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光大师开示—敦伦尽分 闲邪存诚 老实念佛 求生净土 (净空法师(2)

至于如何能够把佛法落实到我们生活上,这一点我相信许多同修们非常的关心,因此我们学佛首先要认识佛法。佛法究竟是什么?一九七七年,我第一次到香港讲经,住在‘中华佛教图书馆’,这个道场是倓虚法师建的,里面

至于如何能够把佛法落实到我们生活上,这一点我相信许多同修们非常的关心,因此我们学佛首先要认识佛法。佛法究竟是什么?一九七七年,我第一次到香港讲经,住在‘中华佛教图书馆’,这个道场是倓虚法师建的,里面收藏的书不少,尤其是‘苏州弘化社’出版的。因为弘化社是印光大师办的,我对弘化社的东西非常留意。在这些书本里面,我翻到一个小册子,这个小册子是欧阳竟无大师的讲演,王恩洋笔记记录下来的。他的讲题是:‘佛教非宗教非哲学而为今世所必需’。这个讲题很吸引人,佛教不是宗教也不是哲学,我还是第一次听到。我学佛入门是从佛经哲学入门的,他怎么说不是哲学?我把这一篇讲演细看,觉得他讲得很有道理,这一篇讲演是在民国十二年,地点是在第四中山大学,第四中山大学就是现在的南京师范大学。我从这一篇讲演得到很大的启示。佛教到底是什么?实在讲,欧阳竟无居士只说出,它不是宗教、不是哲学,而是现在人所必需要修学的。我们再仔细去观察,我明白了,佛教是教育,佛教是多元文化的社会教育,它确实不是宗教、不是哲学。

怎么说是‘多元的社会教育’?它的教学超越了国土,我们今天讲的国家的界限,超越了种族的界限、超越了宗教的界限。我们在经典里面看到许许多多的宗教徒接受释迦牟尼佛的教诲,像《华严经》里面五十三参,我们看到胜热婆罗门,胜热婆罗门是婆罗门教,是现代的印度教,遍行外道。这些经里面有很多其他的宗教徒,像当时印度的瑜伽、数论,许多人都向释迦牟尼佛请教,做释迦牟尼佛的学生。因此我们把佛教的本质搞清楚、搞明白,我们学佛到底是学的什么东西?接受释迦牟尼佛的教育。

他的教育教我们什么?我们要是用一句话说明白,就是般若经上讲的‘诸法实相’,这一句要用现代的话来讲,是宇宙人生的真相。所以世尊教导我们的是讲宇宙人生的真相,再说得明白一点,他老人家把这个真相分成三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教导我们人与人的关系。如果我们把这个关系搞清楚、搞明白了,人与人之间能够和睦相处了,人祸就没有了,人与人之间不会有误会、不会有冲突,哪里会有战争?人为的灾害是我们不懂得人与人的关系。

第二个教导我们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这一点很重要!如果我们不知道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今天讲的任意破坏自然环境的生态,后果是什么?后果是天灾。天灾人祸是人为的,不是没有原因来的,我们不了解这个关系,不知道跟自然环境如何相处,惹来的麻烦。

第三个是教导我们人与天地鬼神的关系。现在有一些年轻人受过科学教育的,听到这一句话,前面两句话他没有问题,这一句话他说:‘这是迷信,这是宗教’。其实我们把这句话换一种讲法,他就不反对了。科学家现在确确实实证明空间是多维次的,我们住在三度空间,现在知道有四度空间、五度空间。黄念祖老居士他是个研究科学的,他从西方科学报导里面,他写了一篇文章,我把它附在《无量寿经注解》的后面,诸位看看就明了了。现在科学家确确实实证实有十一度不同维次空间的存在;换句话说,我们宗教里面讲的天地鬼神,实际上就是科学家所说的不同维次空间的生物;我们跟他们应该怎么相处?

