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病疗法(圣严法师)(4)

(3) 持咒或呼唤恶鬼名号:这是心理病或“鬼作 钡闹瘟品ā (4) 内心对先前所造恶业的至诚忏悔: 这是治业障病的主要心理疗法。 三、《小止观》 智者的《小止观》,又名《童蒙止观》、《修习止观坐禅法要》等。这是

  (3) 持咒或呼唤恶鬼名号:这是心理病或“鬼作病”的治疗法。
  (4) 内心对先前所造恶业的至诚忏悔: 这是治业障病的主要心理疗法。
  三、《小止观》
  智者的《小止观》,又名《童蒙止观》、《修习止观坐禅法要》等。这是现代台湾佛教界的习禅人中,最受欢迎的坐禅入门书之一。
  《小止观》是一部自成体系而整然有序的禅定学著述,与《禅门口诀》之为零散笔记不同。关于禅病方面的看法,主要收在本书第八章〈觉知魔事〉与第九章〈治病患〉之中,此外,在第六章〈正修行〉、与第七章〈善根发相〉中也曾零星地言及。
  综合这部书对禅病的看法,大约有下列几点:
  (一)止与观的修习时机,应当事先斟酌
  止与修观,各有不同的效果与反应。因此,何时应该修止、何时应该修观,必须先加斟酌,否则易生禅病。《小止观》第六〈正修行〉章中( 注 2),即列出几种应当修止或应当修观的时机, 如:“坐禅时其心闇塞……或时多睡,尔时应当修观照了。若于坐中其心浮动、轻躁不安,尔时应当修止止之。”此外又有“随便宜修止观”、“对治定中细心修止观”、“为均齐定慧修止观”等项。在不同的时机或情况里,须有不同的止或观来调适,如果止与观的调适不当,则可能产生“乖僻之失”、“烦恼患”、“痴定”、“狂慧”等过失。
  (二)善根发相之时,如不能辨别真伪,则易致禅病
  “善根发相”是指正确修禅定之后,所得的正确效验现象。如修数息观,则易致“身心泯然空寂、定心安稳;……即于定中,忽觉身心运动,八触(痛痒冷暖、轻重涩滑)而发。……身心安定。”修不净观,则有“见他男女身死……白骨狼藉……” ( 注 3) 之发相等等。
  正确的禅观行,会有好的善根发相。但是这种禅定相状也有真伪优劣之别。邪伪发相,例如下列:
  “或身手纷动,或时身重,如物镇压,或时身轻欲飞,或身如被缚,或时逶迤垂熟,或时煎寒,或时壮热,或时见种种诸异境界,或时其心闇蔽,或时起诸恶觉,或时念外,散乱诸杂善事,或时欢喜躁动,或时忧愁悲思,或时恶觉触,身毛皆惊竖,或时太乐惛醉,如是等种种邪法,与禅俱发,名为邪伪。” ( 注 4)
  这种禅定现象的特征是行者内心不澄静,发相不均匀,所感得的相状变易莫测,行者心境容易随之起起伏伏。《小止观》以为这些都是邪定现象,应该远离。该书对这种相状的劝诫是:不可爱著,否则即为鬼神所附。其文云:
  “此之邪定,若人爱著,即与九十五种鬼神之法相应。多好失心颠狂,或时诸鬼神等知人念著其法,即加势力,令发诸染。邪定邪智,辩才神通,感动世人。凡愚见者谓得道果,皆悉信服。而其内心颠倒,专行鬼法,惑乱世间。是人命终,永不值佛,还堕鬼邪道中。……行者修止观时,若证如是等禅,有此诸邪伪相,当即却之。云何却之?若知虚诳,正心不受不著,即当谢灭,若不谢灭,应用正观破之,即当灭矣。” ( 注 5)
  《小止观》接著又列出正确禅定发相的综合相状,如“觉与定相应、空明清净、内心喜悦……善心开发、信敬增长、智鉴分明、身心柔软……厌患世间、无为无欲……。”
  这些相状不只可以让修行者用来戡验自己,而且也可供习禅者用来戡验所拟从学的禅师。有些禅师虽然小有灵异能力,也喜欢从事佛教事业,但是内心不稳定,情绪起伏甚大,有时借口他人不如法而勃然怒叱他人,但有时又状似甚为慈悲。有时似是无欲无求、八风吹不动,但如稍受指责又常怒不可遏。这种“禅师”往往是上文所述的邪定发相者,初学者千万不要贸然以之为师。
  (三)魔事的干扰
  《小止观》在第八章〈觉知魔事〉中对“魔事”所下的定义是“破除众生善根、令流转生死”的事。形成这种魔事的“魔”共有四种。前三种是烦恼魔、阴入界魔、与死魔,这三种“皆是世间之常事,及随人自心所生,当须自心除之。”揆其语意,应是指行者自身的烦恼障、阴入界障、与死亡障,这三种障碍足以妨碍修行,故云为魔。但是因为是“随人自心所生,当须自心除之”,故《小止观》并未详加诠释。该文所详说的是第四种:“鬼神魔”。
  鬼神魔有精魅鬼、堆(又作“埠”)惕鬼、魔罗鬼三种。他们常变化成男女老少等种种形相以干扰坐禅者。书中所提出的对治方法是:先要觉知这些都是魔事,其次是用呼唤其名字、诵戒本或三皈依文等方法来加以驱逐。如果驱逐无效,则有下列方法可以循序使用:(引号中之文字,录自《小止观》第八章中)
  (1) 修止,“凡见一切外诸恶魔境,悉知虚诳, 不忧不怖,亦不取舍,妄计分别,息心寂然,彼自当灭。”
  (2) 修观:在修止无效时,“即当反观, 能见之心,不见处所,彼何所恼?如是观时,寻当谢灭。若迟迟不去,但当正念,勿生恐惧,不惜躯命,正心不动,知魔界如,即佛界如,若魔界如佛界如,一如无二如,则魔界无所舍,佛界无所取,即佛法自当现前,魔境自然消灭。”这是用天台宗之“百界千如”的观想法去作观的除魔法。
  (3) 将魔境视为幻化,而不为所动。 “若见魔境不谢,不须生忧!若见灭谢,亦勿生喜!所以者何?未曾见有人坐禅,魔现化作虎狼来食其行者;亦未曾见魔化作男女来为夫妻也。当知!皆是幻化,愚人不了,心生惊怖,及起贪著,因是心乱,失定发狂,自致其患,皆是行人,无智受患,非魔所作。 ” ( 注 6) 这种方法,使人想起《圆觉经》“知幻即离”、“离幻即觉”的修行方法。
  
