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日新:努力实现无悔的人生(4)

也仅仅只是为了唤起众生产生信心而已。事实上,人生要“了”应当是在当生“了”,绝无死后再 去“了却”的道理;同理,人生要“堕”也是今生“堕”去的,绝无来生再“堕”的可能。因而我 们目前的每一举心动念,投

也仅仅只是为了唤起众生产生信心而已。事实上,人生要“了”应当是在当生“了”,绝无死后再
去“了却”的道理;同理,人生要“堕”也是今生“堕”去的,绝无来生再“堕”的可能。因而我
们目前的每一举心动念,投足举手,皆是生死攸关的,岂能不时时生戒、慎、恐惧之心!惟其如此,
我们在上面提出建立坚定的信念,实质上是要求大家发心要切;而我们之所以提出时时遣除障缘,
也就是为了突出日常行持的重要性。既然发心学佛,那自然是为了实现了生脱死的终极目标,因而
我们就绝不可能姑息自己的日常举止,而应当时时照察自己的过失。但我们的这个由“五阴”和合
而成的人身,毕竟是一头难以放牧的“牛”,那畜生一旦遇上了声色名利,他便驱使你去干坏事。
因此,古德以“牧牛”来比喻禅修,那实在是再贴切不过了。当年,长庆禅师(《景德录》作“福
州禅师”)曾经请教百丈禅师:“学人欲求识佛,何者即是?”百丈说:“大似骑牛觅牛。”长庆
又问:“识后何如?”百丈说:“如人骑牛至家。”长庆接着又问:“未审终始如何保任?”百丈
说:“如牧牛人执杖视之,不令犯人苗稼。”(参见《五灯会元》卷四《大安传》)也许大家对于
放牛还不大了解,其实,只要你去稍微体验一下便会知道:那“牛”可以放下好端端的青草不吃,
却偏要去偷吃庄稼。尤其是在南方的田上面放牛,那更是防不胜防,你可别看那牛似乎在认认真真
地吃草,可当你稍不留意时,它就伸出那如同镰刀似的舌头,忽地一下剪去好几株禾苗。其实,今
天像我们这样的凡夫又何尝不是如此,在我们身处的这个花花世界里,只要你稍微放松警惕性,你
的心便会立即被声色名利所摄去——可不是,“它”又偷吃人家的庄稼了!无怪乎当年的达摩祖师
权且以“壁观”作为给学人安心的手段,从而“外息诸缘,内心无惴,心如墙壁,可以入道”(参
见《禅源诸诠集都序》卷三)。   诚然,作为我等凡夫,在未闻佛法之前,无疑是面对“三毒”贯心还如饮甘醴的;即使是已经
闻知佛法以后,只要稍微放松自己的警惕,也就很难说不再造新业了。尤其是人们与生俱来的那些
习气,我们要将之改变、乃至彻底消灭就更为困难了。在这里,我至为佩服六祖慧能禅师的那段
“无相忏悔”的理论。敦煌本《坛经》第二十二条载六祖这样说:   善知识!前念、后念及今念,念念不被愚迷染,从前恶行,一时自性若除,即是忏悔。前念、
后念及今念,念念不被愚痴染,除却从前谄诳心永断,名为自性忏。前念、后念及念,念念不被疽
疾染,除却从前疾妬心,自性若除即是忏。(已上三唱)善知识!何名忏悔?忏者终身不作;悔者
知于前非恶业,恒不离心。诸佛前口说无益,我此法门中,永断不作,名为忏悔。   读了六祖的这段开示,我们姑且可以把前非恶业一时放下,乃至求现在心、过去心、未来心皆
不可得;而另一方面,对于前非恶业处理的最好办法就是“永断不作”,那才是真正的忏悔,也才
是真正的“牧牛”。但人生的习气往往存在一种很大的惯性,使人很难断除。例如戒烟吧:我当年
下乡也染上了吸烟的坏习气,而且烟瘾还很重,有时非得抽旱烟不可。1983年,《坛经》由中华书
局公开发行,我在通读几次之后,乃发心戒烟,此后便是“永断不作”,迄今已近二十年了。记得
当时的那些戒烟者往往采用糖果、药物作为戒烟的辅助,或者为了减少烟瘾带来的不适而减少吸烟
量,但那些都不是究竟的戒烟,也很少有依赖於外力而达到了戒烟的目的的。那些采用糖果、药物
辅助戒烟者,有的非但没有戒得烟下,反而又染上了吃糖果的习气——因为这仅仅只是以彼一习气
来置换此一习气,他们中有的人的习气可能被置换而转向了另一种习气,但也有可能两种习气全部
给染上的,其中真正除掉了习气的也许会有一些人,但我想为数不会很多。至于减少吸烟量,那也
并不是真正的戒烟,至多如同《孟子》中所说的“攘鸡”而已。而我当年的戒烟并没有销毁香烟的
“壮举”,也没有依赖任何药物,而只是咬紧牙关做到决不吸烟了。终于在经过了近一个星期的神
魂颠倒、坐卧不安的日子之后,慢慢地摆脱了烟瘾的折磨,这就是我学习《坛经》的点滴体会。   从上可知,对于我们凡夫来说,与其过于地去计较前非恶业,还不如当即痛下决心,从此不再
造新业了,因而在禅门中,有“随缘消旧业,更莫造新殃”的提法。但要真正地做到“永断不作”,
也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它需要我们时时提撕自己,时时管好自己那头“无明”的“牛”,将它
好生生地调伏得如同“露地白牛”。为了实现这一目的,我们宁肯少说大话,多做实事,多从细小
的事情上做起,则自然可以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要之,发心学佛者,并非仅仅只停留在对佛教名相的理解与佛教义理的诠释上,而关键在于要
将佛陀的教诲付诸实际的行动中,踏实修行,那才有一段学佛的真实受用。而作为学佛者本人,也
只有实现了脱离生死的终极目标,才真正实现了佛教徒的人生价值。惟其如此,我们更应当明白千
里之行,始於足下的道理,时时刻刻看好我们自己的那头“牛”,不断积善,才可以成就我们无悔
的人生。在此,我想以下面这句话作为我们的共勉:时时小心足下,步步不落虚空。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