如果这三种关系搞清楚了,都能够平等对待、和睦相处,那我们的社会真的就是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一定是安定、繁荣、幸福,每一个人都过美满的生活。佛教教导我们是生活的教育,真正幸福美满的教育。我们要想过好日子,就像欧阳竟无居士所说的‘必需要学习’,就是要把佛教认识清楚。

释迦牟尼佛这个人,如果用今天我们一般社会的看法给他定位,他是什么地位?诸位一定要知道,他不是神,他也不是仙人,他是人。他是一个多元文化的社会教育家,这是我们尊称他,实际上他是一个多元文化社会教育的义务工作者。我们知道他是王子出身,他的愿力弘深、眼光深远、悲心很重,他发的愿是为一切众生服务、帮助一切众生解决苦难的问题。他知道这桩事情政治做不到,所以他不去继承他父亲的事业,舍弃王位。他也知道这桩事情军事、武力也办不到,我们在经典里面读到,世尊年轻的时候武艺超群,所以他也不去作将军,也不去作统帅,把这个统统放下了;用现在话来讲,科学、技术、经济都不能解决,什么能解决?教育能解决,他最后选择这个行业。于是我们这才明了,解决社会问题,最重要的、最殊胜的、最有效果的是教育。于是我们再仔细观察释迦牟尼佛选择的这个行业,不但一生教学以身作则,做出榜样来给我们看。虽然是出家,他的父亲是帝王,他可以盖一个很好的寺庙,可以过很舒服的生活,他为什么要树下一宿、日中一食、沿门托钵?为什么?他教导我们,如果真正从事于教学的事业,一定要自己给一切众生做出最好的榜样,你所教的,人家才肯相信、才肯接受。你自己做不到,怎么能教别人做到?

佛教人‘以戒为师、以苦为师’,你要不能过清苦的生活,你的烦恼习气决定断不了。佛在《华严经》上告诉我们:‘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著而不能证得’,这一句话重要!我们每一个人的智慧都跟释迦牟尼佛一样,能力也一样,那个‘德’是讲能力,真的是万德万能,能力也一样,真的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能。下面是‘相’,相好也一样,你的相,相貌好,身体好。这才真正叫究竟圆满的幸福。现在我们为什么都丧失掉?智慧丧失掉了,能力丧失掉了,相好也丧失掉了,佛一语道破,是你的妄想、分别、执著造成今天这个样子。我们佛门讲‘业障’、‘罪障’。业障、罪障是什么?就是妄想分别执著。如果不肯吃苦头、不肯过清苦的生活,你的贪嗔痴慢天天在增长。

所以我这些年来教导同学们,我说你们要想入佛门、要想过佛菩萨的生活,佛菩萨的生活就像方东美先生所说的‘人生最高的享受’。我被方先生这一句话拉进佛门来,方先生没有欺骗我,我完全把他老人家这句话证明了。人生最高的享受,你必须要把你的障碍除掉,这个障碍就是罪障、业障,你要把它消除掉,在佛法里面讲‘忏除业障’,这个‘忏’是忏悔。以后我跟章嘉大师学佛,章嘉大师教导我忏悔法门。什么叫‘忏悔’?你必须要找出你自己的毛病过失,你能够常常发现自己毛病过失,这在佛法里叫开悟,你觉悟了。悟后起修,悟了之后就把这些毛病、习气改正过来,这叫做修行。

所以修行不是天天在念经,在念阿弥陀佛,在敲木鱼做那个样子,不是的。章嘉大师告诉我:‘学佛要重实质,不注重形式’。形式是在什么时候做?法会当中做。为什么做这些形式?形式是表演给不学佛的人看,让他有个印象,‘哦!我们要去学佛’。真正学佛不重视形式,真正学佛重视实质,重视烦恼天天轻、智慧天天增长,这叫真正学佛。唯有智慧才能解决问题,这个世间无论怎样繁杂的问题,智慧开了就迎刃而解。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