筷子头上有孝心

来源: 我两房儿媳加孙子孙女再加上我们老两口,坐下来不请不约正好一桌。每顿开饭,孩子们都拣几样我和老伴喜爱吃的、有利老人健康的菜肴摆在我们这一边。遇有金贵的难得尝鲜的菜,我们顾及孩
来源: 

我两房儿媳加孙子孙女再加上我们老两口,坐下来不请不约正好一桌。每顿开饭,孩子们都拣几样我和老伴喜爱吃的、有利老人健康的菜肴摆在我们这一边。遇有金贵的难得尝鲜的菜,我们顾及孩子不大伸筷子,他们抢着往我们碗里夹。哪碗菜烧得稍多了点,他们怕我们舍不得倒掉,吃剩菜影响健康,便主动多伸伸筷子,大家齐动嘴,“三下五除二”,这难题也就“解决”了。听儿媳曾教育孩子说:要看菜吃饭,关心老人,筷子头上可有孝心哩。
    
    记得我们儿时在饭桌上也常听父母说过“筷子头上长眼睛”的话,这虽然同样包含教人“看菜吃饭”之意,但我们那时领会不深以至相反,筷子头上真像长了“眼睛”,“看”到自己喜爱的好菜便拖到面前,大快朵颐,全然不顾他人。不好吃的即使老人提醒我们吃一点,往往也像“看”不到似的。害得父母常常上顿接下顿地吃剩菜。老人总是关爱孩子,自己吃得再差,也要让孩子吃好。“习惯”成“自然”,父母长期少营养,老来体质很差,过早离开了人世,想想真愧疚不已。可见,筷子头上光“长眼睛”不行,这“眼睛”还得有个关爱他人的“目标”。小辈则要关爱长辈,“筷子头上有孝心”这话就抓住了根本,说到了“点子”上。
    
    有道是,“民以食为天”,“百事孝为先”。让老人吃好,这是子女孝敬老人的重要方面。分开而居的要关心,同桌进食的更要注意。老人爱吃什么啊,吃什么有利健康啊,怎么烹饪适合老人口味啊,适当适量不浪费啊,等等,从买菜到做菜以至“动筷子”,都应多想着些老人。如此,老人欢心,不仅得到了物质营养,其精神营养的功效更大。对子女小辈来说,“筷子头上讲孝心”,也是一种文明道德的修炼,是一代一代传承好家风的“课堂”。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