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攀缘、随缘、省缘

缘,时常被人们所提起,但,何谓缘呢?我一直感到有点说不清、道不明,总感到它忽隐忽显又若即若离,似乎始终伴随在身边,可又看不见、摸不着。可是,不知不觉间它又起着你意想不到关键的作用,

缘,时常被人们所提起,但,何谓缘呢?我一直感到有点说不清、道不明,总感到它忽隐忽显又若即若离,似乎始终伴随在身边,可又看不见、摸不着。可是,不知不觉间它又起着你意想不到关键的作用,也许就在那一下子,它决定了你的一切。不可捉摸的缘啊!人们因你的出现而喜出望外、欢天喜地;也因你的干预而痛断肝肠、生不如死;前不久,还为你心花怒放、神魂颠倒;瞬时间,又为你黯然销魂、哀毁骨立。正是的,缘,你让人伤透了脑筋。可,这一切难道都是你的错吗?肯定不是,绝对不是,肯定绝对不是缘的错啊!

缘,佛教最基本的观念;缘,显示着生命、存在的最基本形态。“诸法因缘生,缘尽法还灭”。 缘,就是原因或条件,宇宙万法,包括物质的外境与精神的心识,都是由条件或原因的集合而生起。缘集则成,缘去则灭。缘,就是人与人、人与事物之间发生某种联系的一座桥梁,一条纽带,一只渡船;缘,也许还只仅仅是形成此种联系的一种潜在的可能性,蛰伏在那里等待时机的成熟;缘,或许只是一个几分之一乃至几十万分之一的可能,恰好被某些有幸或不幸的人们偶然碰到;缘,完全就是一种对人人来说都很平等,但却是电光石火般稍纵即逝的机会,一不留心,被那一二有心人幸运地抓到了;可有些缘,说不定还只是一种间接的条件、辅助的原因,往往不能引起我们的注意和重视。

缘,本身有没有善恶之分、美丑之别?我说不清楚。师傅们讲经中常有善缘、恶缘之说。按常理说,善缘就是好的因缘,当然能听闻佛菩萨的说法,肯定就是最高最大的善缘。师傅要我们“以结缘的心成就事业”,结什么缘呢?肯定是结善缘,和谁结缘呢,我想必定是和佛菩萨结缘,和善知识结缘,即,按佛菩萨的教导,以严以律己的姿态和众生结缘。我想在日常生活中,以无住相布施的善良心态,真心实意地帮助他人肯定是结善缘,但如果是有住相布施呢?

把恶劣、有害的条件、引诱人做坏事的外界事物称为恶缘,也无疑是十分正确的。但我想,问题的关键还在于人以什么样的心态去对待这些条件。譬如,枪,作为杀人武器,从通常意义上讲它肯定是恶缘,戒杀的人就应该远离。不过,也不是绝对的,还必须看这支枪拿在谁的手里,在做什么?“三八大盖”拿在日本鬼子的手里屠杀中国人民,十足的恶缘无疑;可是,握在当年“上马杀贼、下马念经”的师傅们的手里,谁又能不承认它是救苦救难的善缘呢?

攀缘,就是人们的心不停地随外境的转移而转移,也就是人们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对外在事物进行认识、再认识的心理活动。攀缘的关键在“攀”上,而不是在缘上。缘是客观存在,你攀不攀它都在那里在。诚然,心不独起。没有所攀的缘,心就起不来,心,必须有所攀之境缘才能起,这是人人都明白的道理。但如果面对缘境,心不去攀,烦恼也就不会生了,心也不会由外境而浮想联翩。就好像行动不便的老人,必须攀杖而起一样,老人有了杖不去攀还是起不来,攀是关键。

攀缘,人世间的一种苦。正如《俱舍论》所说“世第一无间,即缘欲界苦”。攀缘导致了我们心头的万种烦恼起,我们的心倏忽于此,瞬间又倏忽于彼,奔驰于外界事物之间,如树林中猿猴不停地跳跃攀援于树林,一刻也不得安宁,哪能不苦呢?我就是在这样在不断攀缘中痛苦的呻吟,一直活得很累。看见电视剧里豪华的房子,宽畅、明亮、气派,一种打倒了五味调料瓶,说不出的滋味就涌上心头;站在人行横道线上,看见打着喇叭一溜烟呼啸而过的豪华轿车,气就不打一处来;甚至,参加亲朋好友家的聚会,面对亲友家全人全、儿女成双成对,联想到自己的悲惨境遇,悲从中来,差点控制不住破坏了人家的喜庆气氛,吓的以后不敢参加此等活动。

近来,反省攀缘之苦,发现苦的根源并不在缘,而在于自己的欲望。欲是攀的动力,欲是缘的加工厂。因为有欲、有我、有万法实在的执着,只要遇到与自己的欲望相对应的外界对象,那种干柴遇到烈火般的执著,就根本控制不住,比最快的化学反应不知还要快上多少倍。我们常说的攀比,就是攀缘的一种表现形式,人们在以我为中心的好胜心、虚荣心的促使下,总喜欢与别人比,尤其在涉及名利地位等问题上,总感到自己的付出和获得不成比例,心理上的不平衡如熊熊的烈火,燃烧着自己的理智,一些不该发生的事也就发生了,一不小心可能已经酿成了悔之不及的大祸。

人在对名利地位的攀缘中,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止,必然经常是事与愿违,不可能处处心满意足。此后,那种求不得的妒火中烧,那种无可奈何之失落、绝望,不断地折磨着心灵。尤其常常还是一些难言之苦,在暗中自个儿恨得咬牙切齿,可又不敢外露,个中的痛苦是可想而知的了。但不可能就此为止,有句台词说的好:“不在沉默中灭亡就在沉默中暴发”,攀缘,总要表现出来。重者,为了私欲的满足铤而走险,或明火执仗,或诲盗诲淫,结果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最终触犯刑律,自取灭亡;轻者,什么都放不下,牢骚满腹,或借题发挥,或指桑骂槐,与他人关系搞得很僵,成为众矢之的,我就多次自食其果。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