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基本知识 第三章 声闻行果 第二节 果(3)

阿罗汉果的差别有六种:一、退法,在证了阿罗汉以后,一旦遇著退缘,又忽起修惑,便退失所得之果,而降至不还果、或一来果、或预流果等。二、思法,在证了阿罗汉以后,恒作是思:勿遇病等便于正念有所忘失,由此失
  阿罗汉果的差别有六种:   一、退法,在证了阿罗汉以后,一旦遇著退缘,又忽起修惑,便退失所得之果,而降至不还果、或一来果、或预流果等。   二、思法,在证了阿罗汉以后,恒作是思:勿遇病等便于正念有所忘失,由此失念,令我有退。恐惧所得之果退失,因此常思自害毕命,而入无余涅槃。   三、护法,在证了阿罗汉之后,于所得果法,为令不退,精进防护。   四、安住法,在证了阿罗汉以后,能安住于所得果法;无胜退缘,虽不自防,亦能不退;无胜加行,亦不增进。   五、堪达法,即已证阿罗汉之圣者,其性质堪能调顺,好修练根,能迅速达到不动种姓。   六、不动法,在证得阿罗汉果后,无论遇著什么事情,于行自在,不为一切烦恼所退动。这是最利根的阿罗汉。   六种阿罗汉中,前五种总名‘时爱心解脱’。恒时爱护所得法,故名时爱;心解脱烦恼缠缚,故名解脱。亦说名为时解脱者,以要待时才能入定及心解脱故。所待之时,《大毗婆沙论》一百零一卷说略有六种:一得好衣时,二得好食时,三得好卧具时,四得好处所时,五得好说法时,六得好补特伽罗时(好共住人,即同学)。前五种阿罗汉根钝,要待前六种胜缘会合时,才能证得阿罗汉果,故得名时解脱。第六种不动法阿罗汉,名为不动心解脱,以不为烦恼退动,及心解脱故。亦说名为不时解脱,以不动法阿罗汉是利根性,不须待资具等胜缘会合时便能入定及心解脱故。   又说退法种姓,非是必定有退;乃至堪达,非是必定能达至不动;但约容许有的道理而建立此等名称。   六种阿罗汉中,不动种姓,必无退理;前之五种,皆有退义。退有退性与退果的差别:   第一种退法阿罗汉,只有退果,而无退性;由于退法种姓,本身已住退性,最居下故,无可再退,退果即退失无学果而退住不还果等。思法等四种阿罗汉,有退性和退果两义。退性,是从思法种姓退入退法种姓,或从护法退入思法,或从安住退入护法,或从堪达退人安住,是名为退性。退果,即由阿罗汉果退住不退果、一来果等位,是名为退果。总起来说,退法等五种阿罗汉,皆有退果之义,其中思法等四种,并有种姓退失。《俱舍论》说,假若思法等四种阿罗汉,先前在有学位中,即住于思法等四性,现今至到无学位上,亦住于思法等四性,此类阿罗汉,则种性与果法,皆无有进。原因是,这样的四种阿罗汉,是由有学无学二种道力所成,极为坚固,故必无退理。若单于无学位上,由退法等种姓进修而成思法等四种种姓,则种性与果法,皆容许有退:唯由无学道之所成故。   又退果的意义,依有部宗说,只有后三果容许有退,初果则定无退理。如《俱舍论颂疏》说:‘依萨婆多宗,唯预流果,必定无退,以断迷理见道惑故;谛理真实,楷定可依,圣慧已证,必无退理。后之三果,许有退果,以修道惑,是迷事故;事相浮伪,无定可依,断迷彼惑,有失念退。’这是说,见所断惑,妄计有我等,以无事相所依,名依无事,既证无我真理故必无过。修所断惑,迷各别事起,即是可意不可意等所缘境,此相非无,名依有事,虽已断迷彼之惑,但容有失念之退。若依经部师说,预流与阿罗汉必无退果,是圣道证故。