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光大师:净土决疑论(法宣法师白话译)(3)

等到〈普贤行愿品〉来到中国后,其第四十卷,普贤菩萨乃以十大愿王,劝导策进善财童子,以及和华藏世界的大海众菩萨,令其皆一同回向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普贤菩萨演说完毕之后,如来加以赞叹,大众欢喜而依教奉行,


  等到〈普贤行愿品〉来到中国后,其第四十卷,普贤菩萨乃以十大愿王,劝导策进善财童子,以及和华藏世界的大海众菩萨,令其皆一同回向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普贤菩萨演说完毕之后,如来加以赞叹,大众欢喜而依教奉行,其经文才圆满完备。是故古代大德以此一卷经文,接续于八十卷华严之后而流通之,便是想要后世的学佛之人,皆能够受持完整的经文啊!

  古代大德说念佛求生极乐净土这一个法门,唯有诸佛与诸佛之间,才能究竟了知其境界。即使是登于初地之菩萨,也不能知道其少分者,即是这个道理(译注:指李枣柏虽然可能是菩萨示现,但是其尚未究竟成佛,也不能究竟了知极乐净土之不可思议。)。那么一切的上根利器的众生,极乐净土都全部摄受而无有遗留了。《大集经》云:‘末法时代有亿亿人修行佛法,罕有一个能够得证佛道,唯依靠念佛法门,才能够得以度脱轮回生死。’那么一切的人天六道、具足烦恼束缚的凡夫众生,净土法门也可以全部摄受而无剩遗了!你相信李枣柏的言论,而却不相信〈普贤行愿品〉和《大集经》。那么这就是遵守地方县令一时而权宜之告示,却违背了皇帝天子万古不易的敕令旨意,你为何如此不知道尊卑高下和轻重缓急呢!

  参禅者问曰:彼李长者既然是华藏海众的菩萨所示现,何必要等到经典传来之后才能了知呢?
  答曰:宏扬佛法,实在不是非常容易之事。必须要有确实的证据,才可以取信于大众。《华严经》这一部经,远远超越于一切经典,没有办法从其他的经典加以引类了知,而来自我裁测度量也。

  参禅者问曰:《大般涅槃经》的全部经典尚未来的时候,道生大师何以预先提倡主张一阐提也同样皆有佛性呢?难道您认为李枣柏,其修行程度不及于生公吗?
  答曰:一阐提之人原本也是众生之一,一切众生既然皆有佛性,那么一阐提断善根者怎么会独独没有佛性呢?有智慧见识的人皆可以不待经典传来而预先断定。然而往生极乐世界以圆满成就佛果,诸多的经典完全没有事先宣说,又有谁敢自己特别独出心裁,而竖立这个奇特的义理呢?这两件事理绝对不可相提并列,不可以引用而作为证明。至于此二位大德所证之境界,则不是我们这些博地凡夫所可以了知,我又何敢随便戏论呢?我们必须知道菩萨宏扬佛法的时候,或者以顺道或者以逆道,其种种方便善巧,真是不可思不可议。这难道不是李枣柏长者示现以不能了知,以帮助后世来信受净土法门乃真正是不可思议呢?

  参禅者问曰:禅宗门内的诸多祖师,大多拨除排斥净土法门,这又要怎么解说呢?
  我答曰:禅宗的诸多祖师,唯有弘传佛陀之心。其所有的指示言说,皆是指归向上直指人心。你参禅已经有很多年了,尚且不知道此事,那么你对禅宗的种种知解,皆是破坏禅宗的恶知见也!

