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求则应”的“奥秘”:从一则感应事迹谈起(2)

提出总原则之后,我们可能还需要细则:将生活中各方面会面对的情况加以举例作为参考的标准,方便我们去学习实行。于是,道人就出示了一篇文章,并说出文章的题目,道:“这是《杨椒山家训》十九条,若能一一遵照着


提出总原则之后,我们可能还需要细则:将生活中各方面会面对的情况加以举例作为参考的标准,方便我们去学习实行。于是,道人就出示了一篇文章,并说出文章的题目,道:“这是《杨椒山家训》十九条,若能一一遵照着去做,孩子的疾病自然就会痊愈,若是加以广泛传播出去,还可获福无量!”话说完,这位修行人竟然就忽然消失在眼前!到了此时,陈君选先生也就恍然大悟:这位道人是观世音菩萨的化身!他立即赶回家中,将自己所遇见的情形一五一十地详细说了出来,他的孩子听了之后感到非常欢喜,病立刻就好了一半,一个多月后完全痊愈!陈家这位孩子长大后还登第得了功名。

陈君选先生的经历让我们发现:菩萨慈悲,不舍一人,虽然菩萨直指陈先生的过失很多,就像我们自己一样:习气、烦恼都很重,但是菩萨还是现身而为说法,并且指明了学习的方向和目标,更提出了清楚的原则,甚至还推荐了可以提供我们参考、观摩的学习资料!菩萨对我们的照顾是这样地周到,我们对自己又是否珍惜?毕竟苦乐自受,转变命运就在一念之间,我们自己一定要懂得把握机会,才不辜负菩萨化身的一片苦心教导,也不辜负陈先生记述此则亲身经历流传后世的善意。

陈先生的经历也道出了观世音菩萨亲自化身,亲口说出拜观音、求菩萨得以满愿的奥秘,即是:⑴体恤尊亲的心意,⑵济助贫穷不足者,⑶发挥自己的力量去做有益于人的好事,方法即是:依照着《杨椒山家训》中所列出的十九条标准去做!这是观音菩萨亲自推荐的:《杨椒山家训》,一篇写于临刑前夕的遗训。

杨公椒山,印光祖师在《杨椒山先生言行录序》中说他是“可谓只知有国,不知有身。”祖师说:“当时贼臣专权,正人君子稍有违迕,立即得祸。竟敢上疏,请罢请诛,非浩气塞天地,精忠贯日月者能之乎?虽则因此殒命,而千百年后之人,咸皆景仰。较彼位极一时,无所建立者,为何如也?况于将临刑时,所述之年谱,与谕妻,训子之文,直是心如明镜,纤悉毕照,非涵养淳粹,置生死于度外者能之乎!”世传印祖乃是大势至菩萨再来,受此两大菩萨赞许、推荐之人,他的家训当然是学佛人不可不读的重要文章,他的为人处事当然也是学佛人不得不用心效法的模范了。我们应当学习他“只知道有别人,不知道有自己”,一心一意就是想着如何去做有益于人的好事。特别是我们学佛之后,明白一切无常,人生苦短,再多的占有、再奢侈的享受,都只是正在不断无常迁流中的浮光掠影,不过就是过眼云烟,看看、尝尝而已,正如一首佛曲《海天门》歌词中的一句:“领略一番风景又飘然而去”!何必无奈?无须怨争。不如潇洒!敬天爱地,爱人惜物,以一颗诚正之心看此世界,处此人生,若能做到如祖师所赞叹的“心如明镜,纤悉毕照,涵养淳粹,置生死于度外”,则还有一事能不如意麽?

