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无量光佛教网 > 佛学网摘 >

了凡四次改变命运的事迹——益西彭措堪布讲授

学佛网摘站---学佛网,佛,阿弥陀佛,在线念经,在线念佛,念佛,在线诵经堂,在线念佛堂,在线修行,法宝流通,佛教博客,佛网导航,净土,西方极乐世界,净空法师



      第一次改变命运——科举高中:

      到明年礼部考科举,孔先生算该第三,忽考第一;其言不验,而秋闱14 中式15 矣。

      到了第二年礼部考科举,孔先生算他应当考第三名,这一次忽然考了第一,原先的预言不应验了。到秋天考试,他就考中了。

      这是了凡第一次突破了定数,以前完全随宿业流转,被命数控制,自从改过自新以后,命运开始潜移默变,积聚到一定程度,就显现出大的变相。

      然行义未纯,检身多误;或见善而行之不勇,或救人而心常自疑;

      了凡初期修身,也是“行义未纯,检身多误”,就是作事不能完全如法,检查自身的行为多有过失。比如,见善本该欢喜行持,却提不起心力,退缩怯懦。或者救人时,心里常常犹豫。

      我们也有这样的现象,义所当为的事,往往原谅自己,不去实行;应当挺身而出的事,为了顾全自己,往往退缩在后;该做的善不能实行,该圆满的善不能圆满,该坚持的善半途而废,都表示向善的心力不够。

      或身勉为善,而口有过言;或醒时操持,而醉后放逸;以过折功,日常虚度。

      或者,身体很努力行善,口上却犯过失;或者,清醒时能把持,醉了又开始放逸。这样,以过折功,没有积到大的功德,日常还是虚度。

      改过的初期,心力不强,往往善恶夹杂,这是正常现象。到了这个关口时,不能放弃,还是要坚持。能过了这一关,以后善会修得越来越纯,恶会越来越少。改造自身必然有这样的过程。了凡也不是一越而变成纯善的人,最初他也有困惑、犹豫和夹杂。

      
自己巳岁(1569年)发愿,直至己卯岁(1579年),历十余年,而三千善行始完。

      这是他立命的第一个阶段,从发愿到完成,经过十多年才完成三千件善行,平均每天一件善行都不到。他的可贵之处是有长远心,始终不放弃。如果最初放弃,就不会有后来的转变。任何学习都有由生转熟的过程,最初很缓慢,需要逐渐地串习。能否最后成就,就看有没有恒心。持之以恒,非常重要。

      第二次改变命运——喜生贵子:

      
时方从李渐庵入关,未及回向。庚辰(1580年)南还,始请性空、慧空诸上人,就东塔禅堂回向。

      当时了凡正随从李渐庵入关,三千善行没有及时回向。等到庚辰年南还时,才迎请性空、慧空诸上人在东塔禅堂回向善根。

      
遂起求子愿,亦许行三千善事。辛巳(1581年)生男天启。

      然后又起求子的愿,了凡知道,没有积善,福报也不会凭空降临,所以他为了求子,又许愿做三千件善事。这个愿一发,一年左右就生了一个男孩。

      所以发愿是有力量的,但愿也不能空发,了凡发愿之后,是实实在在地以行填愿,没有一点虚假。

      
余行一事,随以笔记;汝母不能书,每行一事,辄用鹅毛管,印一朱圈于历日之上。或施食贫人,或买放生命,一日有多至十余圈者。

      了凡每做一件善事,都随时用笔记下来,他的夫人不会写字,每做一件,就用鹅毛管在日历上印一个红圈。有时对穷人布施饮食,有时放生,一天做得多时,有十多圈。

      同样是三千善行,原来需要做十年,现在不到四年就圆满了,可见了凡行善越来越纯熟,速度越来越快。这种进步来自练习。

      有人问:行善也需要练习吗?确实需要练习。不练习的话,近在眼前的善事,心也不习惯缘着善事转,只会呆呆地坐着,没反应。但是做久了,习以成性,心自然处处缘着善转。比如,商人天天想钱,看到有钱可赚,自己会往那方面考虑。但是没有经商习气的人在这方面脑筋动也不动。从这个现象可以看出串习的重要。行善上多想多串习,也会越做越广,越做越深,坚持下去,就有极好的效果。原来一天一件也做不到,现在能做十多件,原来无事可做,现在拈来就是。这就是习惯成自然的道理!

      那么,怎么才有力量呢?由衷而发的善心有力量。所以不要压抑善心,要把善的力量发挥出来,世界上哪里会找不到善事做呢?只是自己不肯做而已。在普贤菩萨的境界里,佛刹极微尘数的世界全是他的道场,没有一处不可以利益众生,可以对花草树木发善心,可以慈爱动物,可以慈爱一切人,善事随时随地可以做,世上有无数众生的需要帮助,不必要拘泥在一个地方。

      善法需要不间断、殷重地作,我们应当把行善定为日常功课,其它不是我们的工作,行善是我们的工作,对世间八法不必要用心思维,对行善却要时时思惟。能天天坚持行善,个个都会变成大善人,最后会成佛成菩萨。十善业道就像大地,一切草木、城市、高山都是依靠大地而存在的,同样,一切人天道、声缘道、菩萨道都建立在十善业道的基础上。所以念念为善是修行最初的基础。

      至癸未(1583年)八月,三千之数已满。复请性空辈,就家庭回向。

      到了癸未年的八月,三千善行终于圆满了,了凡又请性空等人,在自己的家里回向。

      第三次改变命运——获大功名:

      
九月十三日,复起求中进士愿,许行善事一万条,丙戌(1586年)登第,授宝坻知县。

      第三阶段他又许了中进士的愿。进士相当于现在的博士学位,没有大福报不可能在朝廷考试中入选为进士,所以他更勇猛地发愿行善一万条。善恶报应,如影随形,不久他就登第了,被授予宝坻知县的官职。(善能使人上升到善妙的地位,除了善,不会有其它因缘使生命提升。佛是怎么成就的呢?佛是以无量无边的阿僧祇因缘,以大悲心利益众生而成就的。菩萨、阿罗汉、人天也是行善而成就,善的境界有高下,依善而成就则没有差别。所以,行善才是向上。人的一生很短暂,不能无意义地消耗,这一生纵然不能成就圣果,也要有所增上。而要增上,就一定要改过迁善。)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