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云大师《佛教的生活学》(4)

第八点要学习灵巧。灵巧就是随机应变,在一种环境里能制造大家的和谐,大家的欢喜,能把很困难的事,会化解,这些都需要灵巧。现在的社会,知识是爆炸的时代,五光十色,太多了,多得让人感到不快乐。我记得多年前

第八点要学习灵巧。灵巧就是随机应变,在一种环境里能制造大家的和谐,大家的欢喜,能把很困难的事,会化解,这些都需要灵巧。现在的社会,知识是爆炸的时代,五光十色,太多了,多得让人感到不快乐。我记得多年前到香港来,那时香港只有三、四家电视台,现在香港的电视台很多了,但是在过去十几年前,偶尔还是会打开电视看一看,现在不会了,为什么?太多了,很麻烦,不知要看哪一家才好,干脆就不看了。过去在台湾白色恐怖时代,不自由,偶尔会偷偷的跑到香港来,因为香港的报刊、杂志言论很自由,翻一翻,看一看,觉得很痛快。现在香港的报刊杂志那么多,不知道看哪一本才好,干脆不看算了。年青的时候,看呀、听呀,觉得好幸福,到了像我这样老年的时候,觉得不看、不听也很幸福呀!人在现在这个社会里,压力、很多的干扰、忙碌,确实增加心烦意乱,尤其迷乱的生活,在紧张当中,有时候紧张忙乱,哪里有什么灵巧呢?

有一个笑话说:一个军队营房里,一个小兵,从外面买了两只鸭子回来了,被团长看到了。军队很严格,不能随便拿东西,要很威武整齐,团长看了小兵拿了东西,就问:“你拿了什么?”小兵很紧张,平常大概训练压力也很重。“报告鸭子,拿了两个团长来了。”紧张会出错,灵巧能化解很多难题而不出错。在佛教里也有这样类似的事,有两个寺庙,东面的寺庙和西面的寺庙,每天都派沙弥到市场去买菜,两个沙弥常常在市场的门口遇到。东寺的沙弥不灵巧,西寺的沙弥比较灵巧,每次见到面,东寺的沙弥就问西寺的沙弥说:“喂,你今天到哪里去呀?”西寺的沙弥回答:“我的腿跑到哪里去,我就到哪里去。”东寺的沙弥一听,下面再怎么问?不会问了。回去告诉师父,师父说:“哎呀,你好笨呀,你可以接着问,假如没有腿,你要到哪里去呢?这不就有禅机了吗?”东寺的沙弥一听,噢,师父指导的很对。第二天他们在路上又遇到了,东寺的沙弥又问西面的沙弥:“喂,你今天要到哪里去呀?”西寺的沙弥说:“风,吹到哪里,我就到哪里去。”东面的沙弥一听,糟糕,变了,下面又怎么问?还是不会问。回去告诉师父,师父说:“哎呀,你好笨呀,他说风吹到哪里就到哪里,你可以继续问,假如没有风,你要到哪里去呢?”东寺沙弥一听,师父指示的对呀!第三天,两个沙弥又在路上遇到了,东寺的沙弥又问:“今天你要到哪里去呀?”西寺的沙弥回答:“我要到市场买菜去。”东寺的沙弥一听,很茫然,为什么?缺少灵巧,不容易应变。

我今天跟各位讲的这八点,都好像不是什么深奥道理,但是在人生的生活里面,都是很重要的,都是需要明白的事情。第一点学习认错,第二点学习柔和,第三点学习生忍,第四点学习沟通,第五点学习放下,第六点学习感动,第七点学习生存,第八点学习灵巧。我另外还有八点,因为没有时间,就简单的说明,让大家了解。生活究竟要怎么过?第一点,人要靠物质来生活,在物质生活里要学习简朴,简单朴素。第二点,在生活上,要学习技能,中国有句古话:“家财万贯,不及一技随身”。学习一点专长、特长,这是生存的要领。第三点,在语言上,倒不是要学习广东话、英文、法文,主要在语言上要学习幽默,因为幽默也是生活的情趣。生活上最重要的,就是学习做人!第四点在做人上要学习艺术,有艺术的人生,艺术的做人。人在生存中,当然要工作,在工作上,要学习勤劳、诚实,中国有一句古话:“三岁看到老。”最重要的要立志,佛教讲,要发愿。有志、没志,就看烧火、扫地。所以在工作上,勤劳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人要有志向,要有志愿。我不知道每一个人的想法,但不要凭空妄想,志向要能实践,重要的是要学习奋起、飞翔、扩大、发展,人生才有生命力!最后一点,我们在学佛上,要学习发心!你吃饭,若发心吃饭,一定吃的很饱;你要睡觉,若发心睡觉,觉一定睡的很甜蜜;你要做事,发心做事,发心写文章,事也做得好,文章也写得好。“发心”两个字很微妙!心在我们的身体里,心是地一样,心地;心好像田一样,你要开发土地、开发田地,地上就能起高楼、地上就能长五谷。海铺新生地、山坡地,不都是开发出来的吗?我们心内的宝藏、菩萨、佛祖、七宝,都是靠我们发心,才能开采出我们自己用不完的内心宝藏。

三天以来,不尽的感谢大家!我讲了生命学、生死学、生活学,我希望明年,能有更好的佛法来供养大家!生命也好,生死也好,生活也好,我们现在香港人最关心的还是发财,我今天为各位向诸佛菩萨祈愿,让香港进步,大家发财!要为大家念消灾延寿药师佛。消灾延寿也是我们所祈愿的,因为能消灾、能延寿,当然就会发财了!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