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的发扬光大,是到六祖惠能之后开始的。六祖有十大弟子,其中,南岳怀让一系后来分化出沩仰宗、临济宗,青原行思一系分化出曹洞宗、云门宗、法眼宗,宋代临济一系分化出扬歧和黄龙,称为“五家七宗”。其中的每一派,都代表接引门人的不同宗风。《景德传灯录》中,有一千多个公案记载着这些祖师们开悟、得道的因缘,可谓精彩纷呈。 比如曹洞提倡的是默照,是“摄心静坐,潜神内观以悟道”的观行方法。而临济参究的是话头,循着话头一路追索下去,直接体认念头没有生起时的状态。后来,这些方法因为没有善知识指导,就渐渐没落,徒有其表了。默照呢,在那里照得浑浑沌沌,一片漆黑。参话头呢,干脆就变成念话头,念来念去,就是念不出个究竟。怎么办? 一方面,要创造得遇善知识的因缘;一方面,要奠定修学基础。禅宗要求学人有上根利智,否则就够不着。现在不少人,看了些公案,也学着说“禅话”,其实都是在打妄想,是在迷惑系统说些“开悟”的话。这样的说,除了能使凡夫心得到满足,对修行没有丝毫作用。因为你的心行不到,就像祖师说的,是“蚊子叮铁牛”,叮得进去吗? 禅宗之所以能在唐朝盛极一时,固然因为当时有很多明眼宗师,同时也因为学人有良好的教理基础和心行状态,所以才会碰撞出如此痛快淋漓的“向上一着”。当我们距见道不是一步之遥,而是百步、千步乃至万步时,如果不老老实实地次第前行,是永远也够不着的。大家虽然也在讲公案,讲话头,讲禅修,但没有足够的见地和根机,也没有明眼师长的指导,整个修行自然流于空洞,最后只剩下一些说法而已。 所以说,禅宗修行离不开三个方面,一是见地,二是基础,三是明师,三者缺一不可。我们想要修习禅宗,同样要从这三点入手。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