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见众生心怀嫉妬,于修善者多生障碍,便以善根自严其身;复令众生舍离猜忌障碍之心安住正法,是名菩萨第二十一不共事业。 若见众生贫穷困苦、复无法财,菩萨示有资生无量具七圣财;复令众生无所乏少住圣财中,是名菩萨第二十二不共事业。 【注:七圣财─又作七财、七德财、七法财。谓成就佛道之七种圣法。即信、戒、慙、愧、闻、施、慧等七者。以其所持之法能资助成佛,故称为财。(1)信财,信受正法。(2)戒财,持戒律。(3)慙财,自慙而不造诸恶。(4)愧财,于不善法心生羞愧。(5)闻财,能闻正教。(6)施财,舍离一切无染着。(7)定慧财,摄心不散,照了诸法。】 若见众生长婴病苦、四大毒蛇,互相违反伤害身心,菩萨即以无病功德而自庄严;复置众生无诸病恼安乐法中,是名菩萨第二十三不共事业。 若见众生愚痴无智、远智光明,菩萨便以智慧光明自严其身;复令众生安住无痴智慧法中,是名菩萨第二十四不共事业。 若见众生乐着三界秽恶深坑轮回五道,菩萨巧能自出三界;复以善巧出三界道运诸众生,是名菩萨第二十五不共事业。 若见众生违背正道行于邪径,自安正法;复令众生住正法中,是名菩萨第二十六不共事业。 若见众生爱着身命,严饰资养冀其长存,不知此身无常不净,无有惭愧不知恩德,菩萨便现厌恶自身弃舍荣好;复令众生观察无常生厌离想,是名菩萨第二十七不共事业。 若见众生远佛法僧,菩萨自身绍三宝种;复令众生绍佛法僧使不断绝,是为菩萨第二十八不共事业。 【注:三宝tri-ratna 或 ratna-traya,系指为佛教徒所尊敬供养之佛宝、法宝、僧宝等三宝。又作三尊。佛(buddha),乃指觉悟人生之真象,而能教导他人之佛教教主,或泛指一切诸佛;法(dharma),为根据佛陀所悟而向人宣说之教法;僧(sajgha),指修学教法之佛弟子集团。以上三者,威德至高无上,永不变移,如世间之宝,故称三宝。一体三宝,又称同体三宝、同相三宝。就其意义与本质而言,佛、法、僧三宝,名虽有三,但体性为一。例如,佛从觉者之立场而言,为性体灵觉,照了诸法,非空非有,故称佛宝;但佛德足以轨范一切,亦即法性寂灭,而恒沙性德,皆可轨持,故亦称法宝;又如佛为完全无诤之和合状态,僧团之特质为和合无诤,故亦称僧宝。如此则一佛宝而具足三宝。(三)住持三宝,指流传、维持佛教于后世之三宝,即佛像、经卷、出家比丘等三宝。大乘认为八相成道为住持佛,益世之一切教法为住持法,被教化而成立之三乘众为住持僧,此三者并称住持三宝。】 若见众生退失善法,菩萨便以善法严身;复令众生住善法中,是名菩萨第二十九不共事业。 若见众生远离师长不行六念,菩萨则以六念自严;复令众生常修六念如实观智,是名菩萨第三十不共事业。 【注:六念sad anusmrtayah,又作六随念、六念处、六念法。即:(1)念佛,念佛之大慈大悲无量功德。(2)念法,念如来所说三藏十二部经能利益大地众生。(3)念僧,念僧具足戒、定、慧,能为世间众生作良福田。(4)念戒,念戒行有大势力,能除众生之诸恶烦恼。(5)念施,念布施有大功德,能除众生之悭贪。(6)念天,念三界诸天皆因往昔修持净戒、布施、闻慧等之善根,而得此乐报。大小乘对于念天之解释不同。《大乘依涅槃经》之说,天有三种,即:(1)生天,谓三界之诸天。(2)净天,一切三乘之贤圣。(3)第一义天,即涅槃。又于此三种天之中,大乘之人仅念第一义天。】 若见众生业烦恼网之所萦覆,菩萨便现裂业惑网;亦令众生绝生死因安住正法,是名菩萨第三十一不共事业。 若见众生具诸不善远离善根,菩萨便自蠲除诸恶具诸庄严;复令众生具足善根远离不善,是名菩萨第三十二不共事业。 善男子是为菩萨三十二种不共事业,若诸菩萨安住此业,一切善法恒自增长具足圆满。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