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临终一念与转生的生命形式对应 “临终一念”对轮回的影响又是如何展开的呢?当我们仔细揣摩阿耆达王转世为蛇等几个临终一念的故事时,就会发现,临终的心念与转生的生命形式的相应,才是这几个故事的重点。比如蛇喻嗔心很重,所以阿耆达王临终的嗔心导致了他的心的状态与蛇相感应,于是投生为蛇。又比如爱酪沙弥由于对奶酪起了贪心,与吃酪的虫子相应,于是投生变成了食酪的虫子。还有妇人渡河的故事,由于妇人临终时刻还挂念着要从河中捞起溺水的儿子,于是临终一念保持了慈心,因此“以慈心故,得生天上”[26]。因此,临终的心念如果是善的,那么这种善心是与上界的众生相一致,就会生到上界;反之,如果临终的心念是恶的,那么这一念心就会与下界的恶道众生相一致,就会生到下界。应该说临终心念与转生的生命形式相应这个解释才更贴合上述阿耆达王等几个故事中的“临终一念”原理所在。而这种思想我们也可以从《长阿含经》的记载中得到印证: (佛):云何,婆悉咤,梵天有恚心耶,无恚心耶? (婆悉咤)答曰:无恚心也。 又问:三明婆罗门有恚心,无恚心耶? 答曰:有恚心。 (佛):婆悉咤,梵天无恚心,三明婆罗门有恚心。有恚心,无恚心不共同,不俱解脱,不相趣向,是故梵天,婆罗门不共同也。 …… (佛)又问:行慈比丘有恚心,无恚心耶? 答曰:无恚心。 佛言:梵天无恚心,行慈比丘无恚心。无恚心,无恚心同趣,同解脱。是故梵天,比丘俱共同也。[27] 这是佛在与弟子婆悉咤讨论三明婆罗门(外道)与行慈比丘到底谁死后才能升入梵天的对话,原文比较了恚心、嗔心、恨心等一系列心态,由于行慈比丘与梵天的心相一致,所以当然是行慈比丘死后升入梵天。从此我们可以看出佛教早期就有心与某界相应则死后就会生到那一界的思想。所以我国天台宗祖师智者大师在解释临终一念往生净土的原理时说:“临终在定之心,即净土受生之心。” [28]这也是就临终心与转生之界的心相一致来说的。 这种临终心与转生的世界相一致的理论需要两个基础,其一是佛教的世界划分与心有着对应的关系,比如欲界的划分是依据欲望,是指受欲望支配和煎熬的生物的居住地;而色界与无色界的划分是依据禅定的境界,比如色界的四禅十七天就是根据四禅定果的次第来划分的,无色界则是根据四无色定来划分的。显然三界的划分就有明显的以心为依据的特点。第二个基础就是“临终一念”与投生的初心符合等无间缘,如《舍利弗阿毗昙论》中说的“此最后识灭,初识续余道生。最后识灭已,初识即生,无有中间。喻如影移日续日移影续,影之与日无有中间。”[29]这样才能保证临终心与投生心的一致性,才能如《杂阿含经》所说的:“善心命终,后世续善”。[30]从这我们也可以理解为什么净土的往生并不强调中阴这一阶段,比如袾宏在《答净土四十八问》中说到:“若使临终克念,生或可期;待乎中阴发心,势已无及”。[31]如有的佛教部派认为中阴为死后必须经历的一阶段,则临终一念的决定转生则有些难以理解了,这也是该理论的局限所在。 (四)临终一念与业力的调和 在临终心与转生界相应的理论中我们不能直接看到业力的作用,似乎整个过程只有心在起作用,那么业力与心念在这一理论中又是怎样平衡的呢?业力是否被这种理论抛弃了呢?我们如果从心与业力的密切关系上来思考则更容易理解这个理论。心是业力造作的原因,二者本来就有着密切的关系。这种思想再进一步发展就会导致二者之间边界的进一步模糊,如部派佛教的经量部则认为“表无表业,无实体性”,“身语意业,皆是一思”[32]。根据经量部的这种理论,一念也就是长时间积攒的业力之表现,临终一念决定同时也能够满足业力的决定,二者是不异的。于是“业积如山”也不需多劫偿还,“百年闇室,一灯能灭”[33],“临终一念”顿超终身行力,这些都能够在思与业的统一中找到完美的依据。但是思与业的统一仅仅是部分部派佛教的观点,“临终一念”需要一种适应性更广泛的基础。 在佛教的经典以及大德的论述中多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调和“临终一念”与业力的。在《芯悠┯鳌分薪彩隽苏庋桓龉适拢跷嗽黾庸缆蛄宋灏倨ヂ恚捎谧苁敲挥姓绞戮腿谜馕灏倨ヂ砝蠢ィ怯捎谡馕灏倨ヂ沓な奔涞睦ィ且丫煜ち俗Φ牟阶樱搅松险匠《缘惺彼且沧Φ淖撸谑谴蟀堋K宰詈笞芙岬溃合胍傲倜帐毙穆聿宦摇本托枰绞薄暗髦毙穆怼保绻荒芷绞薄暗髦毙穆怼保敲础八涝糇渲粒穆砼袒刂詹蝗缫狻!盵34]这种理论在局部承认了心念的临终决定作用,但从更大的角度来看“临终一念”也是由平时的业力所决定的。也就是业力决定“临终一念”,“临终一念”决定轮回。 我国的净土宗高僧对此所持观点也与上述《芯悠┯鳌分泄适孪嗤侨衔淙涣僦盏男哪罹龆ㄍ姆较颍橇僦盏男哪钣胪庠狄彩怯捎诙嗌囊盗龆ǖ模僦盏囊桓雠既坏木龆ㄊ录雌鹄磁既唬导噬弦彩怯梢盗ψ钪站龆ǖ模热缬烂餮邮俅笫υ凇锻蛏仆榧肪砩纤担骸傲僦胀嫡纤#帜阎灯渖朴眩缁鸨破龋畈怀伞:我怨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