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者大师的般舟三昧思想(姚长寿)(2)

(三)境界逼迫障。行人于修定中身或时卒痛,见无头者无眼目者,或见火来烧身等恶诸相,由此行人惊怖苦恼而不得三昧现前。此时当念法身佛,念法性平等,不生不灭,空寂无物,所以亦无外境,既无外境,何来逼迫之相。

  (三)境界逼迫障。行人于修定中身或时卒痛,见无头者无眼目者,或见火来烧身等恶诸相,由此行人惊怖苦恼而不得三昧现前。此时当念法身佛,念法性平等,不生不灭,空寂无物,所以亦无外境,既无外境,何来逼迫之相。此时若念色身的三十二相,则为更取相而狂乱其心,所以通过法性空的念法身佛,则能灭除重罪。[9]
  以上是《次第禅门》内方便中所见念佛三昧。这是开发宿世善根以得大乘禅的一种方便行,也是消灭罪障的一种对治法。这一学说亦见于《六妙法门》。在《六妙法门》第四对治六妙门中,智者大师举了净门中的念三身佛。[10]这里的净门是指六妙门中最高的法门,体识一切诸法本性清净,与无作三昧相应,由此二乘人证得涅槃,菩萨具足十信心,而生九种大禅。
  念佛三昧是五停心观或五门禅的一种。这种禅观见于鸠摩罗什所译的《坐禅三昧经》、《禅秘要法经》、《思惟略要法》,昙摩密多译《五门禅经要用法》之中。智者大师在他的止观学说中采纳的这种念佛观,可能就是这些五门禅在当时流行实修以后经他整理归纳所成之物。比如《禅秘要法经》中说,精通禅定的禅难提比丘,因为业障,虽一心系念,所期境界不得现前,而问世尊消灭罪障、破除邪见杀生等烦恼障的方法。世尊说多罪业者应修习念佛,一心念佛即能消除业障、报障、烦恼障,并为他说示了详细的念佛方法。[11]《坐禅三昧经》中也说到对治等分行及重罪人当行念佛三昧。[12]至于念佛观的具体方法,据《禅秘要法经》说,首先从观佛像开始,即用顺逆两种方法,一心观察佛的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然后观察从每—项好中发出的无量光明,由一佛而二佛乃至十方诸佛。通过忏悔和观佛并进而消除罪障,从而心意泰然而得念佛三昧。除了这些诸禅经中所说的小乘禅法的念佛观之外,还有一些大乘念佛观的内容,比如《坐禅三昧经》中说,行人消灭罪障得此三昧,十方三世诸佛悉在心内现前,念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法等诸佛无量功德,进而当立三种誓愿,即必得佛身佛功德,持过去现在一切福德而求佛道、立大悲心度脱一切众生使得佛道、而念此誓愿,这就是菩萨的念佛三昧。[13]而《思维略要法》中则说从修生身观进而修法身观,当得无生法忍。[14]其他如《十住毗婆沙论》、《大智度论》中也都有讲述作为菩萨禅的念佛三昧的。[15]所以从念佛相好开始的念佛观,本来的目的是作为灭除行人罪障的对治法、助道法而被广泛采用,而智者大师把它纳入大乘观法之中,逐渐向无生法忍的法身观发展,以期达到空慧的诸法实相观的观法。
  《次第禅门》这中对般舟三昧的具体行相证果等虽然没有具体说明,但提到了般舟三昧之名,说是世间上上禅、菩萨禅,[16]对于般舟三昧的具体论述,则有待于智者大师的后期著作《摩诃止观》了。
  