中间二果(一来、不还),容有退失,以许有漏道证故。《俱舍论》注,认为经部师所说合理。经部师会通经中所说阿罗汉有六种差别,皆约现法乐住有退不退而安立,如《俱舍论颂疏》说:‘依经部宗,阿罗汉果有六种者,约现法乐住有退不退,非约退果。若得果姓,皆名不动,无六种也。现法乐住者,有漏四静虑也。退此静虑,名为退法。思此静虑,名为思法。护此静虑,名为护法。安住静虑,名为安住法。堪达静虑,名堪达法。不退静虑,名不退法。约现法乐住,分六种也。’即依有部宗有退果的意义来说,诸阿罗汉从果退失后,由惭愧增故,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够复得,决无从果退后至未复得中间而有命终者。若有退而未复即命终者,则修梵行果,应非安稳可委信处了。   六种阿罗汉,依解脱不同,又安立为两类:一、慧解脱,即依唯由无漏慧力,断尽见修二惑,于烦恼障得解脱者,立名慧解脱。二俱解脱,即先由无漏慧断尽了见修二惑,离烦恼障;又兼得灭尽定,离解脱障(即灭定障,以不染污无知为体),名俱解脱离定慧障,名之为俱。前慧解脱者,未离定障,故不得名俱。   阿罗汉果虽然有六种差别,但都是断尽了三界见修二惑的声闻乘的最高级的果位,在断烦恼和证般涅槃所应学者,都已究竟无可学修,故得名无学。前面所说的初二三果及四向的圣者,有烦恼未尽,有圣道须学,所以通名有学。   上来所说的四向四果,都是就次第断证而说的,此外还有超越断证者,略述如下:若在凡夫位,先已由世间道断除欲界修惑一品至五品,而后发起无漏慧入见谛者,在见道位中,与次第证者相同,名预流向。趣预流果故。至第十六心道类智,住预流果。若先已由有漏道断欲界修惑第六品或七八品,而后发起无漏慧入见谛者,在见道位中,名一来向。趣一来果故。至第十六心道类智,住一来果。此名超越的一来,亦名位离欲者。若先在凡夫位中,已由有漏道断欲界修惑第九品尽,或断初定一品,乃至断无所有处惑尽,而后发起无漏慧入见谛者,在见道位中,名不还向。趣不还果故。至第十六心道类智,住不还果。此名超越的不还,亦名全离欲者。但阿罗汉果,必无超证的道理,如《俱舍论》说:‘阿罗汉果,必无初得;见道无容断修惑故,世道无容离有顶故。’论文的意思是说,见道位中,见谛时速,故见道无漏慧,不容许有时间断除修惑,故凡是超证的圣者,都是在凡夫位时已用世间道断了若干品修惑,但世间道断修惑,必须是上地心断下地惑,不能自地心断自地惑:但有顶惑,已再没有比其更上的世间道心生起,故有顶惑必须在入见道以后,再修无漏圣道来断除,才能证得阿罗汉果。   三、圣位功德   (一)断德   证得阿罗汉果的无学圣者,诸趣因果灭尽解脱,证得清净寂灭的涅槃,是阿罗汉断尽生死因果所得的功德,故名断德。涅槃又云泥洹、涅畔、涅槃那等。体即寂灭无为。义即灭生死因果,渡生死瀑流,无惑业因缘之造作,生死苦果永不再生,空寂无相,安稳快乐。依声闻乘义,解脱以得灭为主,故涅槃正翻为灭,余均义译。大乘的涅槃,有圆满功德,寂灭诸患义,故正翻圆寂。《成唯识论述记》卷一说:‘西域梵音云波利匿缚喃,波利者圆也,匿缚喃言寂,即是圆满体寂灭义。旧云涅槃,皆讹略也。今或顺古,亦云涅槃。’在声闻乘中,涅槃只有两种:一、有余依涅槃,依指有漏的依身,对于已尽的惑业说名为余:即生死之因的惑业已尽,犹余有漏依身的苦果,故名有余依。二、无余依涅槃,即更灭尽依身的苦果,无有所余,故名无余依。