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经所说谛理,固不易于显示,取其要者为论,则四圣六凡、十法界因果本于一心。心之本体,凡圣不二,生佛一如。在凡不减,在圣不增。亘古亘今,不迁不变。体虽不变,用常随缘。 随「净缘」,以功德有浅深,则有证声闻果、证缘觉果、证菩萨果、证佛果之不同。虽最小之声闻,而已断惑证真,了生脱死,常享法乐,不受后有矣。 随「染缘」,以惑业有轻重,则有生天道、生人道、生阿修罗道、生畜生道、生饿鬼道、生地狱道之各别。虽最上之天人,仍是具足惑业,生死轮回,常处三界六道之中,了无出期焉。 此十法界,由当人一心所造。其升沉苦乐,天渊悬殊。而其心之体性,常自如如,在凡不染,在圣不净。故《华严经》云:「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惟心造。」以故佛视一切众生,皆是未成之佛。随顺彼之机宜,先为说五戒十善之「人天乘」,次为说四谛之「声闻乘」,次为说十二因缘之「缘觉乘」,次为说六度万行之「菩萨乘」,次为说福慧两足、寂照双融、三惑净尽、二死永亡、圆满菩提、归无所得之「佛乘」。又念众生劣弱,非仗弥陀宏誓愿力,决难现生了脱生死,特开一信愿念佛求生西方法门,俾彼具足惑业凡夫,仗佛慈力,带业往生。既往生已,则惑业已无,圣位已证。较彼惟仗自力者,其难易不可同年而语矣。然此法门,正被上根,兼摄中下。以故善财已证等觉,普贤菩萨,令其以十大愿王,回向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以期圆满佛果。并以普劝华藏海众诸菩萨,一致进行。以其为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上成佛道,下化众生,成始成终之总持法门故也。世有天姿稍聪明者,每鄙视净土法门,不肯修持,不但自误误人,直是谤佛谤法。夫华藏海众,乃已证法身之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四十一位大士,以十大愿王功德,回向往生西方,以期速证圆满菩提、归无所得之佛果。此其人为何如人,此其事为何如事?我何人斯,敢与彼抗?(续编下.四川乐山县大佛陵云寺创建藏经楼功德碑记〔民二十四年〕) 佛随众生根性说法,以根性不一,佛随彼之智识身份所宜而说。随机施教,对症发药,必期于机教相契,令各得益。令在生死苦海沉溺之众生,皈依佛法僧三宝,以为恃怙。令持「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之五戒,令修十善,于身三口四意三,皆止其恶而行其善。所谓身不行「杀生、偷盗、邪淫」之事,口不说「妄言、绮语、恶口、两舌」之话,意不起「贪欲、瞋恚、愚痴」之念。愚痴,指不信因果,谓作善作恶,无有报应,人死神灭,无有后世等邪见。又复遇父言慈,遇子言孝,兄友弟恭,夫和妇顺。朋友,则劝善规过。主仆,则法仁效忠。一一各令敦伦尽分,闲邪存诚,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此为人乘法,依此而修,生生为人。人乘,为天乘、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之根本。如地基筑坚,高楼随意可建也。天乘,于五戒十善外,加修各种禅定,以生六欲、四禅、四空等天。 人乘、天乘:皆非了生死法。 声闻乘:依戒定慧,修四谛法,以了生死。 缘觉乘:依戒定慧,观察十二因缘「流转、还灭」二门,以了生死。 菩萨乘:依戒定慧,修六度万行,下化众生,以期上成佛道。 然此三乘法,皆属仗自力之普通法。若最上上根人,当可现生了生死,即佛在世时,亦是百中之一。若现在,恐全世界亦无一二矣。 然佛以大慈悲,预知后世众生,无仗自力现生能了生死者,特开一信愿念佛,求生西方之特别法门。无论老幼男女、贵贱智愚、士农工商、政军学界、在家出家、上圣下凡,皆令现生仗佛慈力,往生西方。博地凡夫,带业往生。既生西方,惑业苦三,悉皆消灭。喻如片雪,当于洪炉,未至而化。已了生死之二乘,及权位菩萨往生,则速证无生法忍。已证无生之法身大士往生,则速证佛果。如来一代所说一切大小乘法,皆仗自力,故难。惟此一法,全仗阿弥陀佛慈悲誓愿摄受之力,及与行人信愿诚恳忆念之力,故得感应道交,即生了办也。(续编下.福州佛学图书馆缘起〔民二十七年〕) 所言性、心、意之分别:心,多约体而言;意,即念虑,乃心之用;性,则约心体之不变动者为论。若泛言之,心性皆可通称,而意则必指其念虑而已。然心有真心,有妄心。言约体者,乃指真心。妄心亦属念虑,乃心体上之妄念耳。 藏通别圆四教,乃如来随众生根机,说相契之法,有此等义,故智者依义而立此名目。藏教:为小乘根性,说经律论之三藏,故名藏教。大乘亦有三藏,此单指小乘说耳。通教:乃大乘初门,以根机不同,钝根则通前藏教,利根则通后别圆,故名通教。别者:各别,此教独菩萨法,所有教、理、智、断、行、位、因、果,一一各别,未能如圆教之圆融互摄,故名别教。圆者:圆满,圆融,以法法圆融,法法圆具,故名圆教。此教为最上佛法,乃佛以自己所证所悟之理,与一切大根菩萨所说者。当看教观纲宗,自知其义,若欲用笔墨?说,不但太费力,且不如看彼之为得也。(增广上.覆黄智海居士书)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