注重境界。“意境”一词是随着佛学的传入,在唐代逐渐形成的。首先在诗论中出现了“境界”一词,而后由意象与境界合并为“意境”。它是指人与自然天人合一,感受自然和生活之美,然后这真实的美在人的心灵深处逐渐成熟壮大,变成博大精深的理想之美。即所谓“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讲的就是 意境的形成过程。 中国山水画的意境突出表现为“空”、“静”、“灵”。 所谓“空”是道家哲学和佛经相互融合后产生的一种概念。道家崇尚“无”和“虚”,认为万物生于“无”,万象出于“虚”。无与虚是常人感受不到的世界之本,只能用心去体悟。老子和庄子摒弃五彩斑斓、华而不实,主张用朴实无华的艺术去表现“造化之功”。他们还以超然的宇宙观,时空透视,认为最大的泰山和最小的秋毫之末都没有什么区别。一切都是相对的:阴阳、刚柔、大小、美丑、祸福无不如此。是“万物一齐” 。因为它们蕴含的都是一个“道”。那“以小见大”,“谁知一点红,能寄无边春”,就是道的艺术。表现在山水画中,画家有意识地留出空白,甚至大片的空白,暗示无边的远景、浩渺的江河、滚动的云海。这种“空”不是空白无物,而是一种“虚”。虚和实一样充满了生机。 “不画之画”,虚白中流动着气、神、韵,是一种能引起人们联想的意象。这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虚实相生,就是意境,就是道——中国人的审美理想。 佛教尚“空”,认为万物皆空。世上万物都是表面的、暂时的、无意义的。只有参透佛经,心中通佛,断绝一切欲望,才能进入高超的境界——“真空妙有”。佛禅对中国艺术境界、审美情趣以及创作方法的影响渗透源远流长。禅境意趣,追求的是一种得之于自然,而又回归于自然,没有一丝心灵的震颤,甚至泯灭了时空界限的艺术境界。而空山、翠竹、青松、落花、流水、晚钟、雪月等,题材本身就表现出一种圆满自在、和谐空灵的禅意,表现出一种“空山无人,水流花开”的禅境。 “静”不是指寂静无声,相反,中国画经常表现的是喧闹的场面。这里的“静”是指画的意境,是人沉浸在大自然之中,心静如水,怡然自得,天人合一的理想世界。从而表现出空静淡远的清幽之美。 “灵”是指画境中有灵气,有灵动,气韵生动。就是生命感、生命力,没有灵气的山水画是一幅拙劣的摹仿图。 “灵”是画家的修养和品格的结晶。 中国的书法,可以说与作画同源,是最具有禅味的艺术。结合本土的中庸之道,运禅于中,下笔恰到好处,怡然自适,物我两忘,心手合一,表现出一种动态和活泼的不拘形式的风格,一种人在书中,书在人中的韵味。 不光如此,中国古代文人音乐也具有幽静空灵的意境。“大音希声”就是它的最高境界。“弦外之音”,“韵外之致”是音乐审美境界中独有的风景。“不弹之弹”,“此时无声胜有声”皆来源于此。 正所谓“山在虚无缥缈间”,“水在若有若无处”。 文/小石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