住于现世还未入灭的阿罗汉,已断尽生死之因的惑业,证得寂灭的涅槃。以其尚有宿业所感的依身存在,故只得有余依涅槃。至依身亦灭,毕竟不起不生,即得无余依涅槃。   (二)智德   如上所说阿罗汉,已到究竟无学位,成就十无学法,即无学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正解脱、正智。这十无学法的意义,已于第一章第四节四谛之道谛的究竟道中略说,可因翻译复习。这里只说诸圣所成就的智慧,和智慧所成就的功德。   甲、成智差别   智的差别异名很多,如见、明、觉、解、慧、光、观、照等,皆是智的异名,简单地可以类括为忍、智、见三个名称。忍智见都是以慧心所为体,就其作用的不同,而安立三名的差别。即依慧心所有推度的作用,立名为见:有推度忍可的作用,立名为忍。于慧心所中,有是忍而非智的,如前面所说缘上下八谛的苦法智忍、苦类智忍等八种圣慧忍,正起推度,是可见性摄,与自疑得俱起,推度忍可未究竟故,未成决断,故是忍非智。又尽智与无生智,皆无学位所起的决断智,已止息求心,于境不推度故,是已决断之智,不可名见。除了前说的八忍与二智,其余的无漏诸慧,皆通智与见之二性,不可名忍;以彼既断自疑,故名为智;有推度性,故得名见。诸有漏慧,皆是智而非忍,因为忍是于从来未曾见过的四谛真理创见忍可,有漏慧对于无始以来的所缘境数数重观,故是决断智摄。在有漏慧中,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五种染污见,与有漏的正见,共为六种,亦皆是见性所摄,以是推度性故。   以上是说智的差别名称,此下说智的种类。智有十种:一、世俗智,即世间普通人的智慧,多取瓶衣等事物为所缘境。二、法智,以欲界四谛真理为所缘境,作十六行相,即断迷欲界四谛真理所起的烦恼之智。三、类智,缘上二界的四谛真理,亦作十六行相,即断迷上二界四谛真理所起的烦恼之智。四、苦智,五、集智、六、灭智,七、道智。此四智由缘四谛境有差别故,分为四智,各对谛作四种行相,如其次第断四谛下所起的烦恼。八、他心智,此智由前世俗智、法智、类智及道智四种而成立,能知他心,故名他心智。若知他有情的无漏心,以法、类、道他心智去了知,这是属于无漏性质的他心智。若知他有情的有漏心,以世俗他心智去了知,这是属于有漏性质的他心智。故他心智由四智所成。九、尽智,十、无生智。此二智都是无学位的圣者所起。即无学位,若正自知:我已知苦,我已断集,我已证灭,我已修道;有此尽行相之智,是名尽智。若正自知;我已知苦,不复更知;我已断集,不复更断;我已证灭,不复更证:我已修道,不复更修;于四谛知、断、证、修的作用,得了非择灭名无生,观此无生之智,是名无生智。此尽智与无生智,即以前法智、类智、苦智、集智、灭智、道智六种智为体。阿罗汉中的钝根罗汉,由于有退堕故,不能生无生智。利根的不动阿罗汉,无退堕故,能生无生智。上说十智,总分为有漏无漏两类:一有漏智,即第一种世俗智,遍缘一切有为无为之法为所缘境,是与烦恼杂染俱生的智慧,不能断迷理的惑障,故是有漏智,二无漏智,即法智等九种,是远离了烦恼过失的清净无垢的智慧,故是无漏智。   在十智之中,从凡夫到圣者,谁成就几智呢?依《俱舍论.分别智品》说的差别是:一、从凡夫位至圣见道十五心中的第一念苦法智忍位,此诸凡夫及初念圣者,皆定成就一智,即世俗智。