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正确的八种发心

【然心愿差别,其相乃多,若不指陈,如何趋向。今为大众,略而言之。相有其八,所谓邪,正,真,伪,大,小,偏,圆,是也。云何名为邪正真伪大小偏圆耶。世有行人,一向修行,不究自心,但知

学佛正确的八种发心

【然心愿差别,其相乃多,若不指陈,如何趋向。今为大众,略而言之。相有其八,所谓邪,正,真,伪,大,小,偏,圆,是也。云何名为邪正真伪大小偏圆耶。世有行人,一向修行,不究自心,但知外务。或求利养,或好名闻,或贪现世欲乐,或望未来果报。如是发心,名之为邪。既不求利养名闻,又不贪欲乐果报,唯为生死,为菩提。如是发心,名之为正。】---《劝发菩提心文》

大安法师讲解:

好,请看这一段。上面把发菩提心立坚固愿的重要性作过阐释,下面就从发心立愿的差别形相,来标显出一个大乘行人修行的标准。这一段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常常谈发心,发心的内涵非常广,世间上也讲发心,发求名的心,求利的心,求当官的心,求做善事的心。它也由这个心,立种种的目标,种种的愿。即使修行也有种种不同的动机,所以发心立愿的相状是很多的。

那么到底一个大乘的行人,正确的发心和立愿是什么呢?这就需要善知识给我们特别地开示出来,才能令我们的发心趋向正确的目标。否则我们对自己修行的这一念动机常常会迷惑颠倒,常常会把错误的发心认为是正确的,或者把正确的认为是不正确的,迷惑颠倒。所以省庵大师就特别地谈到这一点,他了解到众生发心立愿的差别相很多,如果不在这里加以指点,陈述出来,行人就不知道如何去趋向正确的发心。

所以就“今为大众,略而言之。相有其八,所谓邪,正,真,伪,大,小,偏,圆,是也。”就是现在在这里,概略地陈述八种发心立愿的形相。这就归纳为四对范畴:邪和正是一对,真伪是一对,大小是一对,偏圆是一对。在这四对中,邪正和真伪这两对是对世间凡夫的发心而言,大小和偏圆是对出世间圣贤的发心而言,其目的都是为凡夫圣贤修行人指示发心修行的标准。

“云何名为邪正真伪大小偏圆耶。”这就来设问,有一种承上启下的作用,来为下面阐述这八种发心的内涵作一个铺垫。说明这八种发心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不正确的。正确的我们可以选择采取,不正确的我们就得放弃。这就是取舍。

下面就具体的对这八种发心,四对范畴作一个非常精练的概述。这种概述一方面是来自于佛典里面,释迦牟尼佛对阎浮提众生的心理、种性和好乐的把握,另一方面也包含着省庵大师对那个时代我们中国众生的一些状况的把握。这两种把握都对于我们众生有普遍的描述和指导意义,乃至于现在我们看来都没有越出这八种发心的范围之外。

好,我们来看第一种,什么叫邪?发邪心,立邪愿的相状:“世有行人,一向修行,不究自心,但知外务。或求利养,或好名闻,或贪现世欲乐,或望未来果报。如是发心,名之为邪。”这是第一种。我们读这些文句,都要把它作为一面镜子,来照照自己,我们自己的发心在这八种里面对号入座,属于哪一类?那么这第一种是邪心邪愿的相状。世间有一类修行人,他也知道修行很可贵,也想走修行的道路,所以他也发心修行。但是他发心修行,一向以来的修行是什么?不了解佛法的真理。

佛法的修行就是修心,要究明自心,我们自心真如自性,具足一切功德。一切圣贤的学问都是在自心上,在销归自性上下功夫。儒家的学说如孔子也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古代的学人,都是为己,为己不是说自己的己,这个己就是自性的明德,都是为了明明德,做这样的学问。孟子也讲做学问是“求其放心”,把放在外面的心求回来,这是在做学问。“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儒家的圣人都把学问放在自心上。那么佛法更是心法,如果不在心地上下功夫,就偏离了佛法修行的轨道。

我们大小乘经典,千经万论,都是在“悉明唯心”,都是在究明我们的心地。现在很多学佛人很可怜,他都不了解自己的心,自心是什么状况,每天心猿意马,没有办法去控制。自己每天打的什么妄想,一概不知道,没有在心性上下过功夫。为什么我们要大家念佛,念佛就是在究明自心。我们的自心无形无相,但如何了解我们的心——你去念佛。

佛号就是实相,借托万德洪名,来显我们的自性,单刀直入,以念佛心入无生忍,开佛知见,这就在究明自心。但你如果不在心性上下功夫,就凭着与生俱来的我执,去追逐外界的事情。我们的心无量劫以来都是奔驰在外面的五欲六尘上的,我们没有一刻的回光返照,安住在我们的自性里面。所以有这么一种修行人,他不在心性上下功夫,只知道驰骋在外面,跟没有学佛的人没有多少差别。

所以“但知外务。”外务有几种呢?这里列出了四个对象:第一是“或求利养”,财利的供养。一切众生都以财物作为他的外务,这是众生贪欲的一个重要的对象——财色名食睡。他虽修行,但他还贪这些利养。我们也看到,很多修行人,包括由修行人所组成的所谓的机构,大多在开庙店,一进去,商业气氛很浓,烧支高香要多少钱?抽个签要多少钱?开个光要多少钱?他整个的就是求利养。这样就使佛门的形象受到很大的伤害。

要知道一个真正的修行人,尤其是出家比丘,如果他真心办道,一定不会饿死的,佛菩萨会给他四事供养的,一切有信心的信众,四众弟子,居士会给他供养的。然而他对这些信不及,他一定要自己去求供养。当他的心去求供养的时候,他就不能究明心地,不能安心在道业上,那整个的他就成了一个公司的职员、老板,是这样的状态。在南方的一些寺院,称寺院的负责人就叫老板,成了一家公司性质的。这是“或求利养”。

第二种是“或好名闻”,好是好乐,他还离不开虚荣。希望到处都知道他的名声,要知名度。这都是虚荣心在作怪。于是他就会搞一些新闻炒作,让很多报纸刊物来登自己的光辉形象,谈自己做了什么什么事。做点小事,都要登报。这都是“或好名闻”。有的修行人可能不好利,但是好名。利放下了,对名的渴望就更大。

第三种“或贪现世欲乐”,贪现世五欲的快乐。要知道五欲:财色名食睡,地狱五条根啊!色声香味触,都是我们轮回的根本。他看不破这些,放不下这些,而且挂着修行人的名义,还要去贪这些世间的快乐。有的人就更讲排场了,出门都要坐名牌的车,如果不坐宝马车,都丢不起这个脸。这是贪世间的快乐,不能淡泊明志啊!他因贪这些,不能淡泊明志,不能少欲知足,他那颗心就安定不下来。世间五欲快乐的滋味很浓,但是他的道味就没有了。第四个“或望未来果报”,他修行是想得到来世的人天福报,或者下辈子做人,能做大官发大财;或者修行想得到上天堂的快乐。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