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云法师:从教学守道谈禅宗的生活(3)

任何东西不只有物质上的价值,内心的认定更重要。虽是卑微的东西,一滴水、一朵花、一支笔、一张纸,都非常宝贵,你把这许多东西都珍视了,都能惜福结缘了,世间何物不宝贵呢? 有一位七里禅师,在佛殿里打坐参禅,

任何东西不只有物质上的价值,内心的认定更重要。虽是卑微的东西,一滴水、一朵花、一支笔、一张纸,都非常宝贵,你把这许多东西都珍视了,都能惜福结缘了,世间何物不宝贵呢?

有一位七里禅师,在佛殿里打坐参禅,半夜闪进一个强盗,低声叫:‘钱拿来!没有钱要你的命!’

七里禅师不动声色,回答道:‘不要打扰!我在参禅。要钱,钱在佛祖下面的抽屉,自己去拿。’

强盗拉开抽屉,取了钱,正要走,七里禅师说:‘喂!不要通通拿走,留一点,我明天还要买香花供果啦!’

强盗真的依言照办,瞪着眼往外走,正要踏出门,七里禅师又叫住他:‘站住!’

强盗吓了一跳,回过头来,只听七里禅师说道:‘你拿的钱是佛祖的,不向佛祖说声谢谢就要走吗?’

强盗被说动了,就向佛祖点头称谢,一溜烟的逃了。

不久,这个强盗给警察抓了,供认曾经偷了七里禅师的钱。警察带他来让七里禅师指认。七里禅师说:‘没有呀!他没有偷啊!他有向佛祖道谢啊!’

七里禅师爱惜钱,以慈悲心来结缘,这种教学守道的方式感动了那个强盗,从此悔过向善,做了七里禅师的弟子。

禅宗的惜福和结缘常常互为因果,密不可分。有一个公案就说出了福报的因缘:一天,雪峰、岩头、钦山三位禅师结伴行脚,外出教化。他们顺着河流往上走,正商谈如何弘法时,雪峰禅师肚子饿了:‘喂!喂!喂!今天住哪里啊?’

忽然看到河流里有一根青菜叶子,顺着水流下来,钦山指着说:‘你们看:有菜叶飘流下来,可见上游一定有人住,到那边就有饭吃,可以歇脚了。’

岩头凝目注视水里那根菜叶,摇头叹息:‘唉!这上游的人家,连这么一根翠绿的菜叶都不爱惜,竟让它流走,实在可惜。’

雪峰也说道:‘这么不珍惜的人家,不值得教化,我们还是到其它村庄歇脚吧!’

三个人正在你一言、我一语的议论时,上游有一个人“砰砰砰”沿河跑下来,气喘吁吁的一路寻觅什么。禅师问:‘找什么?’

那个人满头大汗停下来:‘我刚才洗菜,不小心一片叶子被水冲下来了,我在找那根菜叶子。’

雪峰禅师三人一听,高兴得哈哈大笑,点头称许:‘这人这么惜福,值得度化,好!我们就到他家弘法挂单吧。’

惜福之人才会多福,佛性即福田。我们的痴福、罪福,不是真福;真福是要像种树、种穀一样,才能福至心灵。临济禅师有一次在山里种松树,黄檗看到了,奇怪的问:

‘山上已有这么多树了,你栽松做什么呢?’‘一与山门做境致,二与后人作标榜。’

禅师们这种不求自利,荫庇天下的胸襟,是济世精神的显露。禅的教学守道,就是从生活中惜福,从结缘来体验,以慈悲为本怀,用智能来引导,提升修持的境界。

惜福、结缘就是禅者学道的生活。

三.从慈悲感化来谈禅宗的教学守道

威名显赫的阿育王是佛教的大护法,也是很虔诚的三宝弟子。有一天,阿育王准备了丰盛的斋饭来供僧。为了礼敬僧宝,阿育王虽然是一国之君,对法师一定要跪拜顶礼如仪。当应供的队伍远远走来时,阿育王看见一个小沙弥也在里面,就有些犹豫了:哟!这么小的孩子,我堂堂国王向他礼拜,成何体统呀?不拜呢,心头又不安,恐怕不合乎佛弟子的规矩。阿育王想了又想,把那个小沙弥请到偏僻的地方顶礼,悄悄跟沙弥说:‘小沙弥!我向你礼拜的事,你千万不能告诉别人喔!’

