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应不应该贪美女之色(8)

己三、(破由香等装饰后执为净): 问曰:虽然女身不净,但依一些涂香、花鬘等装饰,不就就可以变得香洁可爱吗? 如人肢残缺,假鼻生欢喜, 花等治不净,贪著亦如是。 就象有些身支残缺没有鼻子的人,对假鼻子也会


己三、(破由香等装饰后执为净):
问曰:虽然女身不净,但依一些涂香、花鬘等装饰,不就就可以变得香洁可爱吗?
如人肢残缺,假鼻生欢喜,
花等治不净,贪著亦如是。

就象有些身支残缺没有鼻子的人,对假鼻子也会生起欢喜执着;以花香等修治不净身,而后对其生贪著也是同样。

因女人身上有花鬘、香水,而对女身生贪爱者,如同残废人对他的假鼻子生爱着一样,非常愚痴可笑。有些身肢器官不全的人,比如说以某种因缘而缺少鼻子者,他们会为残缺非常苦恼,但后来装上了各种材料做的假鼻子,如果他以此而洋洋自得,那么旁人肯定会嘲笑他的愚昧:这只不过是假相而已,实际上你仍是残废者,有什么值得高兴骄傲呢?而身体本来不净,如同残废者本身有缺鼻之苦恼一样;如果以花鬘、香水衣饰等修治打扮,暂时遮住其表面秽垢,而其不净本质不能改变,就象缺鼻子者即使用黄金做假鼻子修治,也无法改变其残废本性。可是世人认为,不净身经花香等修治,即会变成香洁可爱之身,这种愚昧计执与残废者以假鼻子而骄傲的表现,实际上毫无差别,都是极不应理极为愚痴的颠倒执着。如寂天菩萨也说过:"若香属旃檀,身出乃异味,何以因异香,贪爱女身躯?"因异身之香,而贪爱不净之身,这种执着显然是极不合理的愚痴行为。
譬如说,猫对酥油很喜欢,而不愿意吃无油的饭团。如果将酥油抹在它的鼻子上,然而再放上无油的食物,猫即会傻乎乎地认为这是很可口的油饭,而津津有味地吞食。同样,有些人虽然对遍体不净的身体不喜欢,然而通过香水、花鬘打扮后,即认为这是清净可爱的身体,由此而生贪著,这种贪执,实际上如同傻猫一样,非常愚痴。月称菩萨呵斥这些愚人说:愚人极贪著,香花鬘所饰,污秽不净身。

己四、(破于应当离贪境而执为净):
问曰:不管怎么说,世间男人于女人会恒常生起贪爱,因此可以推知女身决定是清净可贪爱的对境。
若处生离贪,彼不应名净,
决定为贪因,是事都非有。

如果于女身等对境会生起离贪,彼即不应称之为真正的洁净可贪之物,决定是生贪爱的因,这种事任何处都不会有。

有人认为女人、香花等,决定是清净可贪的对境,而实际上不可能成立,决定的可贪清净境,在世间任何处都不可能存在。比如说女身,一般凡夫男子逐之不舍,恒常要生贪爱;然而那些已证悟圣谛的阿罗汉等圣者,或那些已成就不净观的行者,女身却是生起厌离之对境;或者在凡夫人中间,有些男人认为某个女人洁净可爱,而与这个女人有仇恨怨结的男人,对她见而生厌,根本不会生起贪心。如果凡夫对女身也会生起离贪,那怎么能称之为决定清净可爱境呢?再说,明察诸法名言实相的阿罗汉圣者,对女身决定会呵毁厌离,因此女身也决不是清净之法。在整个世界上,决定是生贪因的对境,任何处都找不到,如果是决定引生贪爱的因,那么其本性即是清净可贪法,谁遇上都应生贪爱。而实际中,美女、鲜花、香料等并非人见人爱,而是有人喜欢有人不喜欢,愚者贪爱智者不贪爱,因此,可知女人并非清净可贪之本性,如果执着女人等是清净可贪爱的对境而贪执着不舍,这种只是愚人的邪执,不合乎道理。

譬如说,以前有位商主,将自己的女儿从小就送给了别人,以后多年没有见面。有一次他去一所城市的花园游览美景,见到一名容貌很美的女子,不由生起了猛烈贪心。这时有人告诉商主:"她是你的女儿,难道你不知道吗?"商主一问,果然是自己的女儿,贪心便立刻消失无余。世人对女人生贪与否,主要是取决于自己内心对女人的认识如何,如果内心觉得美妙可爱,贪欲即刻会炽盛,如果内心觉得不可贪爱,贪欲即刻会远离,这个过程中,并非是外境有真正的清净可爱之处。所以,智者当如理观察,彻了诸法的本性而断净执。作为欲界众生,对异性尤应了知其不净本质,如月称菩萨所言:"有人生贪心,有人不贪彼,是故生贪心,毕竟不成立。"

壬五、(观待名言于一事上容有四种不颠倒境):
问曰:无常等四种不颠倒,于一事物上容有还是不容有呢?
总于一事上,无常与不净,
苦性及无我,四性皆容有。

总之,在同一事上,无常性不净性,苦性及无我性,这四种性质都是容有的。
此颂总明无常、不净、苦性、无我四种名言本性,在同一名言法中都是成立的。凡是世间有为法,皆有刹那迁流变化,故成立其无常本性;因有为无常,故可生起厌烦,成立其不净本性;因不净而厌离,故能作损恼,成立其苦性;因苦性无自在,故成立其无我性。以女人身体为例,首先她的身体刹那变灭而无有常住不变,分分秒秒都在衰老变坏,所以她应属无常;因为她是有漏无常法,无论如何保养、贪爱,最终也会显露出她令人生厌离的本质,所以她有不净性;因为身体的不净令自他见而生厌,相续中受到损恼,所以她有苦性;因有损恼之苦,即于身体无有自在,不能随自己而转而不受外缘牵制,无有这种自在的原因,所以她有无我性。其余任何一种有为法,也同样具足这四种本性。然而一般凡夫,不能了达名言法的这四种本性,反而生起执着,于同一事上生起常乐我净的四种颠倒。

譬如说,以前有人遇到了一个罗刹女,开始时他不知道她是罗刹女,反而生起贪爱,娶她为妻。然而因为她是不清净的罗刹女,那位男人与她生活时,受到了很多痛苦,而且他的妻子很不随顺,性格多变,后来他发现她是一个食人的罗刹女,不由生起了极大怖畏而逃离。同样,凡夫的身心五蕴,其实与罗刹女一样,具有无常、不净、苦、无我的本性,依之我们将不断受到痛苦;现在依善知识教言,明白了其本来面目,也应生起怖畏而厌离。月称菩萨云:"诸法皆无常,无常皆不净,不净皆痛苦,痛苦皆无我。"诸人当精勤观修,了知自他有情皆住于生死不净痛苦之中。堪布阿琼说:以上所说内容,应当在上师前专心听闻,听闻后应认识种种颠倒,产生对治的有执智慧(分别妙慧),依此精进修持,最后定能远离轮回痛苦,获得解脱。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