初念圣人,虽然已经成就无漏慧的苦法忍,但尚未决断,是忍非智,故于十智中,只成一智。二、入见道至第二念苦法智位的圣者,定成三智:(一)世俗智,(二)法智,(三)苦智。三、入见道至第四念苦类智位的圣者,于前三智之上,增加类智,总成四智。四、入见道至第六念集法智位,于前四智之上,又增集智,总成五智。五、入见道至第十念灭法智位,于前五智之上,又增灭智,总成六智。六、入见道至第十四念道法智位,于前五智之上,更增灭智,总成七智。由上所说可以知道,见道位人总成七智。七、至修道位的圣者,若尚未全离欲界修惑,亦定成七智,与见道位相同。八、若已离欲位,成前七智之外,更增他心智,总成八智。若在凡夫位时已离欲界修惑者,及见道位乃至修道位,则一一位中皆增一他心智。九、无学钝根圣者,定成九智,即时解脱阿罗汉,于十智中除去无生智,成就余九智。十、无学利根的不时解脱阿罗汉,定成十智。   乙、智所成功德   (一)唯圣功德   在声闻圣者成就的诸功德中,有唯圣功德和共凡功德两类。唯圣功德,即诸无漏功德,唯诸圣者才能成就。共凡功德,则凡夫亦可具有。这里先说几种唯圣功德。   一、无诤行,利根的不动阿罗汉,在行动之前,观察有情诸苦,那是由烦恼所生,自知己身是殊胜福田,恐他有情复缘己身引生贪嗔等烦恼而招苦果,故思引发无诤相智,由此方便,令他有情不缘己身生贪嗔等。此行能止息诸有情类烦恼斗诤,故名无诤。此行但以俗为体性,第四静虑为其所依。六种无学中,唯利根不动阿罗汉能生起无诤智。退法等五种阿罗汉,尚不能自防不退起烦恼过失,故亦不能止息他有情的烦恼斗诤。   二、愿智,利根不动阿罗汉,欲知诸法自相共相,或过去未来现在三世事等,以求知的愿力为先,入第四静虑,引起胜妙的智慧,即于诸法的自相共相等,能够如愿而了知,是愿之智,故名愿智。此智亦是俗智为体,以第四定为依,唯不动性阿罗汉能起。以一切法为所缘境,皆现量如实而知。   三、三明,即:(一)宿命明,但知过去宿世受生的事,名宿命通;复知宿世从一生乃至多生的族姓名字,及所经历的事情和受苦受乐等,是为宿命明。(二)天眼明,但知有情死此生彼,名天眼通;复见自己和众生死时生时,及一切所作善恶业行,和由此业生于善恶趣的那一趣中,是为天眼明。(三)漏尽明,但知自已他人的有漏烦恼断尽,名漏尽通;复能悉知漏尽以后更不受于生死,是为漏尽明。三明皆以慧为性。如其次第即以六通中有殊胜作用的宿命通、天眼通、漏尽通为体。由于此三通能对治前后中三际愚痴故,特建立为三明。即宿命通能对治前际愚,天眼通能对治后际愚,漏尽通能对治中际愚,后一种容有是真,因为是无漏故。其余二种,但是假说。三明唯在无学身中起,故皆名无学明,有学身中虽有知宿命的智和知生死的天眼智,以尚有暗惑未尽,但可名通,不得立之为明。   四、四无碍解,无碍解有四种:(一)法无碍解,(二)义无碍解,(三)辞无碍解,(四)辩无碍解。此四无碍解,总起来说,皆以利根不退种姓阿罗汉所发于自分境不退转的无退智为自性。其中缘能诠名句文身的无退智,立名法无碍解。此无碍解通依五地起,即欲界及四静虑,无色界无名等故。缘所诠义理的无退智,立名义无碍解。此通依一切地,即依九地起。缘方域言辞的无退智,立名辞无碍解。此唯依二地生起,即欲界和初静虑;二禅以上,都无寻伺故。缘契合正理的无滞言说,及起此言之因的定慧二道的无退智,立名辩无碍解。此无碍解,亦通依一切地起。由无退智缘名等决断无碍,故皆名无碍解。