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定之证得及其它(如吉)(4)

所受邪法之人,未来虽生人天之中,犹系属于魔,常作魔事,乃至虽得出家,还造魔业。 行者随触所发之法,邪正难辨,应以二法验知。其二法者,如《禅》卷三中说:一者定心研磨,如发一动触,若邪正未了,应当深入定心

   所受邪法之人,未来虽生人天之中,犹系属于魔,常作魔事,乃至虽得出家,还造魔业。
   行者随触所发之法,邪正难辨,应以二法验知。其二法者,如《禅》卷三中说:一者定心研磨,如发一动触,若邪正未了,应当深入定心,于所发境,不取不舍,但平心定住。若是善法,定力逾深,其法逾发;若魔所作,不久自坏。二者以智慧观察,即观所发法,推检根源,不见生处,则深知空寂,心不住著,邪当自灭,正当自显。
   总之,在修定的过程中,所发善根及各种触境非常复杂,应根据明师指示或教典依据,善加辨别,正确对待,如《禅》卷三中说:“复次邪正之相,甚为难测,自非亲近明师,不可妄取!”只有这样,才能使修定功力稳步增长,乃至圆满。
 (五)退定因缘
   行者精勤修习,而得禅定,若不善护持,则容易退失。有关退定因缘,《瑜伽》卷13中,说有三种:(1)起爱味,如得初禅,便生起欢喜、满足,不再求上进,唯起爱味。由起如是欲俱行想作意故,遂即退失近欲界定。(2)起我慢,即得定者,自誉毁他,认为我所得静定,不是其它的人所能修习成功。由于生起这种慢心以及对此思惟的缘故,致使所有的盖缠变厚变重,便从定退。(3)炫耀功德,为了求得他人的供养,以所得定显示于他,出定之后,还寻思此事。由于这种贪求利养之心,以及对此作相应思惟,使得所有的烦恼变重变厚,于是从定而退。
   又《禅》卷五中,说有内外二种失定因缘:一、从外缘失,谓得定时,不善用心,致使诸定资粮亏缺,则退失禅定。另外,行者当得定时,或向人说,或现定相,令他觉知;或者突然有事缘扰乱。因这种种外事,于中不知不觉,障法既生,则便失定。二、约内论得失,有六种法,能失禅定:(1)希望心;(2)疑心;(3)惊怖;(4)大喜;(5)重爱;(6)忧悔。未得定时有一种,谓希望心;入定时有四:疑、怖、喜、爱;出定时多因忧悔。这里约六法在定之内(住或入)、外(未入或出)分别能坏失定心;若通论定之内、外,六法中凡具其一,都能退定。若能离此六,即易得定。
   综上所述,禅定的证得,应由初得定而至定自在;并认清定中伪邪的境界,而善巧地加以处理;还要克服退定因缘,才能获得满意的修定效果。
   “禅定修证系列”至此已告一段落。本系列是根据《瑜伽》等教典,对禅定之种类,以及实修中从积集资粮至证得禅定的基本修学历程,作了一次简要的说明。不过,笔者的修证功力毕竟不足,其不当之处,恳请行家教正为盼!

录自:法音杂志1998年第3期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