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云:“人身难得,佛法难闻”。庆幸,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己闻。 佛陀所说的教法,其义深广,闻后依法而行,便可知悟去迷。总括佛陀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教法,归纳为三藏十二部。因众生的根机不同,亦分为大小二乘。法无大小因人而异,所以上根利器的众生于中得大利、证菩提;下根钝智的众生于中亦获其利,得受用。 《禅林宝训》不是佛说,不是经,更不是律。而是记载东土古代高僧大德修行的经过及证悟之后的心声,也是古圣先贤抚育后来学佛者的一片真挚之情,发自肺腑真诚的语言。借此期望后来学佛者能效仿古圣先贤,精勤修学,作止任灭,止观定慧,成就道业普利群生。 由于障深慧浅,虽就听闻,却获益不深,今以短浅的认识,谈谈该书对我的几点启示: 一、人生在世,道德为本 佛日契嵩禅师说:“世间最尊贵的莫过于道,最好的莫过于德。道,是仁心所向的道路;德,是德行崇高的表现。”仔细想想:难道不是吗?做为人天师表的僧人来说,没有道德,自己尚不能弃恶向善,悟正理,行正行,还能了脱生死,度化他人吗?所以,我们先要坚固自己的道心,培养自身的素质(德行),使其合乎正道,不敢自他俱误。 圆通法秀禅师曾说:“做为一个人来讲,自己的身心未能端正,而却要求人家端正,这叫失德;自己不去用功修行,自家身心不恭谨,而叫他人恭谨,这叫悖礼。”身为人天师表,若如此,那么将何以为后世立下示范。以身表法呢?故此我们先要以道德为根本,然后求佛道,觅菩提。 二、修学善法,以恒为贵 明教嵩禅师说:“我们现在求学,要想求得超凡入圣的境地,实在很难,这决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成办的事情,要有白天学不够到晚上继续学的精神。”现世众生急于求成,都想找一条成功的捷径,殊不知凡事的成就,皆需众缘具足,若不去劳作。怎会有收获呢?因此在我们未成就以前,要昼夜行持,以自身的努力,佛菩萨的加持,期愿学有所成,修有所得。 大觉涟和尚说:“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一块晶莹皎美的玉能玲珑浮凸,光滑可爱,要经过人工开凿雕刻的细致功夫,方堪成为美器;而人呢?与玉何尝两样,不去修学,磨炼,怎能成为大器。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不知难而退,专精不废,方能荷担如来家业,延续佛陀法身慧命。 三、言行忠诚,直心道场 白云守端禅师对无为居士杨杰说:“可言不可行,不若勿言;可行不可言,不若不行。”短短数语,道出了我们平日言行的规则。如果只能说到却做不到,妄费口舌引人生恼,纵然讲的天花乱坠,口若悬河,于道又有何益呢?讲话并不是仅仅为了彰显道理,娓娓动听,关键是要启发听者。使未悟正道者令悟入正道,未成就道业者令成就道业;如果能做却与所说的相违背,如此心口不一,行意相违,于道还是没有帮助。其实实行并不是单单独善其身,做好本务,而是要训诲将来的学者,使见者或益,未成就者令成就,已成就者令增上。 另外,我们要以正直心来做道场,勇于改过,居必择处,游必就士。如灵源禅师与二僧到城里去玩,很晚时才回来,晦堂禅师问到何处?灵源自感不对,不敢直说,就随口说到大宁寺,所以回来晚了。当时同学道友死心禅师见其扯谎,就以直言相呵:“参禅念佛目的是为了了生脱死。故要老实才对,那么首先要说实话,要正语,不诳语。”灵源听后不但不怪罪死心禅师多嘴,反而自惭改过。“明师难遇,知识难得”,看看古德,想想我等,于罪不认,于错还行。应以正直、平等、无私的心来勇猛精进,才不负师友、信施护法的恩德。 四、合理便做,合道便行 真净文和尚对王荆公说:“日用是处力行,非则固止之,不应以难移其志。”与道相应,善的事,我们要尽力去做,假若是违背道理的事,不但不可以行,而且要立即停止。不尔,与道背驰,劳而无得。学佛之人要有正信,才能有正解、正行、正证。 法演禅师说:“古人乐闻己过,喜于为善。”知过方能改过,不知自己的过错,自以为是,恃能自居。在道业未成,生死未了之前须喜改已过,乐做世出世间的一切善事,具足资粮,功圆德满,道业自然必定成就。 五、须识因果,勿失灵种 英邵武禅师常常看到学佛求道的人,有不少恣意放肆,忘失本务,贪爱种种,不怕罪业,不畏因果,不禁长叹:“人生在世终日为尘事劳碌,像过往的旅客,一时寄居客栈;又如水上的小船暂停岸边,今日停泊明日又去……。”不妨想想,一个人蒙昧良心去非分的贪求,不识清廉,不知羞耻,自甘下流做违背修行人本分的事,沾污渎染先佛祖师的清誉,枉费他们教化的苦心。要知:“假使百千劫,所做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做为一个佛子应助佛扬化,使衲子回心向道,移风易俗。 真净文和尚住持归宗寺的时候,见到外出化缘的僧人回来交纳所化,金银、米谷、锦布缎帛堆积如山。如一般道德不高,不明因果的住持见了会眉开眼笑,欢喜异常。而他呢?叹息说:“这么多的东西,都是信心施主的膏血,我见此惭愧不安,我有何德何能来受此信施。”古德尚如此,我等应如何去行?施主一粒米,大如须弥山,吃了不了道,要披毛戴角还啊! 看了古德的言语行为,为他们的高尚节操而感动,同时也为自己的种种不肖行为而惭愧。他们深修禅理,彻悟人生。他们的人格风范如高大的树一样让人瞻仰:他们的道德精神又如林木一样深密可观。他们奉道德为至宝,要人们找回本自的真心(人人本具的佛性),训海世人如法修行,依律而止的教言是何等的珍贵,是何等的发人深思,我们怎能忽视它?我们岂可放过它? 老实参禅念佛,启开思想的心扉,以古圣先贤的示范作为座右铭,务祈行不逾矩,融古人的话为自己的话,通古德胸中的大志为自己的大志。惟如此方能做好一个出家人;惟如此才是一个脚踏实地的学佛者。(信息来源:摘自《广东佛教》) 编辑:明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