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无量光佛教网 > 佛学网摘 >

彻庸禅师与妙峰山(2)

这是一首借圣记来写彻庸禅师的诗,把彻庸禅师比作德云比丘,描写彻庸禅师就如同当年善财童子参德云比丘一样,在别峰野径上经行,就如同烟水茫茫,神龙见尾不见首的情景,借比喻彻庸禅师道行深不可测。只有用恭敬心

这是一首借圣记来写彻庸禅师的诗,把彻庸禅师比作德云比丘,描写彻庸禅师就如同当年善财童子参德云比丘一样,在别峰野径上经行,就如同烟水茫茫,神龙见尾不见首的情景,借比喻彻庸禅师道行深不可测。只有用恭敬心去对待,就体会到如同清凉一般给人慈祥清凉的禅思。在这首诗中,再次把彻庸禅师比作德云比丘,而彻庸禅师的弟子无住禅师也是一位见道的行者,更直接地书匾直称其师为“德云示现”。就云游天下的徐霞客也来到妙峰山,虽未见到彻庸禅师,而且只在山上住了三日,但他留在妙峰山的诗句中也表达了对彻庸禅师道风的敬仰。如同诗中云:

路织千山积翠连,穷边欲尽到天边。

风留古德去还在,界僻诸天月正悬。

狮窟吼风随法鼓,龙泉喷玉获金莲。

我来万里瞻慈筏,一榻三生岂偶然。

徐霞客直接用诗表达对彻庸禅师的赞叹,称号彻庸禅师在妙峰山上作狮子吼,大击法鼓,作慈航普渡的大舟,并借妙峰一景“龙喷珠”来喻如金莲出水一般可贵稀有,难寻难遇,也表达自己能从万里来到妙峰山朝圣,并非偶然,或许与妙峰山有宿缘,或与彻庸禅师有缘。故明进士范允临在《戈允禄邀彻庸禅师过江南》诗中云:

倦卧耆阇峰顶云,呼船闲立楚江濆。

爱师任运如湘月,影入千江体不分。

这是一首赞叹彻庸禅师在禅思中境界的描写,借景写人,把彻庸禅师在道行上的任用自如,心体不二的描写通过与月、与江相生相合,彼此不分,意境更为深远。

彻庸禅师不论是在道业上,或是文采上都给妙峰山带来了难以评价的影响力,使山名在外远播,并非现在这种情形,冷落于山野之中。它的历史曾在彻庸禅师的影响下辉 煌过二百余年,据考当时有住僧三百余人。依照现存的文物古迹的痕迹,可能通过崇桢庚午翰林院王锡衮书“德云寺”。崇桢葵未,镇守滇南的黔国公沐天波书的“万法不二”。嘉庆庚申云南巡抚初彭龄书“鹫岭慈云”。嘉庆大学士黄童书“滇西胜刹”等具有极高文物价值的书法艺术以及楹联来品味,就可以想象到当年的妙峰山和彻庸禅师给世人的影响力。彻庸禅师一生中著有《曹溪一滴》、《响谷集》、《梦语摘要》、《语录》等书留世。正如他留与世人的世偈一样,“生也如此、死也如此、梦幻空花、物恒随顺常如此”般随缘兴盛、起伏。妙峰山亦复如此也。(信息来源:香港宝莲禅寺)

编辑:明蓝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分隔线----------------------------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