以十智摄说,法无碍解与辞无碍解,十智之中,唯以世俗智为体:因为这两种无碍解,是缘名身等及世间言辞事相为境界故,所以唯属世俗智摄。义无碍解,若以诸法皆名为义,则具十智为体,若唯以涅槃名之为义,则以六智为体:一世俗智、二法智、三类智、四灭智、五尽智、六无生智。辩无碍解,九智为体;于十智中除去灭智,以缘有为法故。此四种无碍解,唯利根阿罗汉能成就。随得一种时,必皆具四。   (二)共凡功德   与凡夫共同的功德,有六通、四静虑、四无色定、三三摩地、四无量、八解脱、八胜处、十遍处等。四静虑和四无色定,如前第一章第四节中已说,今略述六通等义如下:   一、六通是:(一)神境智证通,即能领受和示现种种神妙境界的智用,如身能无碍地飞行于山间海内,于此界入,从彼界出,由彼界没,于此界现,于大作小,于小作大,随意变现等。(二)天眼智证通,能见六道众生死此生彼,受苦受乐等相,及见一切世间远近种种形色无有障碍。(三)天耳智证通,能听闻六道众生心中所念的事情,皆能如实了知。(五)宿住随念智证通,能忆念自己过去一世乃至多世宿命和所经历的事。(六)漏尽智证通,漏即贪嗔痴等烦恼,烦恼断尽,不受三界生死,无碍自在,是名漏尽通。六通之中,后一种唯圣人有,前五种通凡夫亦得。故《俱舍论》中,依其总相说名为共凡功德,如是六通,解脱道摄,皆以智慧为体。神境等四通,唯世俗智摄,他心通五智所摄,即法智、类智、道智、世俗智、他心智。漏尽通由六智或十智摄,若但缘漏尽为境,则除苦、集、道、他心四智,以余六智为体。若漏尽身中所得,则以十智为体。   【注】此处原书中漏列‘他心智通’一项,今补注如下:‘(四)他心智证通,能知他人之心念而无碍者。’(依丁福保‘佛学大辞典’)[出版者注]   二、三三摩地是:(一)空三摩地,即缘苦谛中空和非我两种行相相应的等持。空是空我所,非我空其我,故二行相,俱得名空。(二)无愿三摩地,即缘十种行相相应的等持,十相即缘苦谛中的非常与苦二相,和集谛下因、业、生、缘四相,及道谛下道、如、行、出四相。非常相与苦相,和集谛下四相,都是可厌患的,故于彼无所愿乐欣求;道谛如船筏,必应舍故,亦无愿乐。故能缘彼定,得无愿之名。(三)无相三摩地,即缘灭谛下灭、尽、妙、离四种行相相应的等持。灭谛即涅槃,涅槃远离色、声、香、味、触、男、女、生、异、灭十相,故名无相。缘彼之定,故得名无相三摩地。此上三种等持,俱通净有漏和无漏。无漏性的三种等持,又名三解脱门;能与解脱的涅槃为入门故。   三、四无量心,即慈、悲、喜、舍四种。第一慈无量心,即与乐作意相应,与诸有情乐之心,以无嗔为体,能对治嗔恚烦恼。由于一切有情心起爱念,随彼所求乐事,给予饶益,故名慈无量心。第二悲无量心,即除苦作意相应,拔除有情苦之心,以不害为体,能对治害烦恼。由愍念一切有情受种种苦,常怀悲心,拯救济拔,令其得脱,故名悲无量心。第三喜无量心,即欣慰作意相应,见诸有情离苦得乐,生大喜心;以喜受为体,能对治不欣慰。由于见诸有情离苦得乐,庆慰欣喜,故名喜无量心。第四舍无量心,即平等作意相应,于诸有情一视平等,无亲怨分别之心;以无贪无嗔二法为体,能对治欲界的贪嗔烦恼。由于所缘一切有情,心无爱憎,住平等舍,故名舍无量心。这四种心为什么皆名无量呢?依《俱舍论》和《大毗婆沙论》八十一卷说:(一)以无量有情为所缘故,(二)能引生无量善法故,(三)能招感无量殊胜异熟果故。具此三义,故名无量。