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长期生死的主体———阿赖耶识是否就是世间一般人所说的灵魂、或现代哲学所说的绝对精神呢?不是。因为灵魂或绝对精神是常恒不变的实法,而阿赖耶识是有为缘生之法,所谓以自种子为因缘,以自现识前念无间开导后念为等无间缘,以种子、根身、器界为所缘缘,以末那识为增上缘。诸缘具足,方有阿赖耶识。所以阿赖耶识也如梦幻泡影,无有实我实法之性可得;只有功能缘,而无作用缘。故不可将阿赖耶识说为灵魂或绝对精神。 总之,以现行色心诸法为因缘,以满业为增上缘,因缘和合,而形成的量变,为刹那生死;以现行色心诸法为因缘,以引业为增上缘,因缘和合,而形成的质变,为一期生死;能连接无数一期生死、使有情生死死生、相续不断的阿赖耶识,名长期生死。是故长期生死中包含了无数的一期生死,一期生死中又包含了无量的刹那生死。反之,由于有情具长期生死,所以生命不断;又由于具一期生死,所以生命不常;更由于具刹那生死,所以我法之性当体即空,非色心诸法灭后方空。同时又由于有情不明了刹那生死之实相,所以起我法执,造有漏业,感一期生死之苦果;有情在招果受报的同时,又造业,再感果,于是作作受受,受受作作,相续无尽,所以又构成了长期生死。这就是有漏世间三种生死的真实相。 4、变易生死 在生死中,相对于分段生死(也就是前面所说的一期生死)而有变易生死。谓声闻、独觉及八地以上的自在菩萨,以分段生死的最后身(殊胜细异熟果)为因,以所知障、无漏有分别业、悲愿力及禅定力为缘,数数资助身命,改转身命,直至证得无余依涅槃,名变易生死;寿量长短,随意愿成,又名意成(生)身。《大宝积经》卷一百一十九说: 有二种死,何等为二?一者分段,二者变易。分段死者,谓相续有情;变易死者,谓阿罗汉、辟支佛、自在菩萨,随意生身,乃至成佛。[13] 因为不定种姓的声闻、独觉及八地以上的自在菩萨,一者所知障未尽,二者福慧未具,三者异熟识未空,四者无上菩提未证,若不以此所知障及悲愿禅定之力来资感生死之果,使身久留世间,广度众生,集积福慧,就会堕在定姓二乘的无余依涅槃界中,永不能证无上菩提。再者,烦恼障为分段生死所依,所知障为变易生死所依。入了有余依涅槃的二乘及八地以上的诸大菩萨,无烦恼障,唯所知障。所以在变易生死中,所知障对于最后之身久住世间,有大助力,集积福慧,圆证佛果,反使障碍变为增上。这就是《成唯识论》称此为“不思议变易生死”的道理。 又见道后至八地前的菩萨以及小乘的前三果圣人,也能修变易生死。但此时的变易生死多由分段生死所摄,不是纯粹的已离分段生死的变易生死。 如上四种生死中,凡夫不具变易生死;八地以上的菩萨及阿罗汉、辟支佛不具分段生死(一期生死);除佛果及已证无余依涅槃的二乘外,一切凡圣皆具刹那生死。 另外,在一些经论中,虽也有把善恶二趣称为二种生死,把三界称为三种生死,把四生称为四种生死,把五趣称为五种生死,把六道称为六种生死,把五趣及业有、中有称为七种生死,把九有称为九种生死的,但总不出前说的四种生死。故四种生死,包括一切生死尽。 三、了脱生死之方法 既已知道了形成生死的原因,也已知道了各种生死的差别,如何才能超脱生死,而在生死上得自在解脱呢?笔者认为只有本着如下几点行持,才能达到这一目的。 1、正观生死,离执去著 “正观”是对“不观”、“邪观”和“偏观”而说的。所谓“不观”,是指世间一般的凡夫对生死的本末、性相等重大问题,漠不关心,不愿作较多的审视与观察。因此,对生死的实相丝毫不能了知。“邪观”,是指一般的外道对生死虽然有所认识,但多是安住在自见取的大邪见中。这种认识不仅不能对生死之实相有所觉了,反而助长我法执著,增加生死束缚,堕断常边,损毁善根,百劫千生,永远不得解脱出离。如古印度的数论外道和胜论外道等,前者主张有不变的“神我”与变化的“自性”,认为众生之所以有生死,是神我(纯粹意识)在物质的自性中没有脱离出来,如果神我能在自性开展出二十三谛之后脱离出来,独自存在,便得解脱;后者主张一切万有诸法的生成、坏灭,都是依“实、德、业、同、异、和合”六句义或十句(六句外再加“有能、无能、俱分、无说”四句)义的要素集合、离散而成,若欲解脱生死,就必须管制好生起善恶根源的“意”,即修“瑜伽”行,才能得到解脱。“偏观”,是指佛教内部一类小乘,对于生死虽有一定的体悟认识,所谓“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恐怖三界,畏惧六道,厌离生死,常念涅槃,如《正法念处经》卷七十中说: 一切有情皆由贪瞋痴网之所系缚,流转生死,是故应当厌离生死,勿生贪著。此生死者,甚为苦恼,久受坚牢,痛苦难忍,老死忧悲,苦恼愁毒。一切有生,必当堕落,归破坏门。于生死中,无有少常。[14] 作如是深观,自能速速出离生死,而最终安住于涅槃之中;但无深切的大悲心,无清净的大智慧,无能无力,不度无量受苦有情,少福少慧,不证广大无上菩提,虽能出离生死苦海,但对生死的真实相仍然不能彻底了知,有取有舍,有增有减,起分别见,生垢净想,如是观察,仍不为诸佛菩萨所认可,如《大般若经》卷五百七十二说: 若观生死而起厌怖,欣乐涅槃则堕非道,不能利乐一切有情、通达如来甚深境界。云何非道?谓乐声闻及独觉地,于有情类无大悲心。所以者何?声闻独觉所行之道,非诸菩萨摩诃萨道。何以故?声闻独觉厌怖生死、欣乐涅槃,不能具足福德智慧,以是义故,非菩萨道。[15] 怎样才是正观生死呢?学佛者首先应该如实了知佛教所讲“缘起无我”的绝对真理,而生死之实相就在这一真理之中,所谓“未曾有一法,不从因缘生;是故一切法,无不是空者”[16]。既然生死也是缘起性空,无有实在的我法之性可得,其中又谁是生死、谁在流转生死?无有实在的生死,何须厌怖;无有实我流转生死,又何须了脱生死。果能彻底明白这个道理,就在一般世人所谓的生死中,心无挂碍,亦无恐怖,远离颠倒梦想,自然证得清凉自在的究竟涅槃。因为生死之实相,就是涅槃相,“非于生死外有涅槃,非于涅槃外有生死;生死涅槃无相违相”[17]。《中论》卷四说: 涅槃与世间,无有少分别;世间与涅槃,亦无少分别。涅槃之实际,及与世间际,如是二际者,无毫厘差别。[18] 这就说明了生死涅槃平等无二的道理。学佛者如果不能通达缘起无我的正理,不能成就“于生死涅槃,若起平等智,尔时由此证,生死即涅槃”[19]的境界,仅是舍染趣净,厌苦求乐,这样是不能成就真解脱、得大自在的。菩萨如能以平等智,不住生死,不住涅槃,等观法性,心无所著,其所成就的便是“由是于生死,非舍非不舍;亦即于涅槃,非得非不得”[20]的无住大涅槃。如真谛译世亲《摄论释》卷十三说: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