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云大师《谈情说爱》(2)

有人说,青年人谈爱情的时候,爱情是挂在嘴上,说说而已;中年人谈爱情的时候,爱情在身上、在手上;老年人谈爱情的时候,爱情是放在心上,刻骨铭心。由此可知,对爱的体会是随着年岁的增加而日趋成熟的。一般说来

有人说,青年人谈爱情的时候,爱情是挂在嘴上,说说而已;中年人谈爱情的时候,爱情在身上、在手上;老年人谈爱情的时候,爱情是放在心上,刻骨铭心。由此可知,对爱的体会是随着年岁的增加而日趋成熟的。一般说来,凡夫的情爱是从红颜到白发,从花开到花谢,比较贪恋于男女之欢。如果情爱能够随着我们人格的递增而日益提升,随着道德的长进而日臻纯净,那么凡夫的情爱也会愈来愈升华,从爱自己,乃至自己的父母眷属,进而爱世界人类。

二.人间圣贤的情爱

人间的圣贤,他们有没有感情?有没有情爱?他们的情爱跟人间凡夫的情爱是不是一样呢?我举几个例子,来跟各位讲人间圣贤的情爱:

(一)为国忘己

大禹是我们古代的贤者,当时天下的老百姓正受着洪水的灾害,他奉命治水,解除天下苍生的痛苦。十三年在外督导,三次经过自己的家门而不进去探望亲人,那是因为他时时想到老百姓正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而忘掉了自己的私情私爱。这种为国为民而忘记自己的精神,给我们后代子孙留下了一个典范。

在战国时候,屈原是楚怀王身边的重臣,因为怀王听信小人挑拨离间的话,便渐渐疏远了屈原,甚至将他放逐。可是屈原仍旧热爱他的国家,忠心耿耿地希望祖国能够走上强盛之路,因此,虽然不见信于君王,却不改其忧国忧世的忠贞,他最后甚至投汨罗江而死。我们从他留下来的许多感人肺腑的爱国辞章中,可以感受到屈原那一股不可屈侮的爱国情操,他宁愿以身殉国,也不求自己苟活。这种情爱,就是一种牺牲忘己的情爱。

宋朝的爱国诗人陆放翁,身经南、北宋的变乱,在他临死的时候,对他的子孙说:‘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这种对国家的情爱,也是一种感情的升华。

(二)为众无己

佛陀的堂弟摩诃男将军,是迦毗罗卫国的守城大将。当城被敌军攻破时,他向敌军说:“不要杀害我的百姓,现在只要请你们等一下;等我沉到水底再浮起来时,你们才开始杀我的人民罢!”敌军的统领──凶恶的琉璃王说:“反正你们难逃一死,好吧!就答应你最后的一个愿望。”摩诃男就沉到水里面去了,时间过去很久都没有浮上来,琉璃王很纳闷,于是派部下潜到水里去看个究竟。原来摩诃男把头发绑在水底的树上,永远也不会上来了。他为什么把自己沉溺在水中呢?是为了有更多的时间让城里的民众可以逃亡。像这种为老百姓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的大无畏的爱,心也是一种高超的情爱。

人间的圣贤,有的为了爱国家爱众生而献出了他们的生命;有的为了追求真理而奋不顾身,下面我们来谈谈为法忘却自己安危的圣贤情爱。

(三)为法献己

在佛教里,有‘佛教的孔子’之称的唐三藏玄奘大师。他为了到印度去求学佛法,需经过八百里的沙漠。行经途中,马所运载的水忽然都倾倒流失了。在沙漠中,如果没有水必然是死路一条,然而他忍受种种饥渴的煎熬,发出坚宏的誓愿:‘宁向西天一步死,不往东土一步生。’这种对真理追求的热忱,也是一种可贵的情爱。

我们看看日本人穿的和服,和中国的服装很相似;房舍的建筑方式,也和中国房子相仿佛;甚至吃饭用的碗筷也都是中国式的;日本的文化可以说是中国文化的旁支别脉。当初是谁将中国文化传扬播种于日本的呢?那就是唐朝的鉴真大师:鉴真大师是我故乡扬州的先贤前辈,当他发愿到日本弘扬佛法时,前后共经过了七次的努力,费了十二年的时间。有一次失败,被官府捉拿回来;又有一次,在路上遇到强盗土匪,被洗劫一空;以后又遇到台风巨浪,半途折回;甚至,被自己的徒众出卖了,如此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在第七次到了日本。那时,他已六十多岁,双目也瞎了。但是,他仍然不改初衷说下如此感人的话:“为大事也,何惜生命?”为了完成弘扬佛法、普渡众生的大事,他不惜自己区区的生命。像这种探求真理的热忱、弘扬佛法的悲愿,也是从情爱之中升华起来的。

(四)为孝尽己

佛教中的大孝子目犍连尊者为了营救在地狱中受苦的母亲,出生入死,竭尽心力,因此而使佛陀启说了盂兰盆经救倒悬报亲恩的法门,不仅自己的生身父母得度,众生父母也因此得以救拔,这种孝行是一种情爱的伟大转化。

北齐时代的道济禅师,一头挑着万卷的经书,一头挑着年老失明的母亲,到处弘扬佛法。有人要帮忙他照顾老母亲,他就婉转地拒绝说:

“这是生养我的母亲,不是你们的母亲,应该由我来照顾她的生活起居。”

唐朝的陈尊宿,道风高迈,得法于黄檗希运禅师,事亲至孝,自己编织蒲鞋来孝养母亲,因此人人尊称他为陈蒲鞋。

佛门中有许多感人肺腑的孝行,这种反哺报恩的孝行,是人类至真至善的感情,也是一种情爱的高度显扬。

(五)爱徒如己

下面我要和各位谈谈古德们为了教育子弟,运用各种的善巧方便,付出无比的心血所产生的师徒之爱。

《论语》上记载:孔子的弟子颜回去世的时候,孔子伤心欲绝地说:“天丧我也!天丧我也!”孔子的眼泪是他感情的流露。为什么弟子颜回死了,让他如此伤心呢?他是为青年才俊的夭折,为了人才的损失而悲伤啊!这就是一种慈悲的情爱。

密勒日巴尊者到处访师寻道,终于寻访到大善知识的马尔巴上师为传法师。上师问他:“你拜我为师,我问你,你有什么东西供养我?”

密勒日巴尊者虔敬顶礼:“我把身、口、意三业奉献给你,作为我的供养。”

上师答应了,就收他为徒。有一天,上师跟他说:“你身体健壮,我想要你给我建造一间藏经书的石屋,造好了,我就传法给你!”

密勒日巴听了,非常欢喜,即刻请求上师将造房子的图样交给他。上师说:“我想在东方险要的山顶上造一所圆形的房子,也藉此消除你的业障。”

密勒日巴于是日日费力造屋,差不多造到一半的时候,上师来了,把他一件半月形的上衣,层层折叠起来,放在地上说:

“这地方不大好,你把石头和材料拆运下山,到西方山头照这衣的样子替我盖个房子吧!”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