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无量光佛教网 > 佛学网摘 >

佛弟子必爱国论(2)

“国有君王,一切获安,是故人王为一切众生安乐之本。在家出家,精心道检,皆依王国而得住持、演化流布。若无王力,功行不成,法灭无余,况能利济!是故所修一切功德,六分之一,常属国王。” 如果国家不安定,人民

“国有君王,一切获安,是故人王为一切众生安乐之本。在家出家,精心道检,皆依王国而得住持、演化流布。若无王力,功行不成,法灭无余,况能利济!是故所修一切功德,六分之一,常属国王。”

如果国家不安定,人民衣食难保,居不遑安,何暇顾及佛法?尤其是国家若不保护佛教,佛教只有衰落灭绝,哪里谈得上弘扬鼎盛。当然,一个不保护人民信仰自由、不依起码的正法(扬善抑恶等)治世的国家,也不可能富强安定。这有数千年史实作证:公元八九世纪以后,印度佛教衰颓,回教军不断侵伐,其所至焚寺屠僧,强迫人民改信回教,随佛教之灭绝,印度国势亦从此一蹶不振,再未出现佛教时代的强国盛世。中国历史上,多次兵革战乱中,佛教都备受摧残破坏。尤鸦片战争以来,国运日衰,佛教亦随之不昌。“文革”横扫四旧,佛教失去政策法令之保护,遭受空前浩劫,全国人民亦饱经劫难,国民经济濒临崩溃的边缘。中共中央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拨乱反正、改革开放,佛教逐渐复苏,国家经济文化亦日见繁荣。这其中的因缘,值得人们研讨参究。

振兴华夏 佛子有责

振兴华夏,促进经济文化腾飞,将祖国建设成一个繁荣昌盛的现代化强国,是全国人民的奋斗目标,乃全国人民根本利益的集中体现。作为中国公民一分子的中国佛教徒,当然责无旁贷,肩负着振邦兴国、建设两个文明的重任。振兴华夏,对佛教徒来讲,不仅事关自家切身利益,关系全民利益,关系佛教之振兴,而且是菩萨道所必行。大乘菩萨道以“庄严国土”、“净佛国土”、“利乐众生”为菩萨事业,为成佛必行之道。《摩诃般若经》卷二六云:

“菩萨摩诃萨不净佛国土,不成就众生,不能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若连自己的国家都建设不好,不能令其居于世界强国之前列,不能使自己国家的人民丰乐自在,还谈什么净佛国土、成佛度众生!古人常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句话曾鼓舞多少中华儿女赤诚报国、为国献身。今天,对佛教徒来说,当以“振兴华夏,佛子有责”为口号,积极投入国家建设,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在建设两个文明的事业中勤修六度四摄,奉献才智力量,以辉煌业绩、实际行动,表现出佛教庄严国土、利乐众生的宗旨。考虑问题、弘扬教法,不能仅从佛教教团的本位利益出发,从个人之了生死出发,应从国家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从精神文明的建设出发,争取发挥佛教的力量、佛法的智慧,为振兴华夏,尤其是提高人民的道德素质和精神境界,作出应有的贡献。寺院僧人,虽不一定要奉献物质财富于国家社会,也要以教化在家佛教徒积极参加国家建设为己任。人民道德水平低下,社会弊病得不到解决,国家建设发展缓慢,不应只归咎于政府或天意,而应引咎于公民自身,引咎于佛教徒未能尽到应尽的责任。若能教化国民,人人都树立高度的社会责任心,则华夏腾飞,指日可待。

欲兴邦国 须兴佛教

建设祖国,振兴佛教,对佛教徒来说,不仅应积极投身于国家建设,精勤奉献,而且须致力于佛教自身的建设,力图振兴。振兴佛教与振兴华夏,有着密切关系,甚至可以说是一回事。因为佛教在人间,首先是一种社会教化体系,向人们提供安身立命之本,提供做人处世最根本的人生观、伦理观、价值观,担负着导世化众、教育国民的职责,对文明的建设、国家的振兴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佛教在中、国流传近两千年,长期为中国精神文化三大支柱之一,起过化导民众的巨大作用。在当今社会的各种文化体系中,佛教仍具传统优势,在社会上有崇高威望,在广大民众意识、潜意识中有深刻影响。佛教具有堪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圆满教义,思想内涵精深博大,能净化人心、启迪智慧,针治社会弊病,拨正文明走向。佛教以“法”为中心的智慧信仰,能给科学时代重理性、重实证的人们提供可靠的安身立命之本;佛教重智慧、重福德、重利乐众生的价值观,能提供正确的人生司南;佛教“诸法无我”的思想,可以警诫人们省察个人主义的危害;佛教大慈大悲、普渡众生的精神,提供了高尚的道德准则;佛教五戒十善等行为规范及善恶业报之说,可以有效地遏制凶杀、偷盗、淫乱、诈骗等恶行;佛教依正不二、自他不二的宗旨,可以启发人们重视环境保护、社会公德,调节好人与自然界的关系;佛教报答四恩、布施奉献之旨,可以动员人们为国家社会忘我贡献,投入社会福利救济活动。

当前,中国正值社会转型时期,社会上道德观念、价值观念紊乱,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泛滥,许多人被商品大潮冲昏了头脑,一切向钱看,或纸醉金迷向下堕落,或因失去自我而迷惘,或因不能适应过快的社会变化、过快的生活节奏而心理失调,或因感人情世态之冷漠而悲观失望。道德沦丧、贪污腐化、损公肥私、偷税漏税、诈骗劫盗、制造伪劣产品、贩卖黄色音像、卖淫嫖娼、吸毒贩毒等丑恶现象层出不穷,严重妨碍着两个文明的建设,破坏着社会正常秩序,污染着人心世风,亟需佛教以清凉法雨滋润人心,涤除污垢,消毒化瘀,医治社会弊病,挽正人心世风,提高人们的精神境界,指引人们正确地生活。若不能起到这种作用,便是佛弟子的失职。

然而,当今佛教的现状,与时势人心对佛教的要求相去甚远。由于种种社会原因,佛教积弱不振,未能实现它从古代社会的僵硬模式向适应现代社会的新模式之完全转型。教内人才缺乏,青黄不接,教徒素质偏低,缺乏应机弘法的智慧方便,弘法方式保守落后。一些寺庙,封建因素尚未完全肃清,在商品经济浪潮冲击下消极被动,信仰淡化,道风不整,终日经忏佛事,忘记了化导众生积极建设人间净土的本分职责。“己不被训,焉能训彼?”(《出曜经》)若连佛教自身的建设都搞不好,岂能谈得上化导众生?岂能尽到引导众生报答国恩、振兴华夏的责任?时势逼人,当急振奋。凡佛弟子,应以高度的责任心、炽热的爱国爱教心,投入佛教建设、国家建设,不要让“四恩齐报”只成一句口头念诵的空言!(信息来源:摘自《法音》)

编辑:明蓝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分隔线----------------------------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