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修持法辑要—一 海涛 辑
◎《杂阿含•九一经》
1.时有年少婆罗门,名郁阇迦,来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俗人在家,当行几法,得现法安及现法乐?」
2.佛告婆罗门:「有四法,俗人在家,得现法安、现法乐。何等为四?谓方便具足,守护具足,善知识具足,正命具足。
一、何等为方便具足?谓善男子,种种工巧业处,以自营生。谓种田、商贾,或以王事,或以书、疏、算、画。于彼彼工巧业处,精勤修行。是名方便具足。
二、何等为守护具足?
(一)谓善男子所有钱、谷方便所得,自手执作,如法而得,能极守护,不令王、贼、水、火劫夺、漂没,令失。
(二)不善守护者,亡失;不爱念者,辄取及诸灾患所坏。是名善男子不善守护。
三、何等为善知识具足?
(一)若有善男子,不落度、不放逸、不虚妄、不凶险,如是知识,能善安慰。
(二)未生忧苦,能令不生;已生忧苦,能令开觉;未生喜乐,能令速生;已生喜乐,护令不失。是名善男子善知识具足。
四、云何为正命具足?
(一)谓善男子所有钱财,出内称量,周圆掌护,不令多入少出也、多出少入也。如执秤者,少则增之,多则减之,知平而舍。如是善男子称量财物,等入等出;若令入多出少,出多入少。
(二)若善男子无有钱财而广散用,以此生活,人皆名为优昙钵华,无有种子。愚、痴、贪欲,不顾其后。
(三)或有善男子,财物丰多,不能食用,傍人皆言:『是愚痴人,如饿死狗!』是故善男子!所有钱财能自称量,等入等出,是名正命具足。
3.如是婆罗门!四法成就,现法安、现法乐。」 居家修持法辑要—二 海涛 辑 4.婆罗门白佛言:「世尊!在家之人有几法,能令后世安、后世乐?」 5.佛告婆罗门:「在家之人有四法,能令后世安、后世乐。何等为四?谓信具足、戒具足、施具足、慧具足。」 一、何等为信具足?谓善男子于如来所得信敬心,建立信本,非诸天、魔、梵及余世人同法所坏。是名善男子信具足。 二、何等戒具足?谓善男子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是名戒具足。 三、云何施具足?谓善男子离悭妒心,在于居家行解脱施,常自手与,乐修行舍,等心行施。是名善男子施具足。 四、云何为慧具足?谓善男子苦圣谛如实知,集、灭、道圣谛如实知。是名善男子慧具足。 6.若善男子在家行此四法者,能得后世安、后世乐。」 ◎《长阿含•阿 夷经》节录 1.佛告善生:「六损财业者: 一者,耽湎于酒;二者,博戏;三者,放荡; 四者,迷于伎乐;五者,恶友相得;六者,懈堕。是为六损财业。 2.善生!当如饮酒有六失: 一者,失财;二者,生病;三者,鬪诤; 四者,恶名流布;五者,恚怒暴生;六者,智慧日损。善生!若彼长者、长者子饮酒不已,其家产业日日损减。 3.善生!博戏有六失。云何为六? 一者,财产日耗;二者,虽胜生怨;三者,智者所责; 四者,人不敬信;五者,为人疏外;六者,生盗窃心。善生!是为博戏六失。若长者、长者子博戏不已,其家产业日日损减。 4.放荡有六失: 一者,不自护身;二者,不护财货;三者,不护子孙; 四者,常自惊惧;五者,诸苦恶法常自缠身;六者,喜生虚妄。是为放荡六失。若长者、长者子放荡不已,其家财产日日损减。 居家修持法辑要—三 海涛 辑 5.善生!