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云法师:佛教的道德观(4)

2.君臣的关系:长官和部下,领袖和干部,要彼此互信,彼此相依。做部下的人,要有‘良禽择木而栖,忠臣择主而事’的智慧和情操;天上的凤凰,一飞冲天,如果没有梧桐树,它是不会停下来栖息的,忠心耿耿的大臣,若

2.君臣的关系:长官和部下,领袖和干部,要彼此互信,彼此相依。做部下的人,要有‘良禽择木而栖,忠臣择主而事’的智慧和情操;天上的凤凰,一飞冲天,如果没有梧桐树,它是不会停下来栖息的,忠心耿耿的大臣,若不遇明君,连官都不要做。若是做领袖的人,要能知人善用,量材运用。所谓‘世有伯乐,而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当然,人人不会全是千里马,但我们应该知人识人,这是一个领导者所必须具备的条件。

3.信仰的关系:人不能没有信仰,有了信仰,就会有人神的关系,师徒的关系,道友的关系。我现在告诉各位信徒们,你们做一个佛教的信徒,护持佛法是最重要的责任,我希望你们第一、护人更要护法,第二、护神更要护佛,第三、护师更要护众,第四、护寺更要护教,第五、护老更要护幼,第六、护富更要护道。

4.职业的关系:立身社会做人处世,不能没有生活,既然要谋求生活,就要和各种职业建立关系。受教育的时候要和老师来往,要衣要食的时候,要和农工来往。不管什么职业上的来往,诚实无欺是最重要的道德。

除这些以外,还有师生关系,乡傥关系,同学关系等等,任何社会人际关系的道德,一定要奉行五戒中的不妄语戒,才能诚实无欺,今日社会,一再叫著「狼来了!狼来了’的情况,是骗不了多次的。

社会的道德就像这君臣、亲友、夫妻、主仆关系,把人世间关系都调和了。在社会上立身处世有二句话说:‘良禽择木而栖,忠臣择主而侍’。天上的凤凰若无梧桐是不会停下来栖宿的,忠臣不遇明君,连官都不作,所以我们对社会的关系,不管是对长官、老师、朋友、我们要注意要像凤凰般择株而居。亲友则守望相助、尊重推崇。夫妻之间彼此洁身自爱而敬爱有礼,主对仆慰劳奖励,仆对主忠于职守,主要有培养仆人独立经营,自己独当一面之善心,仆有尽力发扬主人事业之忠心。如此,才能造成一个诚实无欺的社会道德风气。

.......

五、归敬三宝的宗教道德

常看到一些人,在这个庙求得不灵,就到别的庙,或者信了这个教,又改信了那个教,像这样是没有宗教道德的。为了自己幸福而杀生拜拜,这也不合乎宗教道德,有病求神明给我健康,没有钱了求神明给我发财,让神明这样忙,这也是不合乎宗教道德。作事情能不能合乎道德,能作不能作,自行决定就好,偏偏要在神明面前占卜问卦,一旦出了问题,便说这是您教我做的,把责任推给神明。

对于信仰的对象,为什么会有朝秦暮楚的做法,或对它种种的要求,除了是欠缺了宗教道德观念,也有认识上的错误。佛陀对于宗教信仰曾经有很开明的指示,他说:不要因为大家这么说就信仰,必须要经过自己理智的抉择,才信仰它。这样的信仰才不会后悔。

佛教的三皈五戒才是合乎宗教道德的信仰,皈依教主佛陀,皈依佛法真理,皈依僧宝师父,这种三皈依的真正意义,除了是确定我们是一位真正的佛教徒,不再改变信仰之外,最主要的是要奉行佛法,皈依三宝的人,虽然不一定要吃素,但是他必须遵守佛陀开示我们做人的基本道德,一共有五条:(一)不随便杀害生命。(二)未经许可,不得擅自取用别人的财物。(三)不得破坏别人家庭的幸福生活,以及别人的贞节情操。(四)不得说谎诈骗及毁谤别人的名誉与信用。(五)不得吸食任何会妨害身体健康及迷失理智的饮料或药物等。

佛陀制定的这五条戒法,是社会上的基本道德,如果人人都能奉行,那么任何人在任何时刻都不怕生命会受到杀害,财物会被偷窃,夫妻情感会被抢夺,名誉信用会被伤害,身体智慧会受到损伤,这是形成安和乐利的社会的基本条件,从这里证明三皈五戒是合乎宗教道德的,他不是信仰了佛陀,就一直要求佛陀,祈祷佛陀能给予什么,而是一心一意的奉行佛陀的教诫,从而获得了身心的健康与家庭的幸福。

虽然对信仰的对象不作要求,但对于自己未来的种种增上,如财富的增加,身体的健康,眷属的和谐,寿命的延长等,是有所要求的,而这种要求也是应从对自己的行为做起的。未来的幸福,包括到来生,未来及来生要比现在种种丰富美好,就必须要能再出生为人或上升天上,佛陀对于出生做人或上升天上,也开示了三个法门,即布施、持戒与禅定,称之为人天三福行。

从布施与持戒(五戒)来说,都是克制自己,利益别人,牺牲自己,福利人群的做法,与一般向神明要求的信仰一比较,更说明了皈依三宝才是真正的宗教道德。布施持戒可以出生为人,若想升天则必须兼修禅定。而这里所说的持戒,除了五戒之外,在心意上要要求自己不贪欲,不嗔怒,不愚痴邪见;在言语上要求自己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等。

宗教的信仰,什么是迷信?什么才是正信?就以上所述皈依三宝,奉行五戒十善的说明,应该可以得到一个合理的判断,信仰的目的是奉行教义,克制自己来升华人格的;发财富贵是从布施奉献做起的,而不是凡事求神问卦或杀生拜拜可得的,所以,能够皈依三宝,奉行五戒十善,不再改变这一信仰,这就合乎宗教的道德。

六、大乘行愿的菩萨道德(佛化的不共道德)

世间的一般善行,总比世间恶行来得好,而佛教所讲的道德,又超过世间的一般善行,那就是大乘行愿的菩萨道德,这是不共世间的最高德行。佛教所讲的慈悲是要无缘大慈,同体大悲。这是学佛的最高行门,没有具备慈悲心,修行任何法门,都不能与菩提心相应的。我们对人行慈悲,都要讲我对您有没有缘,我高兴不高兴,或者想到您将来要如何回报我,但佛教菩萨的道德不讲这个,不管有没有缘,不管你是否会回报我,都愿意行慈悲,我们现在行慈悲,看您可怜就救济您、帮助您。是站在能救济、能帮忙,而您是被救济者被帮忙者,这就是不平等,佛教的慈悲是你的苦就是我的苦,你我是没有差别的。我并没有优越感,这种慈悲跟爱、博爱就不同。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