  (4) 如果魔境长年不去, 则仍须端心正念,以强韧的意志力坚持下去。行者内心要存念三宝、生忏悔心、惭愧心,并且要诵戒诵经,持咒防范。如此,则“邪不胜正,久而自灭”。
  (四)对于各种禅病的综合治疗原则
  在《小止观》第九章〈治病患〉中,智者将禅病分为四大五脏增损病、鬼神所作病、与业报故得病等三类。对于这些病的治疗原则或方法,下列几点是比较重要的:
  (1) 要尽早治疗:该文云:“初患即治,甚易得差。 若经久则病成,身羸病结,治之难愈。” ( 注 7)
  (2) 可用止观治病:在止法方面, 该文提出“安心止在病处”、“守丹田”、“止心足下”、“不取病相、寂然止住、断一切攀缘”等法。
  在观法方面,该文提出“六气(吹呼嘻呵嘘哂)治病法”、“十二息治病法”、“假想观治病法”等。并谓“止观二法,若人善得其意,则无病不
  治也。” ( 注 8)
  (3) 鬼病与业报病:“若是鬼病,当用强心加咒以助治之, 若是业报病,要须修福忏悔,患则消灭。 ” ( 注 9) 此中所提及的持咒与忏悔,是《禅门口诀》所曾提过的。(待续)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