迷于伎乐,复有六失: 一者,求歌;二者,求舞;三者,求琴瑟; 四者,波内卑;五者,多罗盘;六者,首呵那。是为伎乐六失。 6.恶友相得,复有六失: 一者,方便生欺;二者,好喜屏处;三者,诱他家人; 四者,图谋他物;五者,财利自向;六者,好发他过。是为恶友六失。若长者、长者子习恶友不已,其家财产日日损减。 7.懈堕有六失: 一者,富乐不肯作务;二者,贫穷不肯勤修; 三者,寒时不肯勤修;四者,热时不肯勤修;五者,时早不肯勤修;六者,时晚不肯勤修。是为懈堕六失。 ◎《大宝积经.郁伽长者会》节录 1.(佛告)长者!在家菩萨于自子所不应极爱。长者!若于子所生于极爱,非他人所则为自毁,应以三法而自呵责。何等三? 一、菩提道是平等之心,非不平等心; 二、菩提道是正行,所得非是邪行; 三、菩提道是无异行得,非杂行得。 2.复应呵己心,于自子所,生怨家想、恶知识想、非善知识想,违逆佛智平等之慈,害我善根。彼应随处自调于心,如爱其子,一切亦然;如爱自身,一切亦然。 3.应修是观:「我异处来,子异处来。何以故?一切众生曾为我子,我亦是彼诸众生子。」 4.终不生念:「我子,彼非!何以故?去至六趣而复为怨,或复为子,我其当作等亲、非亲。我以何故于其所亲倍生爱与,于非亲所一切不与? 5.我若生于爱、不爱心,不于非亲所一切不与。我若生于爱、不爱心不能趣法。何以故?不等之行,至不等处;行平等行,至于等处。我不应行是不等行!我学等心一切众生,疾至一切智。」 居家修持法辑要—四 海涛 辑 6.长者!在家菩萨于诸财物不生我所想、摄护想,不系于彼,不想、不爱,不生结使。 7.复次长者!在家菩萨若有乞者来至其所,有所求索,随所施财,应至心念:「我所施财及不施财俱当散灭,不满所愿,必当归死。我不舍财,财当舍我。我今当舍,令作坚财,然后乃死。舍此财已,死时无恨,欢喜无悔。」 8.若不能施,应以四事白于乞者:「今我力劣,善根未熟,于大乘中我是初行,其心未堪自在行施,我是着相,住我、我所。善大丈夫!今向汝悔,勿生嫌恨!我当如是勤行精进,满足一切众生所愿。」长者!在家菩萨应当如是白于乞者。 9.复次长者!在家菩萨闻过去佛语,若不值佛及与圣僧,彼应敬礼十方诸佛,诸佛本行乃至成佛悉生随喜。如是昼夜各三时,净身、口、意业,净于慈善,具足惭愧,清净之服。 10.所集善根以菩提心而生随喜,柔软善作,恭敬断慢,修行三分,诵三分法,专心悔过诸不善业,更不造新,一切福业悉生随喜,集满相好,劝请诸佛转于*轮,于说悉受持一切法,愿佛久寿,增长善根,令我国土亦复如是。 ◎孝养父母 1.时毕陵伽婆蹉父母贫穷,欲以衣供养而不敢,以是白佛。佛以是集比丘僧,告诸比丘:「若人百年之中,右肩担父,左肩担母,于上大小便利,极世珍奇衣食供养,犹不能报须臾之恩!从今听诸比丘尽心尽寿供养父母,若不供养得重罪!」《五分律》节录 2.父母于子有大劳苦,护持长养资以乳哺,赡部洲中为教导者。假使其子一肩持母,一肩持父,经于百年不生疲倦,或满此大地末尼、真珠、琉璃、珂贝、珊瑚、玛瑙、金、银、璧玉、牟萨罗宝、赤珠、右旋。如是诸宝咸持供养,令得富乐,或居尊位,虽作此事亦未能报父母之恩。若其父母无信心者,令住正信;若无戒者,令住禁戒;若性悭者,令行惠施;无智慧者,令起智慧。子能如是于父母处善巧劝喻,令安住者,方曰报恩。《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节录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