小沙弥手里捧着钵就跟阿育王讲:‘你看!’

他朝钵上一跳,身形一缩,就跑进钵里去,一会儿又跳出来恢复原状,如此进进出出,出出进进的,把阿育王看得目瞪口呆!小沙弥也学着阿育王的口吻说道:‘大王!刚才你看到的也千万不能告诉别人喔!’

这个沙弥,小小年纪志气高,他以神通教示阿育王,跟国王玩了一场慈悲游戏。禅的教示,不分年纪大小,禅者的教化也不因贵贱而有高低分别。

有一天,云水禅师到一个大富翁家里化缘,被大富翁推拒门外。云水禅师在山上无粮米,大富翁又不肯布施,正不知如何济众办道?走着,走着,看见富翁家的水沟流出许多饭粒,云水禅师觉得很可惜,就每天来捡,捡回去除了自己吃外,吃不完的便晒干,储存起来。

十年后,大富翁家忽然起火,一场熊熊烈焰使大富翁家破人亡,一无所有,不得不四处行乞,狼狈不堪,最后实在走投无路,只得投奔云水禅师的寺庙,哀求禅师收留他:‘恳请和尚慈悲!慈悲!救救我吧!’

云水禅师收留了他,又做饭给他吃,大富翁这一顿饭吃的津津有味,满怀感激:‘师父,好感谢你!’

‘你不必感谢我。这些饭本来就不是我的,是你的,我只是花一点劳力把它捡起,晒干储存起来。正好今天你用得到。’

大富翁深感惭愧,立誓痛改前非,重新做人。所以禅师用慈悲教化来感人,是他们的特长,也是禅师教学守道的特色。

还有一位挑水禅师,教大家禅法一段时间,忽然失踪了,众弟子不知禅师的下落,就四处寻访。有一名弟子寻寻复寻寻,寻到荒郊野外,在一个废桥下发现一些小洞穴,里面有很多乞丐,那个挑水禅师就在乞丐群里。这个弟子又惊又喜的请求:‘师父啊!请您慈悲回去,再开示我们禅法。’

挑水禅师意兴阑珊道:‘唉!光用口讲,讲几千几百次也没有用,你们做不到!’

弟子急忙恳求:‘师父您再教我做什么,我一定做到。’

挑水禅师眼一瞪说:‘好!你在这跟我同住三天,我就传授你禅法。’

弟子一听:三天有什么了不起?为了学禅,就是三年也没关系,于是依约住下来了。

第一天,洞里除了肮脏的满地垃圾,还是肮脏的垃圾,连漱口水都没有,更别说洗澡了。连小便都不知道怎么办。这一天虽然难挨,郤也忍耐下来了。第二天,乞丐寮里,一个老乞丐死了,挑水禅师唤徒弟:‘帮我把老乞丐搬出去埋葬’。这个老乞丐卧病太久,浑身发臭,令人退避三舍,好不容易埋葬完哪里,回来,挑水禅师倒下就睡觉了,徒弟无法忘记腌臜臭味,怎样也睡不着,一夜翻覆不成眠。

第三天早上起来,挑水禅师说:‘我们今天不用乞食啦!老乞丐讨回来的饭菜还没有吃完,就把它当做今天的饮食吧!’

这个徒弟一听,不要说是吃,一想到那种脓疮秽垢的饭菜就想呕吐,腌臜恶臭的气味一直盘旋不去,当下鼓起勇气向挑水禅师说:‘我再也没有办法住下去啦!’

挑水禅师眉一横,眼一瞪:‘所以,你们学不到我的禅法。’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