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云大师《佛教的生活学》(2)

第三点,要跟各位讲的是,生活里要学习生忍。在佛教里面讲忍,不是世间里面说的那种,要忍苦、忍耐、忍气呀!不是那么简单的,它这个生忍、法忍、无生法忍,有另外更深奥的意义。怎么样学习生忍呢?我倒觉得你们大

第三点,要跟各位讲的是,生活里要学习生忍。在佛教里面讲“忍”,不是世间里面说的那种,要忍苦、忍耐、忍气呀!不是那么简单的,它这个“生忍”、“法忍”、“无生法忍”,有另外更深奥的意义。怎么样学习生忍呢?我倒觉得你们大家拜没拜佛、念没念经,这个不是很要紧的,你学习生活里的“生忍”更重要。因为你要生活、要维护生存、要保持生命,这里面有一个最大的力量是什么呢?这就是“生忍”!“忍”的意思是:“我认识了,它是一种智慧。噢!我看懂了,我认识很清楚了,我明白了。”这是生忍的第一个意思。“忍”的第二个意思是“接受”。就是我认识了,这一句话、这个东西,我能接受、我肯接受。“忍”的第三个意思是“负担”,象担子一样,三十斤、五十斤、一百斤,我挑得起。你能挑多少重呀,他能挑多少重呀,看他的力气了,这个“忍”就是力气。

有了“忍”,我会处理事情,我有智慧,我会化解问题,好像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我有这个能力。各位,你们要生活,要生存,要生命,你有了这个忍--生忍,我可以认清世间好坏、善恶、是非,甚至我可以接受一些不好的事情。过去古人常讲“唾面自干”,别人把口水吐到脸上,他都不要擦,因为我擦了,你会不高兴,让它自己干了。这种接受!光荣容易接受,容易疯狂;苦、侮辱,接受不容易,要有力量啊!要能负担、负责,替人家担代一点,我代你多做一些。你负担不起了,我来!像观世音菩萨的名号,有“圆通大士”、“观自在”,还有一个叫“施无畏”,布施给你无畏,让你不要怕。“不要紧,有我,不要怕!不要怕!”“忍”可以负担,也能可以化解,可以消除。许多不好的事情,让它不着痕迹的,不伤害人的消失于无形。这个是力量吗?是力量,一种忍的力量。这个是智慧吗?是一种忍的智慧。所以,“生忍”是人的生命、生活里的智慧。有了“生忍”,等于是第一步的功夫,还要学习“法忍”。“法忍”就是世间万法,人也是一个法,房子也是一个法,花草、大地、地球都各是一个法;甚至喜乐、是非、欢喜、悲哀都是每一种法,具体的法、抽象的法,在这一切法上,我不能动不动就生气,我不能动不动就起心动念,我应该对宇宙万法,像一个旁观者,不去计较,不去执着,坐在高山看马骑。能以欣赏的态度,对待万法,贫富贵贱,善恶好坏,你若不用一种旁观者的立场来修这个法忍,被万法左右,所谓“讲时是悟,对境生迷”,这刬不来呀。从“生忍”开始,到“法忍”,再到“无生法忍”,那个境界就高了。“无生法忍”在世间上就等于了脱生死一样,不生不灭,那叫无生法忍,那是一种很高的空慧,是一种很高的境界,是般若智慧。是一种不忍而忍,不有不空,什么东西都不介意了。

好吧,就说世间上平常人讲的,“要忍耐一点啦!要忍耐一点啦!”这个也很好,你不忍耐怎么办?就好像我们有一些学生,学生之间难免有一些不平的事情,有的同学受欺负了,一些同学对他说:“哎呀!忍耐一点嘛。”他说:“忍耐、忍耐,除了忍耐就没有别的办法了吗?报告老师。”老师听了也说:“忍耐一点嘛!”“又是忍耐”。他不服气,“去找师父”,就是来找我了,我也没有别的办法,我只有说:“忍耐一点嘛。”他听了说:“为什么要忍耐呢?”其实,世间上所有的事情,唯有忍一口气风平浪静,能忍,万事都可消除。忍、忍,这个有什么意思?哎,忍不吃亏,这个人笑我、骂我、侮辱我、伤害我......,弥勒菩萨说:“不要计较,不要认真,这种穷凶极恶的人,我斗不过他,善有人欺,天不欺,再过几年你再看他。”你就晓得,这个忍的利益有多大了。

第四点要跟各位讲的,在目前这种复杂的社会里确实是很重要的,就是学习沟通。有人说,现在时代进步,物质文明,科学发展,发明了飞机、大炮、轮船......我觉得,这些对世界都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人生最高明的,就像联合国,要学习沟通。人和人之间因为沟通而相互了解,因为沟通才会互助和平。我觉得沟通,是我们现在每一个人要想求生于这种复杂的社会里,是一个很专门的学问,我记得,这一次刚到香港,就有一个年青人问我一个问题,他说:“有时候两个人,为了利益争执起来,他叫我让他,我吃亏,实在有些不服气。虽是好朋友,为什么你要得我那么多利益?你说不让他,对他、对我都不好,让与不让,很为难,请问有什么办法能两全其美?”我说:“这种彼此利害关系,只有相互沟通,双赢,皆大欢喜,那是沟通学里最高明的一种。”

刚才讲的,你能忍则忍,不能忍也让他不吃亏,就像刚才说的生忍。在佛门里面流传一个故事,信徒到寺院里来拜佛,香灯师都要敲大磬,噹,噹,噹。有一次信徒拜过后,就拿香花、果品去供养佛祖,大磬就生气了,它就向佛祖抗议说:“你是铜做的,我也是铜做的,信徒都把香花、水量供养给你,却来打我,说什么:‘拜佛不敲磬,佛祖不相信!’这个太不公平了”。佛祖一听,说的不错呀!不过他是佛祖,很有智慧,他就安慰大磬说:“大磬呀,不要有什么不平啦,你要知道,我虽然也跟你一样是铜做的佛像,但是我当初受到的苦难,头上多了一块,被人敲呀、打呀;耳朵多了一块,被人挖呀、刻呀,千锤百炼,种种的苦难我都熬过去了,现在做了佛祖,信徒当然就来拜我啦;你呢,就是忍耐不住,信徒才敲打你一下,你就不服气,赶紧叫起来:‘吭,吭,吭,’当然你就不能跟我比啦!”

有两个武士要比赛射箭,有一个盾牌,这个武士在这面看盾牌是黑色的,那个武士在那边看盾牌是白色的,两个人就争执,一个说是黑色的,一个说是白色的,争到最后,慢慢的互相交流、沟通,了解到盾牌的两面,一面是黑色的,一面是白色的,本来都没有错,但是由于不知道,就有了很多的是非,很多的争执。所以,这个世间上,误会在沟通里是很麻烦的障碍。现在,中国大陆、香港、台湾,所谓两岸三地,彼此最重要的就是沟通,相互了解,相互体谅、相互帮助,因为都如兄如弟嘛!你要硬是把它执着是黑的、白的,互相争执,不沟通,怎么能和平呢?各位香港的同胞们!你们过去在英国的统治时候,不错,经济也繁荣,生活也很好,香港东方之珠,是“金鸡蛋”。但是现在回归到中国,也不差。就如同我这一次到香港来,听到一个名词叫作“自由行”。假如以后大陆开放自由行,多少人从中国大陆带财富到香港来,所以香港和大陆的沟通,必定是前途无限。我很羡慕香港,我在台湾,也很愿意祝福,海峡两岸都如兄如弟,应该加强沟通。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