回到现实的日常生活应对,眼前的种种人事现象,印光祖师叙述流通印赠《杨椒山先生言行录》的缘起及利益时的一番话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他说:“沈弥生居士,欲挽狂澜,拟排印杨椒山先生,尽忠于国,及躬行孝弟,贻训子孙之事实,普遍流布。”热心公益的沈居士为了挽救人心日渐败坏的社会不良风气而发心印赠《杨椒山先生言行录》,希望达到的目标是:“冀人各孝亲,敬兄,睦族,信友,矜孤,恤寡,仁民,爱物,赤诚为国,热心济世,一一效法椒山而实行之。”希望人人都能效法杨椒山孝敬双亲,敬爱兄弟,与邻里族人和睦相处,朋友之间讲道义,彼此互信互助,对孤独无依的一群伸出温暖的双手,能够对别人的苦厄感同身受,爱护一切人,爱惜一切物,一片真诚、热血沸腾地为国家社会的安宁、进步和繁荣而全力付出,为世人鞠躬尽瘁的人生态度,一一努力做到。为什么呢?因为只要人大家都“务必尽己职分,毋稍存因循怠忽虚假之想。则人心既转,人祸自无。人祸既无,天心自顺。固当雨旸时若,物阜民康,天下太平,人民安乐矣。”不论是天灾,或者人祸,只要人心能转,从自私自利反过来变成爱人如己,全心付出,绝不虚伪掩饰,亦不怠惰懒散,也不拖拖拉拉,热诚积极地去履行自己对人对事对物所应尽的一份义务,所应承担的一份责任,人祸即得消除;人祸能除,天灾也就能免,大自然风调雨顺,物质收成随之得到丰收,人们的精神亦将得到安宁和喜悦。这是以模范教育来感化人心的救世之道,亦是见贤思齐的自救之道。

据印祖序言所述,这部《杨椒山先生言行录》中即收录了杨公椒山训子(即家训)、谕妻的两篇遗嘱,以及其自著年谱,还有《请罢马市》及《诛贼臣》二疏,最后是其本传。

或许有人会疑惑,如斯贤人为何落得受刑屈死的结果?印祖在《复丁福保居士书五》中有详细解说:“杨继盛(即椒山先生)之屈死,非不幸也。各各皆有前因与后果,为之酬偿对越也。报应之道,种种不一。未可以现生为断也。故经明三报。三报者,谓现报,生报,后报。现报,谓现生作善恶,现生受祸福,此世间凡夫所共知共见者也。生报,谓今生作善恶,来生受祸福,世间凡夫虽不知见,而大力鬼神天仙犹能知见。后报,谓今生作善恶,至第三生,或四五六七生,或十百千万生,或至无量无边恒河沙劫,方受祸福。若三四五生及十百千生,天仙或能见之。若至五六七八万劫,声闻道眼犹能见之。若至无量无边恒河沙劫,非如来五眼圆明者不能见也。”即以今生来看,所谓“求仁得仁”,杨公早将生死置之度外,乃是拼一死以惊破迷梦,唤醒众人,扭转国势,改造大众命运,所谓“舍己为人”也。这在他给夫人的遗嘱《愚夫谕贤妻张贞》中一开始即加以点明:“古人云:死有重於泰山,有轻於鸿毛。盖当死而死,则死比泰山尤重;不当死而死则死,无益於事,比鸿毛尤轻。死生之际,不可不揆之於道也。”后文又自叙说:“我打一百四十棍不死,是天保佑我。那时不死,如今岂有死的道理?万一要死,也是重於泰山!”可谓有所目的、有所价值地奉献一己宝贵的生命,同时留给后人一个凛然大义的典范。

诚然,也正如印光祖师在《杨椒山先生言行录序》中所说的一段话:“孝女唯知有母,节女唯知有谊,而己身之死生不暇计也。虽其以身殉母殉谊之迹,不能为训于普通人,然其尽孝尽谊之诚,即天地鬼神,尚能感动,况同具此心之人类乎。”我们要学的是那一颗热心为人、真诚爱人的心,并非动不动即冒险犯难或甚至寻死觅活,正如杨椒山先生劝戒其子时所说的:“固不可效我之狂愚,亦不可因我为忠受祸遂改心易行,懈了为善之志”。杨公当然并非狂愚,然而为逞能而犯难,急躁轻浮而涉险却是必需戒绝的。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