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您念佛时,不妨观照心念,看它是念“佛”,还是在念“妄”?除了一句佛号,它念均是妄念。参禅打坐时专不专一,打妄想了吗?心念是否散乱?行走坐卧,吃喝拉撒劳作……都可参禅,心系一处不要分别。 世间事都有它对立统一的一面,相互渗透交杂,要想找出“纯粹”,是不可能的!都是相对而和合成立的,所谓万法“因缘生”。 佛法本身有着双重性,一个是基于假名上的佛法,一个是不可言说的真实本意的佛法。两者的关系并不矛盾,终究都是佛法。真实本意的佛法,要靠无常假名有相的佛法来体现表达。但名相上的佛法并不能完全等同真实的佛法,它只是佛法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佛陀的教化,亦是指月之手。且教化的内容是契机而说,是针对某一类根性众生方便而说,因此才有了名相的佛法,而实质的真性佛法,正如释尊临灭度时所言“无一字可说”! 佛陀教育号称有八万四千法门(方法),用来接引不同根器的众生,皆是出于佛陀的慈悲与方便。不论是那个宗派,都只是个舟筏化城,是帮助我们方便渡生死苦海的工具而已,到达了彼岸就要舍弃,要不,便会成为通往正等正觉道路上的负担、包袱。(《金刚经》中云,未至彼岸时万不可丢!) 即有舟筏,就有舟筏的用处和存在的道理。其主要作用就是为大家提供一个他力(外在)的方便,借此方便成熟到彼岸的缘。所以权且假以名相,而不从本质真实性出发直接就说“缘起性空,依缘生灭”,这是在没有到达彼岸前所需要的。 作为八万四千法门之一的净土宗,是乘阿弥陀佛的伟大愿力,为广大的众生提供了一个可以带业往生的净土世界,籍此慈航大舟接引十方广大的众生到那里安心地深造、进修。 这个娑婆世界缘恶,只有极少数的上根众生能证入正等正觉,一生成佛几不可能。佛陀深知众生的根性,所以慈悲开示此法门,鼓励众生求生西方净土。在他力(阿弥陀佛的愿力)与自力(自我信愿往生)的配合下,蒙佛接引而往生极乐。极乐净土犹如化城,并不是往生就可以成佛了,而是还要在三圣的教化下开启“正法眼”藏,继续修行直至达到圆满的佛果。 西方净土为不具足在娑婆世界成佛的众生,提供清净、不退、殊胜的“兰若”。 这个看似与真实本性相违的“化城”,正显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的最极慈悲,摄受一切深信、切愿、念佛的众生,往生极乐渐次成佛,而不因缘恶而溺于轮回不能自拔。 不具足在此世界成就的原因除了本身根性暗钝外,还有信心不足、环境制约、无佛住世以及个人愿力等因素。 虽然在此界修行艰难,但自己出离心切,不愿在烦恼与痛苦中继续轮转,并且修大乘法不贪求自我解脱而有利益众生的志向,这样一来就具备了往生净土的一些基本条件。 净土法门所谓的“有相”,便可以帮助这部分众生,使他们因此最简单、稳妥、塌实、方便殊胜、利益非常广大的法门,而得以位登不退,一生圆成佛道。 “禅”,讲求明心见性,回归安住于真实自性中,也就是具“正法眼”。不论修行哪个法门,都应具正法眼,并依此信、解、行,而得证“正果”。如离此而修行则是妄心作主,成就魔业。 净土宗所阐述的净土理念和禅宗的正法眼,两者彼此都有其可以相互成就的一面,也就是即对立又统一的关系。禅宗并不是一味的谈离相,它的离相是相对执著“有相”而言的。从《金刚经》中不难看出,佛陀并不否定表面和合的有相存在,“相”正显本性的“妙有”作用。 佛陀既开示正法眼藏又开示净土法门,正是缘于佛陀对众生的慈悲与关爱。 佛陀在证悟后,觉察到众生虽皆有佛性,但清净的自性已被犹如毒雾的无明、贪、嗔、痴、慢、邪见等遮盖了。要使不同根性的有缘众生,都能够得到解脱、广受法益,必然的要实行不同的教育方法。 对上根利智众生采取直接说法的形式;对中根多应用比喻;对钝根众生除了多用故事比喻等方法,更加以“身体力行”的教化。 禅是要见性明心,看破一切名相上的“佛法”,修行此法门的众生,根性需利,六祖云“此法门是最上乘,为大智人说,为上根人说”。而净土宗三根普被,利钝兼收,摄机最广。 坚信净土可成就,坚信禅也可成就。“有相”不碍“无相”,“无相”含纳“有相”。净土宗“有相”而“离相”,禅宗“离相”亦须假借“有相”来破“执著”。 此二宗,不论是分开还是一起看,都是不二圆融的。假如信心不坚,念佛时总想《金刚经》中无四相,及“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这就是着相,这就是念妄不是念佛!往生西方是带业往生,不是带妄往生,一念疑,就是往生的致命障碍。 修行禅时信心不坚,一再寻思着西方净土的殊胜美妙,一再贪恋西方圣景不能自制,便易着魔。心有一物,便不是禅之至境。 目前师兄应解决的问题,并不在于解释矛盾本身,而是最好明确哪个法门能信心坚定地修习下去,不生妄念。 矛盾的出现可能在于您还没有找到自己所真正能依托、奉行、坚信修行的法门。试着选择一个法门,就此一门深入看看。 求往生就专心修持净土功课,其它法门为辅。读《金刚经》的目的是消除一切妄念,专心修持净土,不是用来提供妄念的源泉。 参禅则不取于相,息除妄念,此身当下既是莲花,认他有相无相,自是清净。当读净土经典,为众生广做福田,而自不随染。 念佛专一就是参禅,念佛又参禅那是念妄,参的只是名字禅也就是妄参。念佛不碍参禅,参禅就是无相念佛。:最后结束一句:妄心生烦恼!(信息来源:香港宝莲禅寺) 编辑:明蓝 |