  参禅者问曰:我乃是博地凡夫,岂敢自我放任自己的见解。但是诸禅宗祖师真实之言,绝对是可以依凭的。例如六祖大师说:‘东方人造罪,念佛求生西方;西方人如果造罪,念佛又要求生何国呢?’赵州禅师云:‘佛这一个字,我不喜欢听闻。’又说:‘老僧我念佛一声,要漱口三日。’禅宗的诸多祖师,有很多都有像这样的言语文句,那么又要怎么说呢?
  我回答曰:六祖大师直指向上之开示,是要令人明白识认取自心,而你却把他当成训诂文字解释言义,当作是辨别评论修持的法门。那么这即是所谓的,误认驴鞍和拱桥而把它当作是阿爷弯弯的下巴,这真是差误太大了。你应当知道往生西方之人,其见思惑之现行已经清净穷尽,进一步更再破除尘沙惑,以及无明惑。只有前进而修行,绝对没有造罪之事情。

  而所谓的‘彼人求生何国者’,若是在此娑婆世间,尚未断除见思二惑者,仰仗阿弥陀佛慈悲之力,带业而往生西方之人,则往生于凡圣同居净土。一旦往生彼国土,则见思二惑便彻底消灭。比喻就如同大火燃烧的炉子上飘下了一片雪花,尚未到达炉子即融化。又如同才一见到有德之人的颜面,邪恶低劣的念头便全部消失。

  若是在此世界时见思惑已经清净断尽,则往生于方便有余土。若是能够分破无明惑,则便可以往生于实报无障碍土。无明惑若是能够清净断尽,福德智慧皆已圆满,则便生于常寂光净土。在此世间现生证得者如是,在彼国土进一步修行者也是如此。你何必过度忧虑彼人没有可以往生之处,而自我障碍亦障碍他人,却不肯求生于西方净土。就如同听到有人噎到喉咙而废弃饮食,自己徒然饥饿以致丧失性命,那么天下间愚痴之人,再也没有像你这样的了!

  你只知道赵州禅师说:‘佛这一个字,我不喜欢听闻。’你何不领受记取在语录的下文当中,有僧人问说和尚您还为人指示否?赵州禅师回答‘佛!佛!’的这些语句呢?你只想要依循‘念佛一声漱口三日’的这些话,你何不依循有僧人问和尚您受大王如是的供养,要以何来报答?赵州回答:‘念佛!’的这些话呢?你又何不依循有僧人问十方诸佛,他们还有没有老师?赵州答云:‘有。’僧又问如何才是诸佛之老师?赵州答云:‘阿弥陀佛!阿弥陀佛!’的这些说法呢?

  你认为禅宗祖师们,很多都有此等的语言文句。你却不知道禅宗酬对回应问者根机的言语,名之为‘机锋’,名之为‘转语’。所问的便在回答之处,回答的便在提问之处。而却不知道要返照回光,叩问自己而参究。却一向只是吃语言枝末的糟粕,如痴狗般追逐于土块而不逐于人,这样有什么了脱之期呢?

  我出家已经三十多年了,像‘念佛一句漱口三日’,‘佛之一字我不喜闻’这样的言语,则众人口中皆在宣说。至于以‘佛佛’而为人指示,以‘念佛’为报答恩德,以‘阿弥陀佛’为十方诸佛的老师,则完全没有听过有一人说过一句者。而这些言语皆是出自赵州禅师同一口舌的言语,既然以彼‘漱口三日’等为真实、为可依凭,则此‘念佛’之语亦是真实、亦是可以依凭。何以对于让人受损者则依凭信受,而可以得到利益的却违背而不信。一个依循、一个违背,自我互相矛盾冲突。

  而赵州禅师所言的,总是归向于我们自己的本分。‘佛之一字我不喜闻’,与‘念佛’而报恩德者,皆是属于禅宗的转语。若是能够直下识得自己之本心,才知道赵州禅师的禅道超越于凡俗的常情,其语句超出于寻常格式之外,从此应当孜孜不倦地念佛,唯恐每日的时间皆不足够也。

  假使不能够亲见赵州禅师之意旨,则宁可以赵州禅师所说的念佛作为修持的方式,不可以依照赵州拨弃诸佛的方式而将其作为把柄。若是依照念佛而来修行,则即生便可以超出生死轮回,将来必定可以成就佛道。若是依照拨弃诸佛的方式,则是谤佛谤法谤僧,现生则其所造的罪业如同高山一样地堆积,福德智慧如同冰雪一样地销融。性命终绝之后则永远堕落于阿鼻地狱,无量长劫要受种种痛苦,其利益和灾害、所得和失去的,何异于天渊高下之差别也。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