  二、《摩诃止观》中的般舟三昧
  
  智者大师在《摩诃止观》中提出了四种三昧,即将诸经典中所见的禅三昧,从身仪上分为常坐、常行、半行半坐、非行非坐四中三昧,从行法上分为—行、般舟、方等法华、随自意四种三昧。常行三昧即般舟三昧,其内容构成分为方法和劝修二科。 方法中又分开遮、口说默、意止观三段。首先严饰道场,安置本尊阿弥陀佛像,以九十日为一期,专事行旋,这是开许身业的条件。 然后同以九十日为期或口唱阿弥陀佛名号,或心念阿弥陀佛,或唱念俱运,或先念后唱,或先唱后念,无休息时, 总之步步声声念念唯在阿弥陀佛, 这是口业的规定。最后仍以九十日为期,从顺逆两方来观阿弥陀佛的色身三十相,应持空假中三观的立场,这是按一心三观原理制定的意业的行法。[17]
  《摩诃止观》中说般舟三昧的依据是《般舟三昧经》。[18]实际上严格地说应该是,般舟三昧依据的是支娄迦谶译三卷本《般舟三昧经》和一卷本《般舟三昧经》、鸠摩罗什译《十住毗婆沙论》。现对照如下:
  (1)《摩诃止观》(《大正藏》卷46):“此法出般舟三昧经,翻为佛立。佛立有三义。一、佛威力,二、三昧力,三、行者本功德力。能于定中见十方现在佛在其前立,如明眼人清夜观星,见十方佛亦如十多,故名佛立三昧”(12a)。
  《般舟三昧经》(三卷本,《大正藏》卷十三)则作:“是三昧名现在佛悉在前立三昧”(904b)。“是三昧佛力所成,持佛威神,于三昧中立者,有三事,持佛威神力,持佛三昧力,持本功德力。用是三事,故得见佛”(905c)。“明眼人夜半视星宿见星其众多(中略)于三昧中(中略)悉见诸佛”(906b)。
  (2)《摩诃止观》:“《十住毗婆沙论》偈云:是三昧住处,小中多差别,如是种种相,应亦须议论。住处者,或于初禅二三四中间,发是势力,能生三昧,故名住处。初禅少,二禅中,三四多。或少时住名少,或见世界少,或见佛少故名少。中多亦如是”(12a)。
  《十住毗婆沙论》(《大正藏》卷二十六)则作:“是三昧住处,少中多差别,如是种种相,皆当须论义”(88b)。“是三昧住处,少相中相多相,如是等应分别,知是事应当解释。住处者,是三昧或于初禅可得,或于二禅或第三禅或第四禅可得。或初禅中间得势力,能生是三昧。或少者,人势力少,故名为少。又少时住,故名为少。又见少佛世界,故名为少。中多亦如是”(88b)。
  (3)《摩诃止观》:“身开常行。行此法时,避恶善知识及痴人亲属乡里,常独处止,不得希望他人有所求索。常乞食,不受别请。严饰道场,备诸供距,香肴甘果。盥沐其身,左右出入,改换衣服”(12b)。
  《般舟三昧经》则作:“避恶知识近善知识(中略)身避亲属离乡里”(904bc)。“常乐独处止,不惜身命,不得希望人所索。常行乞食,不受请”(一卷本901a)。“长念供养,当供养于佛,花香捣香,饭食具足”(906b)。
  (4)《摩诃止观》:“九十日为一期。须明师善内外律,能开除妨碍于所闻三昧处。如视世尊,不谦不恚,不见短长,当割肌肉供养师,况复余耶。承事师如仆奉大家。若于师生恶,求是三昧终难得。”(12b)。
  《般舟三昧经》则作:“所视师当如佛(中略)菩萨于善师有慎恚,有持善师短视善师不如佛者,得三昧难”(906b)。
  (5)《摩诃止观》:“须外护如母养子,须同行如共涉险,须要期誓愿,使我筋骨枯朽,学是三昧不得,终不休息。起大信,无能坏者。起大精进,无能及者。所入智,无能逮者。常与善师从事”(12b)。
  《般舟三昧经》则作:“自念使我筋骨髓内皆使枯腐,学是三昧终不懈怠”(909c)。“菩萨有四事法疾逮得三昧。何等为四:一者所信无有能坏者,二者精进无有能逮者,三者所入智慧无有能及者,四者常与善师从事”(906a)。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