至于只立四种无量的道理和修习方法等,广如《俱舍论定品》、《大毗婆沙论》八十一卷、《瑜伽师地论》第十二卷及四十四卷所说应知。   四、八解脱是:(一)内有色想观外色解脱,即于内身有色想之贪著,为令遣除,观外界不净的青瘀等色相,令贪不起,故名解脱。(二)内无色想观外色解脱,即由前观虽已除遣内色之贪,于内身无色想贪著,为令坚牢故,亦观外界不净的青瘀等色相,令贪不起,故名为解脱。(三)净解脱身作证具足住,即观净光鲜白的清净色相,令贪不起,名净解脱;观净色的人,证得此净解脱于身中,名身作证;具足圆满,得住此定,故名具足住。(四)空无边处解脱,(五)识无边处解脱,(六)无所有处解脱,(七)非想非非想处解脱。此四解脱,各能弃舍下地的贪,名为解脱。(八)灭受想定解脱身作证具足住,此即灭尽定由此定厌背受想等,住于无心,故名解脱。八解脱中,前三种以无贪善根为体,以近能对治贪故。四无色处解脱,以四无色的善定为体。第八解脱,体即灭定。此中所说的解脱,不是灭尽烦恼,证得离系名解脱,而是弃背义,背舍义名为解脱。《大毗婆沙论》八十四卷说:‘问:何故名解脱?解脱是何义?答:弃背义是解脱义。问:若弃背故名解脱者,何等解脱,弃背何心?答:初二解脱,弃背色贪心。第三解脱,弃背不净观心。四无色处解脱,各自弃背次下地心。想受灭解脱,弃背一切有所缘心。’   五、八胜处是:(一)内有色想观外色少,(二)内有色想观外色多。(三)内无色想观外色少,(四)内无色想观外色多,(五)内无色想观外色青,(六)内无色想观外色黄,(七)内无色想观外色赤,(八)内无色想观外色白。这八胜处是从八解脱中的前三种解脱开出来的,所以体性境地等,都同于前三解脱。故《俱舍论》说:‘初二如初解脱,次二如第二解脱,后四如第三解脱。’观外色少多等,即于外界清净妙好的胜色和不净恶陋的劣色,意解思惟,用奢摩他道起胜知,用毗婆舍那道起胜见,具此胜知胜见能制伏所缘的境,随所乐观,自在而转,惑终不起,心胜境处,故名胜处。修八解脱,唯能弃背贪心,不能制境,此八胜处,能制伏所缘之境,故更殊胜。   六、十遍处是:(一)地大遍一切处,(二)水大遍一切处,(三)火大遍一切处,(四)风大遍一切处,(五)青色遍一切处,(六)黄色遍一切处,(七)赤色遍一切处,(八)白色遍一切处,(九)空无边遍一切处,(十)识无边遍一切处。这十遍处中的前八种遍处,如八解脱中的第三‘净解脱身作证具足住’一样,以无贪为体,皆依第四静虑,缘可见的假四大和四显色为境。后二遍处,如其次第以空识二无边处善定为体,各缘自界的四蕴为境。此十为什么立名为遍处呢?《俱舍论》说,由修观行者起胜解作意,‘于一切处,周遍观察,无有间隙,故名遍处。’修此十遍处,比前解脱胜处更为殊胜。如《俱舍论颂疏》说:‘应知此中修观行者,从诸解脱,入诸胜处;从诸胜处,入诸遍处;以后后起,胜前前故,谓修解脱。但于所缘总取净相,未能分别青黄赤白;后四胜处,虽能分别青黄赤白,而未能作无边行相:前四遍处,谓观青等(《大毗婆沙论》八十五卷和一百四十一卷都把青黄赤白列为前四遍处)一一无边。复思青等为何所依?知依大种故,次观地等一无边。复思此所觉色,由何广大?知由名空故,次观空无边处。复思此能觉谁为所依?知依广识故,观识无边处。此所依识,无别所依故,别更不修上为遍处。’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