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云法师:最初的根本佛法(4)

涅槃是修道者在知苦断集后,由修道所证得的解脱境界。它是灭除了烦恼、痛苦、人我、是非、差别、障碍等种种无明,而获得的一种境我一如,超越生死,自由自在,光明幸福的圆满境界。 四、道谛 道,是通达的意思,能

  涅槃是修道者在知苦断集后,由修道所证得的解脱境界。它是灭除了烦恼、痛苦、人我、是非、差别、障碍等种种无明,而获得的一种境我一如,超越生死,自由自在,光明幸福的圆满境界。
  四、道谛
  道,是通达的意思,能通至涅槃,故名为道。道谛就是指从痛苦的此岸到达涅槃的彼岸所必经的道路,也就是证得涅槃的正道,一般指佛陀初转法轮时所开示的八正道。后来佛陀临涅槃时,又加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分等,合称为三十七道品,又称三十七菩提分、三十七助道法。循此三十七法而修,即可以次第趋向菩提,故称为菩提分法。略述如下:
  1.四念处:又称四念住。
  (1)身念处:观此色身皆是不净,即观身不净。
  (2)受念处:观苦乐等感受悉皆是苦,即观受是苦。
  (3)心念处:观此心识生灭无常,即观心无常。
  (4)法念处:观诸法因缘生,无自主性,即观法无我。
  2.四正勤:又称四正断。
  (1)已生恶令永断;犹如除毒蛇。
  (2)未生恶令不生;如预防流水。
  (3)已生善令增长;如溉甘果栽。
  (4)未生善令生起;如钻木出火。
  3.四如意足:又称四神足。
  (1)欲如意足:希慕所修之法能如愿满足。
  (2)精进如意足:于所修之法,专注一心,无有间杂,而能如愿满足。
  (3)念如意足:于所修之法,记忆不忘,如愿满足。
  (4)思惟如意足:心思所修之法,不令忘失,如愿满足。
  4.五根:根,能生之意,此五根能生一切善法。
  (1)信根:笃信正道及助道法,则能生出一切无漏禅定解脱。
  (2)精进根:修于正法,无间无杂。
  (3)念根:于正法记忆不忘。
  (4)定根:摄心不散,一心寂定,是为定根。
  (5)慧根:对于诸法观照明了,是为慧根。
  5.五力:力即作用,五力是指五种能破恶成善的力用。
  (1)信力:信根增长,能破诸疑惑。
  (2)精进力:精进根增长,能破身心懈怠。
  (3)念力:念根增长,能破诸邪念,成就出世正念功德。
  (4)定力:定根增长,破诸乱想,发诸禅定。
  (5)慧力:慧根增长,能遮止三界见思之惑。
  6.七菩提分:
  (1)择法觉分:能拣择诸法的真伪。
  (2)精进觉分:修诸道法,无有间杂。
  (3)喜觉分:契悟真法,心得欢喜。
  (4)除觉分:能断除诸见烦恼。
  (5)舍觉分:能舍离所见念著的境界。
  (6)定觉分:能觉了所发的禅定。
  (7)念觉分:能思惟所修的道法。

  肆.四圣谛的重要
  四圣谛是佛陀初转法轮时所说,临涅槃时又再三叮咛弟子们,于四圣谛有疑惑者,应该速速发问。可见在佛陀的一代时教中,对四圣谛的阐扬是自始至终的。尤其,在初转法轮中,佛陀更三度演说四圣谛的妙义,称为“三转十二相”。
  第一次为“示相转”,将四圣谛的内容定义加以解说,以便弟子了解。内容为“此是苦,逼迫性;此是集,招感性;此是灭,可证性;此是道,可修性。”
  第二次为“劝修转”,劝诱弟子修持四圣谛的法门,以断除烦恼,获得解脱。内容为“此是苦,汝应知;此是集,汝应断;此是灭,汝应证;此是道,汝应修。”
  第三次为“自证转”,佛陀告诉弟子,自己已经证得四圣谛,勉励弟子们只要勇猛精进,必能一样证悟四圣谛。内容为“此是苦,我已知;此是集,我已断;此是灭,我已证;此是道,我已修。”
  从佛陀一再强调四圣谛的事实来看,四圣谛是极具重要性的。四圣谛的内容一如治病的过程:苦,如人患病;集,生病的原因;灭,如病已痊愈;道,如治病的药方。我们学佛,正是为了断除贪、嗔、痴等种种烦恼,而趣向涅槃的境界,所以四圣谛是我们解脱生死的唯一方法。
  兹将“三转十二相”列表如次。

  第三篇 三法印
    壹.三法印的意义
  教主、教徒、教义,是宗教形成的三个条件。世间上每个宗教都认为自己所宣扬的教义是真理,所谓“真理”是有条件的,真理的条件是:1.普遍如此,2.必然如此,3.本来如此,4.永恒如此。
  譬如人有生必有死,中国人如此,外国人也一样,这是普遍如此、必然如此、本来如此、永恒如此的真理。佛教的“三法印”就是合乎这四个条件的真理。三法印为: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
  这是说明宇宙人生现象的三条定律,以此三条定律来“印”证佛法的真伪,就像世间的货物,盖了印鉴的,可以确定它是真货;没有盖印鉴的,便是假货,是冒牌的。所以,三法印可以说是印证佛法的根据;它是识别佛法、非佛法的标准。若与三法印相违的,即使是佛陀亲口所说,也是不了义法;若与三法印相契合的,纵然不是佛陀亲口所说,也可认为是佛法。
  在原始佛教的教理中,三法印是缘起说的思想基础,缘起说是佛陀教法的代表,两者意义相通,同为最初的根本佛法。因此,若能理解三法印,也就能把握佛陀的根本思想了。
  贰.三法印的内容
  三法印的内容,广义而言,是指世间一切幻化的现象。它是原始佛教的基本理论,一切小乘经典都是以“三法印”来印证是否为佛说;大乘经典则以“一实相印”来印证佛法的究竟与否。然而实际上,“一实相印”就是三法印中的“涅槃寂静”,之所以有不同的立名,实在是因为众生的根机有利钝的差别,因此佛陀说法才有广略的方便,而究竟之理只有一个。今就三法印的内容分述如下:
  一、诸行无常
  “诸行”是指一切事物和一切现象。“行”是迁流、转变的意思。《俱舍颂疏》说:“造作、迁流二义名行。”《大乘义章》卷二说:“有为集起,名之曰行。”一切事物与现象都是迁流转变的,所以叫做“行”,这个字本身就包含了无常的意义。“诸行无常”是指世间上一切形形色色的事物,没有一样不是在刹那刹那之间迁流转变,没有一样是常住不变的。因为世间上的一切有为法都是因缘和合而生起,因缘所生的诸法,空无自性,它随著缘聚而生,缘散而灭。譬如有情世间的人有生老病死的现象,器世间的山河大地有成住坏空的演变,心念有生住异灭的变化,因此,一切法在时间上是刹那不住,念念生灭;过去的已灭,未来的未生,现在的即生即灭,它是三世迁流不住的,所以说“无常”。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