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我们不能因此就理直气壮地把自己的财富完全用于满足一己之私欲上去,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讲,我们的财富直接或间接地来自大自然,更离不开社会或众人的帮助,所以在分配财富时,不但要将之回馈大自然,保护赖以居住的环境,更应对父母、师长尽责任和义务,照顾需要帮助的人,回馈社会,才能确保社会的良性发展。譬如说,因贫穷而使青少年无法受良好的教育,必将直接威胁到未来社会的发展。更严重的是,社会中穷得连饭都吃不饱的人愈来愈多,总有一天,饥饿的人们为了生存,轻则闹事,严重时会造反,直接影响社会的繁荣、稳定。辛苦挣来的钱也许会在一夜间化为乌有。因此愈来愈多人关注财富的合理分配,而提出三种分配的理论:通过市场实现的收入分配,称为第一次分配,通过政府调节而进行的收入分配,称为第二次分配,而个人出于自愿,在习惯与道德的影响下把可支配收入的一部分或大部分捐赠出去,称为第三次分配。佛教提倡的布施,是确保财富良性使用的重要手段,要求人们在因果律的指导下,学会合理分配财富。 在《陀然经》(DhanajaniSutta)中,陀然长老(Dhanajani)和舍利弗(Sariputta)相互间讨论了如何分配财富的问题:我们不应完全把财富用于满足一己之私欲,还必须为社会、为别人谋福利,否则就是没有把钱用到最恰当的地方。 在《经集》(Suttanipatta)中,佛陀首先告诫信徒,第一重要的是使用我们的财富去照顾好我们的父母。在《坠落经》(ParabhavaSutta)中,佛陀又说,即使是上等种姓的人,如果他不好好照顾自己的父母,就是最下等种姓。他将走各衰败,不会繁荣。这表明了人们对社会、父母应尽的义务,即金钱必须用到父母和社会中去。 在涅槃经中,佛陀对财富的处理方法是,除了生活所需之外,还应分为四方面: 1、供养父母,抚养妻子; 2、补助仆佣属下; 3、施予亲属朋友; 4、事奉沙门。 在《增支部》中,我们必须把钱花在五个方面: 1、为了自己的幸福; 2、为了父母亲的幸福; 3、为了妻子的幸福; 4、为了朋友和同事们的幸福; 5、供养修行者。 如果一个人这样做了,他就如同山谷中纯洁的湖水,每个人都可以喝上一口,从他那儿获得利益。否则,他就如同沼泽中的一潭死水,并且四周围绕著药叉,谁都不愿也不敢到他那儿喝上一口。以上这两个事例在《中部》和《增支部》中都有详细的阐明。 在《增支部》中,我们必须把财富用于以下四个方面: 1、首先是为了自己、父母、妻子、朋友、同事和修行者的幸福; 2、为了自己的安全,保护自己; 3、使自己成为布施者。布施有五个方面:招待亲朋好友、招待客人、为离去的亲人做善事、交纳政府税收和供养诸神; 4、供养修行者。 综上所说,在佛教中,我们应把钱用到下面五方面: 1、自己的幸福; 2、别人的幸福; 3、自我保护; 4、交纳国家税收; 5、积累功德。 保持收支平衡是引导信徙过上幸福、繁荣生活的法宝。我们不应使自己的花费超过自己的收入。在《增支部》的《虎住者经》(Vyagghapajja Sutta)和《长部》的《善生经》(Sigalovada Sutta)中,佛陀都有如何合理分配财富的教导。在《善生经》中,佛陀让我们把收入分为四部份: 1、日常生活费用; 2、工商投资; 3、供养僧人; 4、储蓄以防急需。 《杂阿含经》中也有类似的偈语:“一份自食,二份营生业,余一份密藏,以抚于贫乏。”这首偈子非常重要,尽管佛陀在公元前六世纪就教诲人们这样做,这对今天来说仍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它教导我们应合理合法地赚钱,然后将劳动所得的一部份用于扩大再生产,以便赚取更多的钱。同时,我们必须把收入的一部份储蓄起来,以防急需之用。 综上所述,我们在分配自己的财富时应当避免两个极端:吝啬和挥霍。我们应充分利用自己的财富为自己、为别人、为社会谋福利,同时还必须将一部份财富用于回馈自然界,造福子孙后代。
现将生财之道、用财之法及其评价详列如下: 生财之道 1、不合法和暴力 用财之法 A.以聚积财产为乐事,吝啬得不愿为他人甚至自己花费一分钱,更不做功德。评价──最坏 B。自己尽情挥霍、享乐;却不愿为别人花费一分钱,也不做功德。评价──最坏 C。为人为己谋福利,不断做功德。评价──坏生财之道 2、不合法和暴力与合法和非暴力 用财之法 A。以聚积财产为乐事,吝啬得不愿为他人甚至自己花费一分钱,更不做功德。评价──最坏比1A好 B。为自己幸福而消费;但不愿为别人花费一分钱,也不做功德。评价──很坏比1B好 C。为己为人谋福利,不断做功德。评价──坏比1C好生财之道 3、合法和非暴力 用财之法 A.以聚积财产为乐事,吝啬得不愿为他人甚至自己花费一分钱,更不做功德。评价──不太好 B.为自己幸福而花钱;却不愿为别人花费分文,不做功德。B。为自己幸福而花钱;却不愿为别人花费分文,不做功德。评价──较好 C。为己为人谋福利,不断做功德。 a)有欲有求。评价──好 b)无欲无求。评价──最好 由以上可见,合法、非暴力地获取财富,并无私无求地用于为自己、为他人谋福利,而且不断地做功德,这是佛教中获取财富和分配财富的最佳境界。因此在佛教中,我们必须合法地、和平地赚钱,然后把它用于自身和别人的幸福,并不断地做功德。如果某人具备以上这些品质,他就是个理想的人。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