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严经.净行品里文殊菩萨的这段开示很多人没有注意,明海大和尚的评论是:“《净行品》里教我们遇到任何情境都“当愿众生”,愿所有的众生都如何如何好。遇到任何境都发愿,一共有一百四十多个愿。实际上生活中的情境远远不止这一百四十多个,而是无量无边。这品经教导我们在无量无边的境,都能由这个境生起一个愿,愿众生怎么样。如果你在生活中用这品经指导修行,“当愿众生……当愿众生……”,慢慢你会发现,你的心开始主导境了,而境不能主导你的心,是你的心主导了境。境也许是某个人打了你一嘴巴,你心里说,愿众生不再受别人的欺侮,得到的是一个善愿;境可能是生病,胃痛,非常痛,你的心说,愿所有的众生不再受胃痛之苦。你看,一个胃痛的境,被你变成了一个善愿;你遇到的境可能是,你的钱被小偷偷走了,于是你发愿,愿所有的众生都能够改恶从善,放弃不善业。所以我说,当你这样去观照你的生活,就会体验到,心可以主导境。境究竟是什么?取决于你的心。你要真正体验到你主导外境的力量,心的力量,那你就得自在了。”而蒂帕嬷说:“ this will inspire you to be attentive in every moment. (“这(随时祝福他人)会让你在每时每刻保持全神贯注” )。末学觉得这还是修菩提心的一个很好方法。
尔时,文殊师利菩萨告智首菩萨言:“善哉!佛子,汝今为欲多所饶益,多所安隐,哀愍世间,利乐天人,问如是义。佛子,若诸菩萨善用其心,则获一切胜妙功德;于诸佛法,心无所碍,住去、来、今诸佛之道;随众生住,恒不舍离;如诸法相,悉能通达;断一切恶,具足众善;当如普贤,色像第一,一切行愿皆得具足;于一切法,无不自在,而为众生第二导师。佛子,云何用心能获一切胜妙功德?佛子:
“菩萨在家,当愿众生:知家性空,免其逼迫。 孝事父母,当愿众生:善事于佛,护养一切。 妻子集会,当愿众生:冤亲平等,永离贪著。 若得五欲,当愿众生:拔除欲箭,究竟安隐。 妓乐聚会,当愿众生:以法自娱,了妓非实。 若在宫室,当愿众生:入于圣地,永除秽欲。 著璎珞时,当愿众生:舍诸伪饰,到真实处。 上升楼阁,当愿众生:升正法楼,彻见一切。 若有所施,当愿众生:一切能舍,心无爱著。 众会聚集,当愿众生:舍众聚法,成一切智。 若在厄难,当愿众生:随意自在,所行无碍。 舍居家时,当愿众生:出家无碍,心得解脱。 入僧伽蓝,当愿众生:演说种种,无乖诤法。 诣大小师,当愿众生:巧事师长,习行善法。 求请出家,当愿众生:得不退法,心无障碍。 脱去俗服,当愿众生:勤修善根,舍诸罪轭。 剃除须发,当愿众生:永离烦恼,究竟寂灭。 著袈裟衣,当愿众生:心无所染,具大仙道。 正出家时,当愿众生:同佛出家,救护一切。 自归于佛,当愿众生:绍隆佛种,发无上意。 自归于法,当愿众生:深入经藏,智慧如海。 自归于僧,当愿众生:统理大众,一切无碍。 受学戒时,当愿众生:善学于戒,不作众恶。 受阇梨教,当愿众生:具足威仪,所行真实。 受和尚教,当愿众生:入无生智,到无依处。 受具足戒,当愿众生:具诸方便,得最胜法。 若入堂宇,当愿众生:升无上堂,安住不动。 若敷床座,当愿众生:开敷善法,见真实相。 正身端坐,当愿众生:坐菩提座,心无所著。 结跏趺坐,当愿众生:善根坚固,得不动地。 修行于定,当愿众生:以定伏心,究竟无余。 若修于观,当愿众生:见如实理,永无乖诤。 舍跏趺坐,当愿众生:观诸行法,悉归散灭。 下足住时,当愿众生:心得解脱,安住不动。 若举于足,当愿众生:出生死海,具众善法。 著下裙时,当愿众生:服诸善根,具足惭愧。 整衣束带,当愿众生:检束善根,不令散失。 若著上衣,当愿众生:获胜善根,至法彼岸。 著僧伽梨,当愿众生:入第一位,得不动法。 手执杨枝,当愿众生:皆得妙法,究竟清净。 嚼杨枝时,当愿众生:其心调净,噬诸烦恼。 大小便时,当愿众生:弃贪瞋痴,蠲除罪法。 事讫就水,当愿众生:出世法中,速疾而往。 洗涤形秽,当愿众生:清净调柔,毕竟无垢。 以水盥掌,当愿众生:得清净手,受持佛法。 以水洗面,当愿众生:得净法门,永无垢染。 手执锡杖,当愿众生:设大施会,示如实道。 执持应器,当愿众生:成就法器,受天人供。 发趾向道,当愿众生:趣佛所行,入无依处。 若在于道,当愿众生:能行佛道,向无余法。 涉路而去,当愿众生:履净法界,心无障碍。 见升高路,当愿众生:永出三界,心无怯弱。 见趣下路,当愿众生:其心谦下,长佛善根。 见斜曲路,当愿众生:舍不正道,永除恶见。 若见直路,当愿众生:其心正直,无谄无诳。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