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金川:无执著的动态智慧:中道与中观(2)

譬如 佛经 里常见的例子,芽本来并不存在,但当种子、阳光、水等因缘具足之后,便由种而生芽;在种子逐渐消失的同时,芽也慢慢地长成。如果我们仔细去看待人间事物生起的现象,我们就会否定“无见”;东西并不是现


  譬如佛经里常见的例子,芽本来并不存在,但当种子、阳光、水等因缘具足之后,便由种而生芽;在种子逐渐消失的同时,芽也慢慢地长成。如果我们仔细去看待人间事物生起的现象,我们就会否定“无见”;东西并不是现在不存在就永不存在,当因缘具足时,事物就会出现。若用正智如实地观照世间事物的消失,我们就会否定所谓的“有见”;当因缘条件产生变化时,事物也跟著产生变化,当因缘条件消灭时,事物也跟著消灭。

  “有见”──存在的永远存在;“无见”──不存在的永远不存在,佛陀认为世间的这两种看法,都是偏见,只看到世界的一部分,另一部分完全看不到。我们了解世间事物生起、消灭的原因,就不会站在极端的立场,抱持著「有见”及“无见”这两种偏见。

  ◎顺缘起如实观世间

  接下来佛陀谈到为何世间人会有此类偏见。“有见”及“无见”的背后,其实是我执在作祟。例如秦始皇无所不用其极地希望其帝业常在,可永远伴随他和他的后人,这就是典型的“有见”。中国人本无轮回的观念,这个观念是在佛教传入中国之后才有的,中国人的自我观念,乃是透过子孙万万年不断地延续下去而来的。

  其实当因缘具足时,东西便属于你;因缘条件一变,东西就不属于你了。中国人也说:“人算不如天算,处心积虑有何用?”毕竟,会离开你的,终究会离开你,不是可以由人们的主观意识来加以控制的。世人多半为执著所束缚,喜欢的东西就希望永远属于我,不喜欢的就希望永远不要发生在自己身上。若我们不执不取,不认为某个东西是“自我”,某个东西是属于“自我”所有,对于正在生的苦之发生,正在灭的苦之消灭,皆能如实观之而不疑,则便能不待其他因缘而能产生亲证的智慧,这就是正见、正观、如实智观。

  认为“一切皆有”是一种极端的立场,认为“一切皆无”则是为另一种极端的立场,佛陀说如来舍离这两种极端的立场,持“中”而说法。此处的“中”即是阿含经里描述生命轮回与解脱的十二支缘起。顺著缘起来看这世间,才能看到世间如实生、如实灭的样子;顺“有见”与“无见”所看到的世界,并非世界的原样。


  〖“中”的智慧与中观〗

  [“中”必含摄著“观”]

  不论在伦理实践或如实智观的中道上,“中”的获得,都预设了对全体的观察与把握。例如求学过程中,小学时期最好的读书方法持续至中学时,它是否仍然有效呢?中学的读书方法到了大学时,是否仍然有效?从小学而至大学,知识领域不断扩充,显然不是以不变应万变地只靠一套学习方式,便可奏效的,随时都要通观全体的变化,才能斟酌出较为恰当的学习方式。

  全局不断地在变化,“中”也是不断地在变化,因此“中”一方面是预设了一种对全体的掌握与了解,一方面也表示了它本身的不可执著性。佛陀若非经历过两种极端的生活方式,对生活形式有著通盘的了解与掌握,或许也无法开展出中道生活。

  “中”是藉通观全体,而透显出来的一种智慧,“中”必含摄著“观”(观察全体)来说明,中道的“道”指方法途径、具体实践,故中道本身有著浓厚的实践意味。“中”也是一种藉著批判偏失而开展出来的智慧,如对苦行与纵欲两种不当生活的批判,而产生了八正道的生活。“觉今是而昨非”,不认为现况就是最好、最圆满的,人才会追求更好的,才会进步。在所有的社会中,其经济、政治若自满自足,不求进步,那么一切便停顿了下来,人便会开始腐败,这正是导向灾亡的开始。所以,“中”是动态的、非死寂的,它饱含著批判的智慧。

  [“中”是通观全体的智慧]

  “中”可成为一种立场吗?如果可以,条件是什么?如果不可以,原因又是什么呢?“中”是一种通观全体的智慧,同时“中”本身也离不开全体,离开了全体,就无所谓的“中”了。二十五公斤相对于五十公斤而言,可称之为“中”;一旦离开了五十公斤,二十五公斤还能称之为“中”吗?“中”一定是对应全局的,对全局的掌握愈宽广,便更能趋向于“中”。当下执持某物,而认为它是最好的,而不去看整个全局的变化,那不是“中”,而是执著。

  因此,“中”是富于批判精神的动态智慧,“中”若是静态的,那不是佛教术语所说的“智”,而是“识”。“识”是什么?譬如你看到一只小猫,在脑海中有著猫的形象,这个在你脑海中猫的形象就是静止的,恒常而不变的;实际上,猫会由小猫变老猫,是会变化的、无常的。

  “中”不可以执著成为一种立场。因为“中”并没有具体的内容,可被执持为一个基本的态度或观点。为什么“中”没有具体的内容呢?佛陀说“中”的具体内容是八正道,那八正道的具体内容为何?何谓“正确的生活、正当的职业(正命)”?

  所谓“正当”即是对大多数人有益,若对自己的家庭有益,而对大多数人却有害,就显然不是正当的职业。因此,要随时衡量自己所从事的行业对社会、对个人有益与否,来作正当的职业选择。例如杀人是否正当,往往要视情况而定。法官判决时一定会问杀人的动机是什么?在何种情况下发生的?是预谋或突发的?种种这些情况都要经过仔细衡量,法官才能作出公正的判决,从而将正义彰显出来。

  人面对的是流动的世界、流动的自己,那就是无常的世界、无常的自己,其中并没有所谓“固定正当”的东西,可以让我们一旦抓到了它就如同抓到护命符一般地永保平安。若说“中”是一种立场,那么这种立场所透显出来的应当是“无执著”的立场,是一种“没有立场”的立场,与其说它是追求“最好的”,不如说它是不断追求“更好的”。无论是“无我行”或“般若行”,基本上就是无执著的立场,随时去追求更好。

  “中”是不断向上追求的活力,一种活动的智慧,是生命的源头水。因此,“中”是没有立场的立场,是无执著的,随时都可“觉今是而昨非”,去追求更好的生活。

  (编者按:本期专辑为万金川老师八十五年于香光尼众佛学院“中观导读”课程的部分讲稿,文内标题为编者所加。)


  万金川简介: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系毕业,辅仁大学哲学研究所硕士。现任教于南华管理学院,并于中华、法光等佛学研究机构担任梵文与中观学的课程。语言专长为梵、汉、藏、巴等佛教经典语文。发表有《龙树的语言的概念》、〈藏地学者的龙树著作观〉、〈俱舍论世间品所记有 关缘起一词的词义对论〉等多篇论文与专著。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