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无量光佛教网 > 佛学网摘 >

罗状元醒世诗话(2)

不如静坐蒲团上 莫惹凡间半点愁 一日三餐充饱腹 但休休时且休休 生死事大,无常迅速,他已不干世事,结果投於鼓山出家,在厨房当行者作杂役,如是十三年间,假装愚钝,其实内秘菩萨心,外现凡夫相,相仿於寒山拾得

不如静坐蒲团上 莫惹凡间半点愁

一日三餐充饱腹 但休休时且休休

生死事大,无常迅速,他已不干世事,结果投於鼓山出家,在厨房当行者作杂役,如是十三年间,假装愚钝,其实内秘菩萨心,外现凡夫相,相仿於寒山拾得。

荣辱纷纷满眼前 不如安分且随缘

身贫少虑为清福 名重山丘长业冤

淡饭尽堪充一饱 锦衣那得几千年

世间最大惟生死 白玉黄金尽枉然

他以为修行人,应以慈悲为本,忍辱为先,方便随缘,才能适合於求道。

宽性宽怀过几年 人生人死在眼前

随高随低随时过 或长或短莫怨愆

家富家贫休叹息 自无自有总由天

平生衣食随缘过 才得清闲便是仙

他认定人生的苦恼概由无明而生,所以道人应以修心为本,止恶修善,清淡安分,不可强求。贪婪,巴结,欺骗,虚伪,阴谋等,都是因为物欲所致。

人情相见不如初 多少贤良在困途

锦上添花天下有 雪中送炭世间无

时来易得金千两 运去难赊酒一壶

堪叹眼前亲族友 谁人肯济急时无

他对於尘世的纷杂,名利的厉害,人生的归趋等等看得很清楚,正是『觉今是而昨非』,这里修行的乐处说不完了。

有有无无且耐烦 劳劳碌碌几时闲

人心曲曲湾湾水 世事重重叠叠山

古古今今多变改 来来往往总循环

将将就就随缘过 苦苦甜甜命一般

修行的闲叫做清闲,没有业惑二障,他自从出家以后,身心安好,清闲而无牵累,杂务以外,坐禅念佛,看经参道,有一时忽然想起家乡的事情,心里有些难过,就把自己心境的经过,作诗回示了夫人。

为官终日细沉吟 紫绶无心懒整襟

阳业案前由我造 阴司地府有谁亲

愿将官职为仙职 除却凡心即佛心

寄语贤妻休再问 从今不必问来音

夫人本是一个贤良的妇女,前已看出他弃世的心思,并无阻碍他,只有忍耐着,而今明白了一切,不单任其自由,而且赞叹他的志愿,鼓励他的道行,还要盼望他后日返来度她,完结善缘。我们可以看出下面这首夫人回答状元的诗,真实的贞烈而悲哀了。

箴书一到折开吟 读罢儿童泪满襟

烈女不堪重改适 贤夫不必再相亲

君今已悟为仙去 奴也随修舍色身

但愿西方同善会 九莲台畔礼观音

这里笔者不觉流了热泪。夫人从此以后在家奉佛,一面专心教子。今据状元以下的回示,可以推定他对於家庭的事,已无何等的瞩望,至於夫人的改嫁与否,当然是不管了,可是夫人益加贞烈,费尽苦心,以子为伴,一师一徒,日课为乐,如是经过了十三年,结果儿子又考取了状元,名闻远布,因为是父子同科,一时亲朋满门,闹热如街市,但是这种现象,在洪先看起来,不过是凡尘的俗事。

富贵从来未许求 几人骑鹤上扬州

与其十事九如梦 不若三平两满休

能自得时还自乐 到无心处便无忧

而今看破循环理 笑倚栏杆暗点头

龙生龙子,虎生虎儿,夫人想把光荣的消息报慰丈夫,只因去向不明,无法投报,可是洪先听接了一切,舍不得回乡一次,及至状元府,站在门前,不愿进去,仆人以为和尚化缘,入禀夫人,出告贫僧云:『夫人慈悲,施米一斗』,他不受,求见主人,仆认和尚贪心,复返报告,随出施钱一贯,他又不收,即索纸书,题诗云:

斗米千钱我不收 十三年返故乡游

儿孙自有儿孙福 莫为儿孙作马牛

仆把诗稿入呈夫人,和尚跑走了,夫人明白了,跑出来,不见和尚,懊恼得很,派人前追又寻不到,探知僧由福州来,即令新状元到处探访,每逢僧人,即以罗汉鞋结缘,因为洪先脚底有痣可验,结果在鼓山认得,即迎回家,朝晚款待如王侯,可是正在修行中的洪先,锦衣玉食都已无兴趣了。

为人不必苦张罗 听得僧家说也麽

知事少时烦恼少 识人多处是非多

锦衣玉食风中烛 象简金鱼水上波

富贵欲求求不得 纵然求得待如何

洪先的理想在清闲,家人的企图在荣华,目的相反,虽是山珍海味,他的心神还是空虚,孝养也难挽留,反而招来了讨厌。

贪名逐利满世间 不如破衲道人闲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分隔线----------------------------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